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考陈英受命“差抚安外夷”不行
的评论
[发表评论]
第 10 楼
![]() ![]()
有没有台山江潮乡的陈氏族谱?如何获得它?
第 9 楼
![]()
这个问题应该去问谟翁,因其在遗諜中是这样告知后人的。
第 8 楼
![]()
首先要理清的是陈凤台上疏主张是抗元还是抗蒙,再探讨其他,这个可以定位时间段。再一个是正宗的《谟翁遗牒》出现,现在所看到的《谟翁遗牒》带有明代的印记明显,有的宗亲归于传抄之误,也有谟翁后代认为不是原牒,这里期待原牒早日面世。
第 7 楼
![]()
有传说陈凤台曾在清远组织乡民抗蒙或元也是失实,陈凤台本逝于1227年,而元攻下临安是1276年,来到清远应是1277年,要到这时在清远才有元可抗,假如这个传说属实,那么当时陈凤台也应该是一百多岁。
第 6 楼
![]()
请问楼上作者认为凤台七子应该大概什么时候南迁比较准确呢?
第 5 楼
![]()
其实又可以考虑一下如果英翁一人因差抚夷不成功,也是个人的事,应该不会令整个家族被贬?
第 4 楼
![]()
有些人就是‘’死鳮撑硬颈‘’,又出个陈凤台上的是‘’缓金伐元(实蒙)‘’疏,陈凤台不又是在上假疏吗?
第 3 楼
![]()
陈英差抚外夷不行,一般应该理解为差抚外夷不成功。而本文作者在本文中理解为不赴任,显然是理解能力有问题。
第 2 楼
![]()
“蒙古一旦与吾为邻,不可不预图应之之策” 这句话仍然是以灭金后应防蒙为假设,不是以联金伐元或蒙来假设,与联金伐元或蒙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第 1 楼
![]()
“缓金伐元(实蒙)”和“缓元<实蒙>伐金”都是主战,只不过是在伐谁的问题产生分歧.并不是主战或主和上的分歧.本文作者将主张伐金视为主战浱,主张伐元<实蒙>为主和浱,本身在定义上巳经混淆不清.
|
热门评论
![]() 有传说陈凤台曾在清远组织乡民抗蒙或元也是失实,陈凤台本逝于1227年,而元攻下临安是1276年,来到清远应是1277年,要到这时在清远才有元可抗,假如这个传说属实,那么当时陈凤台也应该是一百多岁。 ![]() 首先要理清的是陈凤台上疏主张是抗元还是抗蒙,再探讨其他,这个可以定位时间段。再一个是正宗的《谟翁遗牒》出现,现在所看到的《谟翁遗牒》带有明代的印记明显,有的宗亲归于传抄之误,也有谟翁后代认为不是原牒,这里期待原牒早日面世。 ![]() 其实又可以考虑一下如果英翁一人因差抚夷不成功,也是个人的事,应该不会令整个家族被贬? ![]() 有些人就是‘’死鳮撑硬颈‘’,又出个陈凤台上的是‘’缓金伐元(实蒙)‘’疏,陈凤台不又是在上假疏吗? ![]() 陈英差抚外夷不行,一般应该理解为差抚外夷不成功。而本文作者在本文中理解为不赴任,显然是理解能力有问题。 ![]() “蒙古一旦与吾为邻,不可不预图应之之策” 这句话仍然是以灭金后应防蒙为假设,不是以联金伐元或蒙来假设,与联金伐元或蒙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 “缓金伐元(实蒙)”和“缓元<实蒙>伐金”都是主战,只不过是在伐谁的问题产生分歧.并不是主战或主和上的分歧.本文作者将主张伐金视为主战浱,主张伐元<实蒙>为主和浱,本身在定义上巳经混淆不清. ![]() ![]() 有没有台山江潮乡的陈氏族谱?如何获得它? ![]() 这个问题应该去问谟翁,因其在遗諜中是这样告知后人的。 ![]() 请问楼上作者认为凤台七子应该大概什么时候南迁比较准确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