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第 30 楼
表情 匿名 发表于 2019-9-12 13:42:19
有陈遇夫版之前旧谱或碑文记载陈猷即陈宣才可信!陈毓铮说陈猷就是陈宣?陈遇夫都不知,陈毓铮会知?离谱!没有陈遇夫版之前旧谱或碑文记载证据,陈猷就是陈猷!
第 29 楼
表情 陈天璇 发表于 2018-11-12 10:41:54
关于陈猷是否陈宣,凤台网已讨论不少。最初是陈日生、陈文镜曾写了:「陈猷究竟是谁?」列举过各族谱同与不同几个版本,其结论「是」!我对这个问题写过「我这样找陈猷是陈宣的依据」及「六村陈氏是不是陈凤台后人」。我也提出一些质疑。如果不是,那幺陈宣的后人去了那里了?又或陈巧是谁之子?南宋开禧至今已八百多年了。能的确知道这幺远的祖先是谁实不易。我把陈遇夫版本已全部发放。我少年起人在美国,再找依据赖国内各宗亲。
第 28 楼
表情 陈天璇 发表于 2018-11-12 11:21:14
陈日生、陈文镜撰「陈猷究竟是谁」陈凤台研究2012-5-18,“江门潮连陈氏谱载 :宣祖,讳猷,号南乔,字世道。生三子 :龙壑、凤壑、麟壑,聚族潮连( 石溪 )、石头、东莞。据此,宣祖即陈猷,猷与宣实爲一人。”他们均热衷于研究陈凤台族谱。我2010年曾到广州,获陈毓铮先生接待,他告诉我,陈猷就是陈宣。我查过,可能是,又似不是。我认为已远在八百年前,信与不信,任君取舍。《陈书》讲陈霸先祖宗都出错漏。
第 27 楼
表情 匿名 发表于 2018-10-16 16:26:25
依旧谱,没有依据陈猷即陈宣!
第 26 楼
表情 陈天璇 发表于 2017-10-27 23:35:52
回复 匿名 的评论
天璇伯,其实斗山陈氏是否文翁次子鼐祖之后,他的后裔也有提领公,而且您们谱中记载的提领公(生于1335)-七一-元康-信-以道-良佐-辉-东皋-存规-虚白(生于1481)短短146年内出十代人,平均16岁一代,是否中间的写几代或者有志公出生年错了?
问得好!请看我对“陈遇夫编撰台山六村陈氏《东山朗尾谱》全文”按语(在这网)。陈遇夫指出:据新宁冲金谱所载,志祖兄弟三人,曰:提纲、提纪、提领。然遗嘱(即陈提领遗嘱)既云三代孤单矣,安得有二兄。且提领,职名,非字也。回答一。由有志→七一→元康→信→以道→良佐→辉→东皋→存规→虚白,即1334-1482合计148年生出九代,前后十代,若以16或17年一代长子计算,生理上可以;古人早婚,富者尤甚。答二。
第 25 楼
表情 陈天璇 发表于 2017-10-28 0:07:05
其实,我对台山六村陈氏是不是陈凤台后人,仍带存疑。虽然我曾写下《我是这样找寻陈猷就是陈宣》,以几乎同样的二人下一代子孙辈回証二人应是同一个人。但其中有一些缺陷:比如,陈巧有无兄弟?陈宣谱有,陈猷谱无。此其一。另外,陈猷自言祖先是因金乱才迁南雄;陈宣之父陈凤台的家谱,上追陈文由闽龙溪迁入南雄。两者不同处是:祖先迁离颍川时代不同。况且,迁出南雄年份也不一致。(请见拙文:台山六村陈氏是不是陈凤台后人)
第 24 楼
表情 匿名 发表于 2017-10-18 21:03:51
天璇伯,其实斗山陈氏是否文翁次子鼐祖之后,他的后裔也有提领公,而且您们谱中记载的提领公(生于1335)-七一-元康-信-以道-良佐-辉-东皋-存规-虚白(生于1481)短短146年内出十代人,平均16岁一代,是否中间的写几代或者有志公出生年错了?
第 23 楼
表情 陈天璇 发表于 2017-10-15 20:30:26
明经科取士并非在北宋熙宁四年(1071)之后便自此一直全被废除掉。那只在王安石变法时被废除,变法失败,又再恢复。变法常陷派性之争,分为洛派、蜀派、朔派。反反覆覆,又废又复。科举在宋代分四种:贡举、武举、童举、制举。贡举又设进士、明经。进士科重诗赋创意,明经科考经书背默。当年,进士科南人强;明经科西北胜。废与复是藉此己同伐异而已。直至南宋仍有进士、明经(或称经义)取士。故把陈猷硬说成北宋人是错。
第 22 楼
表情 陈天璇 发表于 2017-10-15 21:37:49
以下提供有兴趣的宗亲去进一步验証:宋代如何对明经科取士的废与复。北宋熙宁四年(1071)王安石罢明经科取士;元佑元年(1086)司马光复十科(包括明经)举士;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又改以诗赋及经义(明经别称)二科取士;绍兴三年(1133)高宗恢复司马光十科举士制;绍兴三十一年(1161)复立两科取士,“永为成宪”。且有订制,每隔三年举行一次,也是由宋开始。凡入选参加殿试者均称“天子门生”。
第 21 楼
表情 陈天璇 发表于 2016-7-6 9:59:17
回复 匿名 的评论
陈猷长子龙阁生于1200年,次凤阁(陈巧)生于1242年,相差42岁,这应该是爷孙的年龄差不应是兄弟的年差。凤台七子走难是1217年龙阁也有17岁,陈谟竟漏悼了没将其计入走难人数。
我在拙文「追溯33代祖先」回答了這問題。在此再錄,供作討論。我家只存有「槎洲谱」,只记载至陈猷。至于南雄世系,当时是依据「陈凤台研究」讲的。在「槎洲谱」,无陈猷的生卒年龄,只记他迁离南雄于「明经科」后。陈巧是据六真君传。宗親所问,倘若陈猷20岁时生长子,60岁时生次子、三子,同父另母,可以成立。我家四叔,比我小了几岁,我在家中本已排行第四。我祖父先后有三个夫人。长子与幺子相差40年不稀奇。
第 20 楼
表情 陈天璇 发表于 2016-4-19 4:08:10
回复 匿名 的评论
“若有功名就有官方纪录”想请教一下陈家璇宗亲对陈凤台和七子的功名没有官方记录的看法。再溯至陈文以上至陈瑚的功名,在福建志书中或历代进士表中查不到看法如何
本来,越是族谱中有祖先当官,或说是「中进士」,最容易按图索骥判真假。如果查不到,如果未上榜,那肯定是「胡吹」,连祖先都「欠真」。陈凤台的「福建」祖先,由陈瑚至陈文,无人曾「中进士」,也并非「当大官」,都查不到纪录。陈凤台的「后辈」,有陈东一「返」福建并「中进士」(宋1262年)。因此,陈凤台的祖先,来自「福建」,倒是「真确」。既「一门五进士」,查广东进士表,真假立判,「研委会」努力吧!
第 19 楼
表情 匿名 发表于 2016-3-28 8:43:38
始迁地由汴梁(开封)迁南雄就不对.
第 18 楼
表情 匿名 发表于 2014-10-12 17:47:59

陈遇夫系清康熙重修族谱时,陈猷还不是陈宣。
《七子纪略》是民国时期之作,应是受光绪二十年重修陈凤台墓所立四支望柱中有陈遇夫父子的记载启发,陈猷之后变成了陈宣。
第 17 楼
表情 陈天璇 发表于 2014-9-16 21:51:00
存疑!至少是部份错!我多次说,陈凤台世系中由陈瑚至陈凤台的承传世次种种,推算生卒年月,均待查証。我在美国,非研委会成员;说这么多,已够冒昧。中国明清两代各阶段的进士名单俱在。自元代起,北京国子监及山东孔庙,有进士石碑林供人查考。我家直系血缘明清时只有陈司爟列为进士,我能查到。至于陈猷,属宋代,在美国查不到。陈遇夫是康熙时人,虽只解元,广东通志有他小传。故此,我说,有功名有纪录。包括查地方志。
第 16 楼
表情 陈天璇 发表于 2014-9-16 21:53:49
查福建进士表,由五代至元朝,均不见有陈瑚至陈文这一段有谁名列进士(陈襄除外,但显然不是同一人)。可惜广东无表可查,无法核証陈文至陈凤台这段进士真假。唯是,陈恺(子陈蚪、孙陈宗元)之曾孙陈东一(迁回福建长乐,于宋景定三年,即1262年)进士列名。至于陈宗元则不是。有陈宗元在宋宝元元年(1038)列名进士。此人可能是陈洪进孙、陈文显子。据知中国很快就有《中国历代登科总录》出版。无需去国子监及孔庙查。
  • 1/2
  • 1
  • 2
  • »
热门评论
匿名 发表于 2014-8-18 15:04:26
陈遇夫在重修族谱中的记载:始祖考 讳猷,号南乔,举明经科。就已经表明了猷不是凤台二子陈宣,明经科是被宋神宗(1067一1085)所废。因当时还没有凤台。陈辉(号凤台)之曾祖父陈文,才生于宋神宗元丰三年庚申(1080年)。
匿名 发表于 2014-10-12 17:47:59

陈遇夫系清康熙重修族谱时,陈猷还不是陈宣。
《七子纪略》是民国时期之作,应是受光绪二十年重修陈凤台墓所立四支望柱中有陈遇夫父子的记载启发,陈猷之后变成了陈宣。
匿名 发表于 2014-8-18 14:42:54
从陈遇夫重修族谱分析:
1、迁南雄时间一为避金乱;
2、始迁地一由汴梁(开封)迁南雄。
3、再迁时间一举明经(明经科被宋神宗所废应在1085年之前)迁古冈州之石头乡。
匿名 发表于 2014-8-18 14:19:42
引自陈遇夫重修族谱:「始祖考 讳猷,号南乔,举明经科。先世避金乱,由汴梁迁南雄之保昌县珠玑巷。至明经(即:南宋初期曾举行明经科举之年,实际年份待考)始迁居古冈州之石头乡。今属新会县。墓在石头里蛇子塍之原。祖妣何氏,生巧,墓在石头里,迳口之原。」
明经科系被宋神宗(1067一1085)所废。说明陈猷是在1085年之前始迁居古冈州之石头乡。
此陈猷是不是比凤台之子陈谟(1173年生)大100多岁。
匿名 发表于 2014-8-19 13:08:40
如不否定陈遇夫的重修族谱,将陈猷号南乔接到凤台二子陈宣的名下很难有说服力。
匿名 发表于 2014-8-19 14:13:32
《宋遗氏录》的记载,与陈遇夫的重修族谱内容十分相似.
匿名 发表于 2018-10-16 16:26:25
依旧谱,没有依据陈猷即陈宣!
陈天璇 发表于 2017-10-28 0:07:05
其实,我对台山六村陈氏是不是陈凤台后人,仍带存疑。虽然我曾写下《我是这样找寻陈猷就是陈宣》,以几乎同样的二人下一代子孙辈回証二人应是同一个人。但其中有一些缺陷:比如,陈巧有无兄弟?陈宣谱有,陈猷谱无。此其一。另外,陈猷自言祖先是因金乱才迁南雄;陈宣之父陈凤台的家谱,上追陈文由闽龙溪迁入南雄。两者不同处是:祖先迁离颍川时代不同。况且,迁出南雄年份也不一致。(请见拙文:台山六村陈氏是不是陈凤台后人)
匿名 发表于 2014-9-14 7:57:35
陈猷长子龙阁生于1200年,次凤阁(陈巧)生于1242年,相差42岁,这应该是爷孙的年龄差不应是兄弟的年差。凤台七子走难是1217年龙阁也有17岁,陈谟竟漏悼了没将其计入走难人数。
陈天璇 发表于 2014-8-24 13:19:11
我把「槎洲陈」上代人遗谱发放网上,只是完成吾兄生前一宗遗愿,让同宗族人对先人有所追循。仅此而已。因我本人自一年级后就离开中国;说真,是陈猷之后,是陈宣之后,于我没有分别。我家下代人于今无人懂中文。我算是最后的这类一员。想来确实遗憾。至于我这两年发放在这网的东西,承蒙网主错爱一再支持转载,也原以为可助于陈凤台研究。我终感觉,搞历史的不适宜谈族谱。我已回到专业,参与《旋风九日》见証,上映时请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