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村文革遗迹
“文澜书院”是有些年头的文物了
陈氏祠堂是天马陈族精神文化的根。
龙门牌坊是新修的
小鸟天堂 谢富瑞 黄少玮 摄
前不久,在新会区人大会期间,有代表提出获得“广东省最美丽的乡村”称号的会城天马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就是要向苏州的周庄学习,依托小鸟天堂品牌和南国水乡的自然风光以及历史遗迹,在保护中发展水乡旅游文化产业。这些话引起了记者的兴趣,天马与周庄有哪些可比性?天马能学到周庄的什么呢?会后,记者来到位于新会圭峰山下、银洲湖畔,距会城城区6公里的天马村,实地考察地物风貌,于是便留下了对于天马河、对于这条500多年生生不息古村落的遐想涟漪……
小鸟天堂:天马古村落的名片
去的那天是下午,春光明媚,会城文化站的林站长作陪。林站长介绍说,天马村已有550多年的历史了,总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5000多亩。常住人口10100多人,以陈姓为主,属下6个自然村,33个村民小组。村里河道纵横,民风淳朴,颇有南国水乡风情,还保留着一些历史文化古迹。
车子顺着一条沿河的车道开着。只见一河两岸以桥相连,车水马龙,商铺林立,绿榕成荫;新建楼房琳琅满目,村民安居乐业。河边还有一处高大的龙门牌坊,雕龙刻凤,很气派,但石材看起来比较新,红漆也明显是不久前刷上去的,不像是古迹。整体上看来,还是比较普通的南方小城镇的风貌。“这和周庄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呢?”记者心底正有些失望,车子已开进了绿荫浓郁的天马村委会院内。
进了一楼办公室,却发现静悄悄的没有人,原来村委会的成员都在楼上忙于换届的民主选举工作。墙上贴满了邓小平关于发展经济、关于改革开放的指示,如“多干实事,少说空话”、“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看得出,村委会的班子是很有进取心的一班人。
记者正在寻思,林站长找来了村里的宣传委员小陈。小陈陪着我们沿着河道往前走几步,一扭头,看见了天马河中间那块翠玉一样的小岛,以及那令无数人到过新会就过目不忘的古榕树。“这不是闻名世界的雀墩——巴金笔下的鸟的天堂么?”记者惊喜地问。
“正是,也是新会的招牌。大约在300多年前,在天马河中间渐渐形成了一个小岛,小岛上一棵榕树独自繁衍,遮盖全岛,形成了‘小鸟天堂’奇观。先人们把大榕树看作风水树,把小鸟看作是神来之物,世世代代宣传爱树护鸟。在《陈氏族谱》中记载的村规民约中专门写有‘不准捕捉小鸟,不准杀生,不准破坏榕树周围的环境,否则就要浸猪笼’的字样。”小陈微笑着回答。
不过雀墩真正成为风景区,还是在解放后。据天马村老人回忆,1958年,当时的中共中南局书记、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1908—1969)和时任广东省省长的陈郁由县的领导陪同来天马视察,陶铸慧眼识珠,提出将这一独特景观建成风景名胜区。于是在鸟岛的隔岸对面开辟了小公园,筑了现在的巴金亭。上世纪80年代起,又建起观鸟楼等配套景观;90年代起,天马管理区将周围的250公顷范围辟为生态环境控制区,“天堂”里的鸟类由以前的1.5万只增加到3万只。2002年,新会区决定大力发展旅游业,将小鸟天堂打造成大型旅游景区,当年成立了新会小鸟天堂旅游有限公司,向天马村租赁经营小鸟天堂旅游景区,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统一管理,并重新规划扩建。
“小鸟天堂对我们天马村的发展有极大的拉动作用。”小陈介绍说,“前江门市委书记蒋进当年来天马村参观时,看到天马河中间的古榕岛时,曾对村委会的人感言,‘小鸟天堂景观的品牌价值可值1个亿’。张德江副总理在担任广东省省委书记期间,也曾专门来到小鸟天堂,并把新会的‘榕树效应’引申到经济领域,这更增加了我们天马村人的自豪感和加快发展的意识。”
天马人的心愿:引进有实力的旅游开发公司
天马村委会现任主任和党总支书记陈达伟是一个俊朗的中年人,名片上印着“一树便天堂”的景观。他抽出20分钟开会时间,给我解释了村委会提出“学周庄”口号的来由,以及这口号如何得到了会城街道办领导的响应支持。
“这个口号是2005年,我的前任陈保暖书记带村干部到周庄参观以后提出的,得到了新会区委常委、会城街道工委书记林社攸的大力响应和支持。林社攸书记多次深入天马现场办公,去年12月,新会区委书记宋波也专程来到天马村,结合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整治一河两岸资源,把天马打造成宜商宜居宜游新农村的建议。”
陈达伟认为,天马在江门新会都算是水道保存较完好的一个村落,河道20多公里,其中4-5公里具有旅游开发价值。另外,村里有一段全长200多米、有55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民居巷道“三板石路”,沿线有关帝庙、鬼楼等代表性建筑,还有抗战碉堡、古拱形桥、文革生产队址等,可以包装起来联成珠串,给游人看。“我们还有小鸟天堂品牌景观作后盾,发展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但我们也知道,我们毕竟不是周庄,没有那么多文化遗址可以给人家看。另外,村容河道的规划整治需要大笔资金。村委会现在在做的就是结合新农村建设,把村容河道的环境和卫生提升一个档次。为此2007年已经投入了200多万元打造中心商贸区、畅通美化环村河岸生活区、开发文化休闲区,并进一步盘活小鸟天堂、农业农庄、水乡龙舟、牌坊胜景等乡村特色文化。”
但村委会真正的希望是有文化高人对天马村发展旅游产业进行指点,有实力的商家直接参与景点包装经营。“我们愿意让利,共同打造文化休闲区。我的主张是看长久,天马要真正成为一个类周庄的景区,必需要有实力有眼光的投资者进入。人家把景点改造升级了,也要让人家获利。外来游客激增,天马村的村民就会受益,卖土特产也能发家。我们还有3000亩果园,可以配套发展农业观光游。”陈达伟满怀恳切地说。
天马村有3处抗日战争时期留下来的碉堡,散在村落里,成为阳光、树荫的一部分。
陈氏祠堂:天马陈族开枝散叶
在小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龙门牌坊后面的陈氏祠堂。祠堂里有一些老人正在看报、下棋,一位老先生看有人来参观,就把我们引到了正厅。只见厅的两侧挂了几幅木刻对联,祠堂内侧墙壁贴着一幅《重修陈氏大宗祠碑记》,上面记载了天马村陈氏开族的原因,以及陈氏宗祠的由来。
原来,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一家叫陈守常的年轻人由母亲带着,于公元1450年从如今的蓬江区棠下镇石头村逃难迁徙到此,开枝散叶,形成了现在的天马村。陈氏祠堂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即公元1618年,至今已有380多年的历史。《重修陈氏大宗祠碑记》还记载了陈氏祠堂的几次损毁及重修经过,比如清同治十三年,陈氏祠堂中殿被大台风吹倒,光绪二年十二月初十又重修,最近的一次重修是2007年。一些港澳陈氏子孙都有捐款。据介绍,陈氏祠堂还曾经多年被拿来做村里的学堂。1945年,天马乡中心国民学校设于陈氏祠堂,解放后,改名为天马小学,以堂为校,又延续了30多年。“我当年还在这里读过书。”30出头的小陈告诉记者。
据祠堂内文字记载,天马陈氏开祖守常公的祖父陈琎(1370-1426)是明朝一位忠烈爱国的人士,出任湖广永州府推官,受职“承德郎”、“奉政大夫”,在平叛时英勇为国捐躯。明万历、清康熙、道光年间的《新会县志》、清《新会乡土志》均有关于他的记载,其中,清康熙县志把他记入“忠义”人物条目。
祠堂内还记载了天马出过的一些人才。祠堂里的一位老者对记者说,天马陈姓人丁兴旺,读书成风,尤尚习武,光清代以来就出了武进士3名、文武举人13人、获官职名位的有70多人,还有未取得官封的文武生员50多人。
记者看到,始创“地洼学说”、与李四光被地质界并称为“南陈北李”的地质学家陈国达竟然也是新会天马人。
在天马这块土地上,记者领会到了什么叫人杰地灵。如果说,雀墩和大榕树是小鸟的天堂,是动植物生命的根;那么,一座族人多次捐款多次重修的陈氏祠堂,是不是可以看作是天马陈姓村民精神文化的根呢?特别是那些远在海外开树散叶的陈姓子孙,他们为什么不远千万里,回到家乡来投资,来捐款修建学堂、敬老院?
这无形的文化气根,这无形的精神大榕树,不正是天马发展的另一张王牌吗?……
学周庄: 天马村可尝试的发展途径
在天马村逗留期间,记者还参观了几个村联组的古桥、民巷,以及抗日时期留下的碉堡、文革时期村大队房脊上带有强烈时代气息的标语遗迹——“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历史的印记还在,但都如一朵小浪花融于静静的“小桥、流水、人家”,融于水乡泽国的气象。
记者的真实感受是,天马和周庄有很多神似的地方。天马是古村落,一条20多公里的河道绕行了6个村联组。水道的流动性,决定了天马村有桥街相连、小船轻摇,绿影婆娑的南国水乡风貌,也有“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情致,但它和周庄的不同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便是缺少成群的历史古建筑,少了些岭南民俗建筑独有的辉煌大气。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特别是古建筑,能让人看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人民的生活习性,以及审美取向。号称“中国第一水乡”的周庄,距今有900多年历史。它保存了沈厅、张厅、迷楼、叶楚伧故居、澄虚道院、全福寺等一批历史名胜古迹,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观赏价值。另外,全镇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仅有0.4平方公里的古镇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近距离来比,开平的碉楼之所以能申报世界遗产成功,也和它的碉楼建筑群有一定规模有关。反观天马水乡,虽有550多年建村史,但房屋建筑却以现代为主,而且不是沿河而建,因此河边多为自然风光,少有人文气息,虽有古祠堂、古桥、抗战碉堡和文革时期“大海航行靠舵手”等标语遗址,但这些景点没有穿珠成串,不能让人真正看得过瘾。记者事后采访了正在为天马村写村史的新会学者林福杰。他说:“我不是太主张提学周庄这个口号,因为实在是有很大的差异,但天马其实可以因地制宜,学习周庄的神韵而走自己的路。”
记者比较认同林福杰的观点。是的,天马没有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但天马一样有波光粼粼的水巷,有小船轻摇、绿影婆娑、返朴归真的小镇风情,如果可以学习周庄,就抓住水乡泽国做文章,把河道清疏干净,把石栏铁栏砌好,把古桥维护加固,再建几个古色古香的临河水阁,水村一体,一样可以给游人呈现“人在画中游”的古朴、明洁和幽静,但这需要一定的开发性投入和旅游宣传包装。
从地理位置上看,天马搞乡村旅游的条件不亚于周庄。周庄镇位于上海、苏州之间的江南水乡腹地。赞美的人说那里是镇为泽国,四面环水,港汊分歧,湖河联络,咫尺往来,皆须舟楫。新会天马也正是处在珠江水系水乡泽国的腹地,特别是随着水路、轻轨等立体交通条件的完善,加上新会在海外的知名度以及小鸟天堂的品牌效应,如果天马村真能引进大手笔高档次的旅游开发公司,在保护中开发,来追寻这岭南水乡美景的中外游人应当也不会少了。毕竟,像这样还有着20多公里水道的村落已不多见。
衷心希望天马人通过努力得尝所愿,也祝愿天马村人解放思想,在科学发展的路上走得更稳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