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第 27 楼
表情 匿名 发表于 2018-5-9 14:58:22
儒洞的陈增琞,陈凤台研究会应该请其上天堂山怀祖。
第 26 楼
表情 匿名 发表于 2017-8-24 11:26:47
回复 匿名 的评论
在<天湖边上的望柱>一文中有段精辟的记述,似乎是在替本文释疑,阅后即可明之:
“望柱古时亦叫旺柱,在古时朝代,只有后代出了人才,才会在祖坟(墓)上立此柱刻上后人的名字以誌纪念。

凤台墓前望柱所刻名字中:陈仲真是陈凤台长子陈谟的后代;陈运超是陈凤台第六子陈陶(图)的后代;陈遇夫、陈翰、陈华耿、陈昭常、陈朝光、陈英棡、陈炽昌、陈朝卓是陈凤台第二子陈猷(宣)的后代。”
谁能告知为何凤台墓前的墓柱只有长子、二子、六子三兄弟的后人名字刻在柱上,其他四兄弟无名呢?其中就有六子陈图的后人陈运超儒洞陈氏如何解释。
第 25 楼
表情 匿名 发表于 2016-12-8 17:25:33
事实吴川族谱录入的是陈修伦的修改谱即错谱,一直没有更正这才是名符其实误录。
第 24 楼
表情 匿名 发表于 2016-5-11 12:43:48
在<天湖边上的望柱>一文中有段精辟的记述,似乎是在替本文释疑,阅后即可明之:
“望柱古时亦叫旺柱,在古时朝代,只有后代出了人才,才会在祖坟(墓)上立此柱刻上后人的名字以誌纪念。

凤台墓前望柱所刻名字中:陈仲真是陈凤台长子陈谟的后代;陈运超是陈凤台第六子陈陶(图)的后代;陈遇夫、陈翰、陈华耿、陈昭常、陈朝光、陈英棡、陈炽昌、陈朝卓是陈凤台第二子陈猷(宣)的后代。”
第 23 楼
表情 匿名 发表于 2015-12-22 8:59:12
回复 匿名 的评论
“2004年版“阳江儒洞陈氏族谱”是一本不可面世的族谱”。怎么可能,在阳江市图书馆可以公开查阅也。作者不应惘顾事实,信口开河。
在阳江仍有一班人以此谱为依据在研究阳江估南宋历史
第 22 楼
表情 匿名 发表于 2015-1-19 11:23:25
“2004年版“阳江儒洞陈氏族谱”是一本不可面世的族谱”。怎么可能,在阳江市图书馆可以公开查阅也。作者不应惘顾事实,信口开河。
第 21 楼
表情 匿名 发表于 2015-1-15 12:10:12
回复 匿名 的评论
建议陈炳勋(吴川) 陈增琞(儒洞)应该到陈凤台墓前看看那里有实物证据。或者将吴川旧谱影印上传到网上让大家探讨探讨。
无图无真相
第 20 楼
表情 匿名 发表于 2015-1-14 7:02:38
这里有证据:http://chen666637.blog.163.com/blog/static/1953904172015088591120/
第 19 楼
表情 匿名 发表于 2015-1-14 7:16:17
建议陈炳勋(吴川) 陈增琞(儒洞)应该到陈凤台墓前看看那里有实物证据。或者将吴川旧谱影印上传到网上让大家探讨探讨。
第 18 楼
表情 匿名 发表于 2014-7-13 12:37:57
回复 匿名 的评论
其实验DNA就可以真相大白了。分别吴川陈与儒洞陈,凤台陈与儒洞陈;再吴川陈与凤台陈一对比,省了口水,多了真相。锦公裔孙建议
增加一个建议吴川陈与玉湖陈也验下DNA,因吴川陈与玉湖陈据史料记载也是无法接续的,相信现代科学技术。
第 17 楼
表情 匿名 发表于 2014-6-30 1:26:10
其实验DNA就可以真相大白了。分别吴川陈与儒洞陈,凤台陈与儒洞陈;再吴川陈与凤台陈一对比,省了口水,多了真相。锦公裔孙建议
第 16 楼
表情 匿名 发表于 2013-11-5 12:28:00
陈炳勋\陈增塑是在误导读者,"吴川分支儒洞"都已经注明是"以供参巧",怎能拿来当主谱来说事呢?荒唐?
第 15 楼
表情 陈 琞 发表于 2013-10-4 16:35:39
回复 匿名 的评论
泗岸陈氏族谱原版有多个版本,有陈朝奉1004年入粤(官版),有1261年、1206年出生,1276年入粤的谱版,谱版与官版的区别是官版接不上福建莆田玉湖世系,谱版可以套得上,所以本文采用的是陈朝奉南宋人(谱记),与《高州府志》《吴川县志》的记载略有不同,相差二百多年。十代人左右。
谱版记载?--接不上福建莆田玉湖世系.
官版记载?--接不上福建莆田玉湖世系.
第 14 楼
表情 匿名 发表于 2013-8-11 11:39:59
回复 匿名 的评论
我是化州陈氏的,吴川搬过来的
从陈朝奉到儒洞九户孙共十四世,历时108年你相相信信吗,反正陈炳勋、 陈增琞信。
第 13 楼
表情 匿名 发表于 2013-8-3 2:00:04
我是化州陈氏的,吴川搬过来的
  • 1/2
  • 1
  • 2
  • »
热门评论
陈国人 发表于 2013-4-18 11:10:56
陈炳勋 陈增琞两位仁兄免费教熟你们如何区分吴川陈克柔与儒洞陈淘。不信可以查一查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由吴川大院举人梧州知府陈鹏撰写的《吴川大院泗岸陈氏族谱》克柔公妣莫氏、黄氏,《儒洞陈尝户族谱》、儒洞陈氏《十甲修谱序》记载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到吴川抄回吴川族谱上面记载克柔妣墓吴川;再看儒洞陈淘妣聂氏墓阳江溪头石港。至于1750年以后吴川族谱怎么编,怎么改对电你们提供的吴川族谱就清楚了。
陈国人 发表于 2013-4-25 8:39:29
吴川大院泗岸陈氏理事会 作者:陈炳勋 陈增琞 是不是请你们到吴川泗岸陈氏宗祠门口看看,再到儒洞陈氏宗祠门口看看你们的早先已经清楚告诉你们。
吴川泗岸陈氏宗祠门口楹:

分派闽罗源灵杰发祥开泗水;
起家宋剌史簮缨济美表吴阳。

阳江儒洞陈氏宗祠门口楹联:

派衍莆田 源長流遠 ;
支蕃儒洞 桂馥兰馨。
很明显,这是陈氏的两个分支,一支来自福建罗源县,一支来自福建莆田。
匿名 发表于 2013-4-18 22:09:58
泗岸陈氏族谱原版有多个版本,有陈朝奉1004年入粤(官版),有1261年、1206年出生,1276年入粤的谱版,谱版与官版的区别是官版接不上福建莆田玉湖世系,谱版可以套得上,所以本文采用的是陈朝奉南宋人(谱记),与《高州府志》《吴川县志》的记载略有不同,相差二百多年。十代人左右。
匿名 发表于 2013-4-20 7:54:20
本文《儒洞陈氏族谱》中的“吴川分支儒洞”的记载。是乾隆十五年(1750年)到吴川抄回吴川族谱时是以—错谱—姑且录入《儒洞陈氏族谱》并非主谱,是为了告知后世当时的事实,防止吴川日后有人胡搅蛮缠。时至今日陈炳勋 陈增琞的断章取义引用之作,足显儒洞陈氏先祖当时先见之明。由于本文作者没有贴上原谱资料,在陈国良先生的“儒洞陈氏不一定是凤台后裔”“儒洞陈淘不一定是吴川陈克柔”文中有原始的原谱资料引用可作参考。
陈国人 发表于 2013-4-18 9:40:09
作者:陈炳勋 陈增琞在这里邦你们补充一点你们先祖陈朝奉的常识,免得让人笑话。陈朝奉(为谱名号三山,真实姓名难以考究)福建省罗源县濂澳村(宋时属连江县)人,《吴川县志》记载黄朝奉本姓陈,景德初(1004年)知高州政;墓在南二都麻水竹儿环。据说黄朝奉与陈朝奉都是以进士第、一起由闽入粤为官;查宋代莆田进士录没有二人的名字;陈朝奉为化名,再查福建濂澳村只在宋淳化三年(992年)出进士一名,陈纲仕莆田太守。
匿名 发表于 2013-4-18 22:50:53
陈炳勋吴川泗岸中学教师,怎么对其祖先陈朝奉的历史常识也不懂?
匿名 发表于 2013-4-20 11:04:38
本文中的“陈氏宗祠宗祖神位记载实况:

2005年之前为始祖全名记载:始祖克柔号儒宗陈公之神位2005年祠堂重修之后改为讳号记载:讳陶号儒宗陈公之神位”
系胡说八道,可查看《阳江儒洞陈氏族谱》这是旧谱,并非文中所说的2005年以后修改的谱。吴川族谱记载系一厢情愿,无药医。http://bbs.chens.org.cn/fengtai/show.aspx?id=153&cid=15


匿名 发表于 2013-4-20 11:16:40
克柔与陈淘的妣。
有四不同:
⒈数量不同;
⒉姓氏不同;
⒊过世时间地点不同;
⒋墓葬地不同。
匿名 发表于 2016-5-11 12:43:48
在<天湖边上的望柱>一文中有段精辟的记述,似乎是在替本文释疑,阅后即可明之:
“望柱古时亦叫旺柱,在古时朝代,只有后代出了人才,才会在祖坟(墓)上立此柱刻上后人的名字以誌纪念。

凤台墓前望柱所刻名字中:陈仲真是陈凤台长子陈谟的后代;陈运超是陈凤台第六子陈陶(图)的后代;陈遇夫、陈翰、陈华耿、陈昭常、陈朝光、陈英棡、陈炽昌、陈朝卓是陈凤台第二子陈猷(宣)的后代。”
匿名 发表于 2015-1-14 7:16:17
建议陈炳勋(吴川) 陈增琞(儒洞)应该到陈凤台墓前看看那里有实物证据。或者将吴川旧谱影印上传到网上让大家探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