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年轻人对洪圣始祖馆怀有感情。
洪圣始祖馆摆放着以前习武的兵器。
陈享坟墓显得孤寂冷清。
洪圣始祖馆是一座清代古建筑,青砖黛瓦,古色古香。
馆内正面挂着陈享的遗像。
名扬四海的蔡李佛拳创始人、杰出的武学奇才、传奇式的民族英雄——陈享(1806-1875),字典英,号达亭,是新会崖门京梅村拱北里人。他年青时曾先后拜蔡福、李友山、陈远护3位大师为师。陈享学成后返乡,在乡中父老邀请下,在家乡京梅村“缘福陈公祠”设立“洪圣”馆,传授武学。因陈享武艺非凡,开馆后很快名震四方,周边武术爱好者纷纷投于门下,及至后来风行亚、欧、美、澳等地区。
现场寻访
名扬海内外的
武林体系源于小乡村
陈享是个传奇式的人物,他在1839年至1840年间,曾协助林则徐“禁烟”,训练义勇水师。在鸦片战争中,陈享率领众弟子投入广州虎门水师衙门麾下,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者。陈享制服外国恶霸基利士,击败俄国大力士,赤手空拳击毙美洲虎等许多事迹,至今为人传颂。在京梅村,老人、小孩都能说出一段陈享的事迹。
作为外乡人的记者,3年前来到新会工作,才听说过这一名武学奇才。早前,看过新会作家写的有关蔡李佛拳始祖陈享的小说,“那盘缠头额上的乌黑辫子,受过雨露渗湿,显得蓬松紊乱。剑眉下,一双坚韧而炯炯有神的大眼,隐约掠出一道欲离不舍的凄然目光。”小说的描写,多次让记者在脑海里勾画着陈享的样子。
工作之便,曾多次来到蔡李佛拳的发源地——洪圣始祖馆,但每次都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没有细看,甚为遗憾。在一个雨过天晴的早晨,朝霞映照晴空上的片片淡云,仿似飘动着的绮丽轻纱,记者约几名当地学者朋友来到洪圣始祖馆。洪圣始祖馆坐落在新会崖门镇的京梅村,从会城驱车出发,约40分钟到达。下车后沿着乡间水泥路继续前行,大约1000米即可去到。在通往京梅村的路上,没有一块显眼的景区标识标牌,沿线残旧落后的乡村面貌,也掩埋了洪圣始祖馆的光辉与神圣。“这无形中削减了蔡李佛拳本身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一位朋友对周边环境表示不满。在记者心目中,蔡李佛文化底蕴深厚,经170多年孕育、创新、发展,不仅是一个享誉寰宇的武术体系,并且是一种共生共荣、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周边环境与其实在有点不符。
之前,记者通过互联网,对陈享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一路上,大雨洗涮涤净过的群山,翠绿碧透、气象万千。树林间幽幽渗出芬芳,阵阵清爽的凉风拂面而来。约5分钟路程,一座用8条花岗岩石柱支撑,面积约300平方米的两进式祠堂显现在记者眼前,“这就是名扬海内外的‘武林圣地’。”同行的学者告诉记者。
朝圣“武林圣地”
洪圣始祖馆又称缘福陈公祠,是一座清代古建筑,青砖黛瓦,漆红大门,古色古香。门口楹联:“洪材定取文章事,圣算还推武略通”。
据朋友介绍,洪圣始祖馆是岭南武林中的一大流派蔡李佛拳创始人陈享开设的第一间武馆,民国24年(1935年)曾重修,面积约300平方米,两侧带厢房,中间有天井。记者细细观看这一“武林圣地”,馆内的椽梁为坤甸木料,虽经近200年风雨,仍完好如初。这座用8条花岗岩石柱支撑的建筑物,外墙用48厘米厚的水磨青砖砌成,墙体1米以下为花岗岩,十分坚固。屋脊为石灰砌的双龙抢珠拱梁,两侧檐角向上挑起,檐角饰有雌雄两只石狮子,整体建筑气势磅礴。
馆内正面挂着陈享的遗像,虽然遗像是陈享年老的样子,但剑眉下,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隐约掠出一道威严的目光,让人想起当初的那一位虎虎生威的青年,如同小说里描写的那样“在那蜿蜒曲折、丛草杂生的一条崎岖小道上,走来了一位身材清瘦修长、威武挺拔、英俊脱俗的男青年。只见他,上身穿着灰黑色麻布紧身长袖衣,腰束绸布黑带;下身着一条灯笼扎口裤,脚踏一双草鞋;右肩别挂已褪色的蓝布背包;左手提挽用木鞘装着仅尺长的一对蝴蝶短刀。神丰步武,急急赶路……”
遗像下面写着“蔡李佛始祖陈享公”字样,遗像两边有一副对联:“蔡李佛门源自始;少林滴派是真传”。遗像下摆着香案。左面墙上挂着陈享的儿子陈官伯、孙子陈耀墀和陈长毛、昌盛、陈恩、方玉书等主要传人的相片。侧面摆放着习武的兵器,有长棍、大刀、长矛、缨枪、九龙叉等,另外还有一些沙袋、锣鼓。四周墙上张贴着陈享的传奇事迹、蔡李佛拳法套路和拳派传授谱系图等。墙头还高挂着多个醒狮,因为舞狮也是蔡李佛武术的一个重要部分,每逢节庆,村里的舞狮队都会到各地表演。
陈享坟墓孤寂冷清
1875年,陈享在京梅村逝世,享年70岁,灵骨现安葬在京梅后山(猪山)西侧。从洪圣始祖馆出来,记者表示要到安葬陈享灵骨的坟墓瞻仰,突然下起一场倾盆大雨。“和其它的坟墓没什么区别。”村民这样告诉记者,但记者执意要去看一看。
在村民的领路下,记者一行穿过密密麻麻的山花野草往山上爬,通往陈享的坟墓的路上,甚至连一条羊肠小道都找不到。一路上,记者多次摔倒。“冒味拜访英雄,必要跪拜。”同行的学者对记者说。十几分钟后,我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看到了陈享的坟墓。坟墓顺着一个小斜坡而修,既没有筑水泥,也没有植松柏,更没有立起高大的墓碑,让人不禁心底一沉: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陈享的坟墓?裸露着黄土的圆形坟墓,看得出来很久没有人来拜祭过,枯败的树叶铺满了整个坟墓边,坟墓的中心长出了野草,墓碑蒙上了厚厚的一层黄土,字迹已经看不清楚,插在坟上的“坟飘”已经褪色腐烂,使整个坟显得更加孤寂冷清。记者一行向先人深深鞠了躬,谁也没有说话,心情沉重地离开了。
陈年往事
四海朝宗认“洪圣”
蔡李佛武术从新会乡村京梅起步,走遍南粤大地,走进全国,走向全世界,风行170多年,成为中华武术的一大流派,“洪圣”(鸿胜、雄胜)也随之扬名天下。民国时期,得到广东省政府的认可,“南天王”陈济棠曾到蔡李佛武馆,并在陈享遗像两边题写对联:“始创蔡李佛门,祖绍少林禅宗。”建国后,由于某种原因,蔡李佛武术在国内一度低迷,虽然其武术仍在民间流传,但“洪圣”(鸿胜、雄胜)少有提及。
改革开放后,开展全民健身,弘扬中华文化,蔡李佛武术得到恢复和健康发展。蔡李佛武术自建国以来首次受到政府的肯定,并作为民间传统武术提倡推广,也作为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项目。发源地的新会崖门京梅村,于1986年6月落成蔡李佛始祖馆新址,馆名沿用“雄胜始祖馆”。
随着社会对清代洪门会党的正确认识和评价,“洪圣”已不再有所忌讳,至2001年12月“雄胜始祖馆”名正言顺地恢复原名——“洪圣始祖馆”。在京梅的陈享后人,整理保存了100多本蔡李佛拳派的著作,有历史源流、技击渊源、内功心法、拳谱、医药等等,在洪圣始祖馆收藏陈列,蔡李佛武术的完整体系在这里得到全面体现,陈享在武林中的贡献和地位得到佐证。正所谓“水有源头、树大根深”,各地的蔡李佛武术弟子纷纷到洪圣始祖馆认祖归宗,朝拜创始人陈享。全世界有超过35个国家和地区成立有蔡李佛功夫总会或联会,近年,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蔡李佛洋弟子代表到洪圣始祖馆寻根问祖。
知情人说
蔡李佛武术与“洪圣”不可分割
蔡李佛武术与“洪圣”不可分割,各地蔡李佛武馆又称洪圣(雄胜、鸿胜)武馆。新会崖门京梅的蔡李佛始祖馆,又称洪圣总馆、洪圣(雄胜)始祖馆。雄胜、鸿胜也源于洪圣,它们一脉相承,都以陈享为始祖,天下“洪圣”是一家。
蔡李佛武馆为何打出“洪圣(鸿胜、雄胜)”的大号呢?这确实是个令人感兴趣而又值得研究的问题,引出各种探究、猜测,众说纷纭……
新会学者林福杰以其掌握的资料分析认为,蔡李佛的“洪圣”(鸿胜、雄胜)起源与清代洪门(本名天地会)有渊源关系。他在《解读蔡李佛“洪圣”》文章中指出,陈享的蔡李佛,是跟“独杖禅师”陈远护、至善大师门徒李友山和少林青草和尚蔡福3位大师学习后,“投合化之,自成一家”(陈享《〈蔡李佛技击学〉之自序》)始创的一门独家拳术。又据陈享所著《蔡李佛技击学》的自序可知,取名“蔡李佛”是为纪念3位恩师。他这几位师傅是著名佛派南拳的传人。这3种南拳起源与福建南少林寺有关,也由该寺的僧人传开。这几大南拳不仅是武术门派,也是活跃于广东、福建沿海一带的江湖派别。南少林派与洪门一脉相承,有天然关系。
据蔡李佛始祖纪念馆编印资料,陈享秘密支持师兄——洪门的陈松年反清。秘密组织的洪门为避免引起朝廷注意,会名不断改变,如天地会、添弟会、小刀会、洪莲会、三合会、三点会、清水会、致公堂……它们实际上仍旧是洪门,因此称“天下洪门是一家”,而蔡李佛的口号“天下洪圣是一家”与此极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