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创办20多间澄波义校
陈瑞祺聘请了近千名雇员,耗资不计其数,先后在广州、佛山、江门、香港、澳门、新会等地办起了20多间澄波义校。为了纪念其父亲陈澄波,遵循其思想,陈瑞祺让学生一律免费就读,从而让贫民快速地识字写字。
陈瑞祺在独资办义校的同时,又继续为改良文字作努力,于1933年在其父陈澄波创作的“切音字”基础上发明了一种拼音“道字”,并与儿子“音韵学”专家陈子民在民国期间推广“道字”。从中国到越南,从国内到国外,做了大量的艰苦工作,并设立“道字总社”,陈瑞祺亲任社长。受过“道字”培训的学员可领取“道字毕业证”,凭此证可以到陈瑞祺创办的工厂就业。这种善行,直到抗日战争爆发才告结束。陈瑞祺此后还出版了《道汉字》等字典,收录1万多个字,这种“道字”增加5个调后还可拼读广州音。
陈瑞祺的儿子陈经纶一直致力于“道字”的改良。抗战胜利后,他从1946年起,研究了60多年“道字”,并将其更名为“陈氏中国拼音字”。1978年以来,陈经纶在全国各地推广“道字”,目前,在海内外有10多万学员。
陈瑞祺在各种场合表示,发明“道字”的目的是改良文字、普及教育,绝无政治、党派、宗教等色彩。
4
陈家两次受重大打击依然痴心不改
陈家在国内没有家人,以往的办学经费和救助资金都靠从香港寄过来。江会沦陷时,陈瑞祺依然准时寄钱回来办学,直到香港沦陷后,邮路断了,学校接不到钱,陈瑞祺才不再寄钱回来。学校只好停办。抗战胜利后,陈瑞祺立即寄钱回乡办学,还给每位乡亲每月补助5公斤大米,特困户补助10公斤大米。
抗战胜利后,乡亲们给陈家建议:“如果有什么风吹草动,便没有办法寄钱回来,学校只能停办。不如用钱买一块地,由乡亲们出租,靠租资滋养学校。”陈瑞祺接受了乡亲们的建议,于1949年在家乡买了20多亩地。就在陈瑞祺刚刚买了地不久,土改运动开始了。新会县规定,华侨凡占地15亩以上者,均划为地主。1952年,陈家在国内的20多亩田地全部被没收,划归公有,房子也被充公,而陈瑞祺老先生头上,莫明其妙地就多了一顶“地主”的帽子。两年后,老先生溘然故去……
这件事本来有些委屈了陈家,可陈家并没有计较。陈瑞祺故去后,陈家继续从香港寄钱来支付两所澄波小学的教师工资、办公费用及其他一切零星开支。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的熊熊烈火烧到了侨乡新会,极左路线的大棒把两所澄波小学的校牌砸得粉碎,陈家寄来的钱也被骂成“资产阶级的臭钱”,“是用来收买人心的”。由于陈家在广东省是为家乡兴办公益事业的“首富”,1969年批“三洋”(崇洋、靠洋、向洋)时,他家被当作全省侨乡复辟资本主义的一个大典型受到重点批判……
虽然陈家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但不少乡亲冒死维护其利益。他们用纸盖住墙上的陈家先人像等,并写上毛主席语录,不让人破坏。“乡亲们的眼睛是雪亮的,都知道陈家是好人,所以都冒死维护其利益。”陈华炯回忆说。
如果不是痴心爱国,或者爱得不深,陈家在受了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两次重大打击之后,即该“心灰意冷”了,然而,陈氏家族对祖国割不断的血脉亲情,对家乡人舍不去的眷念,使他们不记前嫌,不积怨恨。当祖国拨乱反正、重新走上正轨以后,他们满腔的报国热情又沸腾起来。改革开放30多年来,陈氏家族已经捐资建造了10多所学校,总额达1亿多元人民币。
5
陈经纶重修祖屋
用于教育之所
1979年一个明媚早春的上午,新会县罗坑镇专门针对陈氏家族在历史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召开了千人参加的平反大会,同时将两所在“文革”中被改变名字的“澄波小学”恢复了原名。
远在香港的陈经纶和陈氏家人并不知道家乡发生的一切,直到有一天,陈经纶收到罗坑镇党委书记给他的一封亲笔信。他深深地被家乡政府为他和他的家人所做的事情感动了,回信给镇领导:“你们为我的已经残破的祖屋作价的3万块钱,我收下,但祖屋千万先别忙照原样重建,如果要建,由我来出图纸。”不久,图纸出来了,是一座三层新式住宅楼。他在3万元的基础上又添加了18万元,然后对家乡领导说:“反正祖屋盖好也没人住,现在我再添点钱,把它盖大点,给家乡人做幼儿园或澄波小学的教师宿舍都可以。”
从那以后,这座三层小楼真的成了幼儿园和澄波小学的教职工宿舍。
6
兴办侨校
盛极一时
澄波小学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原有的钟楼会堂(即教学楼)出现破损,经多次维修成效不大,2002年被评定为危楼,2005年10月被拆除。
钟楼会堂的重建,陈经纶一直挂在心上,他多次回乡视察,与有关部门研究重建方案。建筑面积共1200多平方米的教学大楼于2008年完工。新教学楼基本保持旧楼原貌,高二层,首层用作会堂,设有舞台。二层为图书、电脑等功能室。楼顶亦设有一个钟楼。现在,澄波小学有教学班12个,学生400多人。学校占地面积7057平方米,建筑面积2650.93平方米。
位于山咀的澄波第二小学,于2005年并入澄波小学。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雨,也被评定为危楼,目前不作其他用途。
澄波小学是新会最早兴办的侨校之一。最早兴办的侨校还有冯平山先生办的“平山小学”、莫晴江先生办的“晴江义塾”、南洋烟草公司办的“南洋义塾”、莫晴江之子莫俊伟办的“俊伟学校”、英美烟公司办的“英美烟公司学校”、伍廷芳办的“廷芳义塾”等共10多间,侨校如雨后春笋,盛极一时,对新会的教育事业影响很大。
文/本报记者 谢富瑞 通讯员 杨立涛 图/本报记者 谢富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