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阅读新闻 背景:

明代名人陈献章

[日期:2012-11-26] 来源:新会政府信息网  作者:佚名 [字体: ]

兼容创新成为心学宗师


  开创明代心学先河,是陈献章在思想文化方面的重大成就之一,并奠定了他明代著名思想家的地位。他的学说,既从儒、道两家吸收营养,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既重“道”,又重“心”,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兼容性与创新性,岭南地方特色相当明显,是宋代理学向明代心学转换的重要环节。其心学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以虚为基本,以静为门户”(黄宗羲《明儒学案·白沙学案》)。陈献章认为“为学须从静坐中养出个端倪来”,其具体途径是:静坐——胸次澄清——涵养致虚——立本——与道合一。他提出“以道为本”、“道通于物”,认为道是世界的本体,它至虚至大,超然于万物,又贯通于万物之中。他在承认客观外物存在的同时,十分强调人主体精神的作用。总体来说,他的学说是以自然为宗,以致虚为本,以静养为方法,以无欲为旨要,主张“心即理也”,倡导学贵自得、学贵知疑,强调心性作用,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陈献章生活的年代,程朱理学成为一统天下的官方哲学,无人敢越雷池,导致思想界犹如一潭死水。陈献章认为“天机不自由”,要打破“圣贤久寂寞,六籍无光辉”的沉闷局面,所以他提倡“学贵自得”、“学贵知疑”、大胆创新和敢于追求富于主体精神的理想人格。他创立的心学,打破程朱理学原有的理论格局,冲破其对人们思想的束缚,为思想学术界带来新的学风,使明代学术迈进新阶段。他的心学经王阳明发扬光大后,成为明代在思想领域占统治地位的学说,而且影响了清代,以及日本的明治维新。

        兴学育才促进岭南教育

  陈献章一生最主要的社会活动就是开展教育,这是他在仕途遭遇挫折后报效国家的重要方式,并且卓有成效,令其成为明代著名的教育家。
  他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国家以“兴学育才”为任务,学校以“得人”为宗旨。认为社会要长治久安,就必须抓好“正风俗”和“得人才”这两方面。而两者之间,又以后者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他觉得教育具有“传道”、“育才”、“正风俗”和“治天下”的功能,所以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但国家办学、地方办学,而且提倡个人办学,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为国家培养人才。
  他奉行孔子“有教无类”的平等教育思想。他在《程乡县社学记》中明确提出:学习,是贫贱的人和富贵的人、有才气的人和没有才气的人,都共同拥有的权利,不能对他们进行什么选择。他的教育实践自始至终都贯穿这一思想,对前来求学的人从不问出身,一律欢迎,而且向贫困学生提供免费食宿。孔子还向学生收取一点点学费,而他对学生则是不附带任何条件。
  他实行因材施教。他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解决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他的学生说:先生教人,总是根据“资品高下,学力浅深”分别培养,“循循诱导”,对领悟水平较低的学生,决不强求;对素质高的学生,则提出较高的要求,教学非常有针对性。
  他主张教育要循序渐进。他认为教育要从基础开始,循序渐进。他在《程乡县社学记》中提出,教育应有“先后缓急之序”,从初级到高级,由小学而进而至大学。强调基础教育和教育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重要性。
  他推行启发式教育。他提倡“自得之学”、“学贵知疑”,努力培养学生解放思想独立思考的精神。他在教学中,十分注意区分什么知识应该向学生灌输,什么知识应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以免影响学生能动精神的发挥。他在《与张廷实主事》中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教育学生敢于怀疑和提出问题并独立思考,广泛调动学生内在的自觉性,使其通过“自疑”而达到“自得”。
  他重视素质教育。他觉得,既然教育的宗旨是为国家培养人才,那么就必须以“得贤才”为目标,致力于帮助学生“变化习气”,通过教化,使普通人也能变成“圣人”。而在这方面,他的独到之处是既强调以做“圣人”为目标,又不主张以圣人的是非为是非,提倡“贵疑”、“自得”,否定传统的愚民教育,在思想上具有敢于创新的先进性。他就这样通过既要“作圣”,也要有独立人格两个方面来培养学生,为国家造就有用之才。
  他的教学方法生动活泼,灵活多样。“诗教”是他的一大教育特色,也就是说,他用自己写的诗进行教学,利用诗歌易传播的特点,进行他的教化。他时常通过与弟子唱和诗歌,一起探讨学习问题,并且不分日夜。他还经常与弟子一起饮酒、垂钓和游山玩水,寓教于乐,实现教学相长。
  陈献章经过苦心经营,培养了大批人才,令珠江三角洲一带成为当时岭南教育的中心之一,而且发展的势头,渐渐超过岭南教育的另一个中心——韩山(今潮汕地区)。岭南地区的教育起步晚,但发展快。据《广东书院制度沿革》和《宋元明清书院概况》介绍,广东在宋代仅有书院26所,占全国书院总数21%;明代有168所,占30%,排在全国第三位;清代有255所,占38%,跃居全国首位。这种快速发展,与陈献章的努力和影响分不开,而且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珠三角今天的改革开放新时代。

        
        诗歌书法皆有卓越成就

   陈献章是多产的诗人,他的弟子张诩在《白沙先生行状》中说,“其诗文不下万余首”。仅现在刊行的《陈献章集》,就收录了诗歌2000多首,而且遍及各种体裁。他精辟的学术观点、高尚的道德情怀、丰富的人生经历,都反映在诗歌里面。他以简洁的诗歌语言,演绎自己丰富的思想内涵。“以诗为教”是其作诗的目的,所以“雅健平易”成为其鲜明的诗风。他的诗清逸自然,朴实通俗,朗朗上口,便于学生理解。而“以诗载道”,则是他诗歌最突出的特色。他一生“只对青山不著书”,所以诗歌和信件,尤其是诗歌,是他为世人留下的主要精神财富。
  陈献章创制的茅龙笔,是我国书法工具最突出的创新,并且一直流传至今,影响广泛。他自己可能也没有想到,500多年后,他首创的茅龙笔因为符合“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而备受关注,不但去了上海的世博会参加展览,去了法国的留尼旺圣堡罗举办画展,而且和中国“文房四宝”捆绑一起,由中国文房四宝协会申报世界“非遗”。他首创的茅龙笔书法酣畅有力,苍劲老到,可刚可柔,带有鲜明的“飞白”特色。现存于新会厓山国母殿的《慈元庙碑》,是他晚年茅龙笔书法的代表作。在他的影响下,奇劲雄健的书风逐渐大行于世,改变了当时社会上那种只求圆滑的软弱无力书风。可见,陈献章是对我国书坛有重要影响的著名书法家。
  
               
后人对陈献章的评价


  弘治十三年(1500年)二月初十,陈献章在碧玉楼病逝,享年73岁。后人对这位大儒,有很高的评价。
  正德九年(1514年),新会县为表彰和纪念陈献章,在会城马山修建了首座白沙祠,并在34年后进行大规模的改建重修。万历二年(1574年),神宗皇帝下诏建白沙家祠,并特赐横额“崇正堂”;赐对联“道传孔孟三千载,学绍程朱第一支”;赐肖像;致祭文“恭惟先生五岭秀灵,潜心理学。宗濂洛之主静,弄月吟风;接洙泗之心源,鸢飞鱼跃。孝友出处,昭在当时。懿范嘉言,垂于后世。洵一代醇修,足为儒林矜式者也。朝廷重道,致祭于祠。灵明不昧,庶其来歆”。万历十三年(1585年),皇帝批准陈献章以“翰林院检讨”的身份从祀孔庙,成为广东惟一入祀孔庙的大儒,世称岭南一人。这是官方对陈献章的肯定和褒奖。
  清初著名学者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说:“有明之学,至白沙始入精微。”晚清学者梁启超在《儒家哲学》中说:“程朱努力收敛身心,象山努力发扬志气,俱要努力。白沙心境与自然契合,一点不费劲。……常常脱离尘俗,与大自然一致。其自处永远是一种鸢飞鱼跃、光风霁月的景象,人格是高尚极了,感化力伟大极了。”学者刘宗贤在《陆王心学研究》中说:“从思想的前后继承关系上看,人们往往把陆九渊当作心学的开创者,但若从心学在明代才取得社会意识中的支配地位来说,则应该把陈献章看作明代心学思潮的真正开始。”曾担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的黄明同,在《明代心学宗师陈献章》中说:“从朱熹理学,到陈献章的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次飞跃。时代已经开始从用‘天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而转向注重人的主体精神。”他指出:“陈献章的心学,是通过教育而得到传播,从而能形成岭南的第一个学术流派——江门学派。”这是专家学者对陈献章学说的高度评价。
  黄明同在《明代心学宗师陈献章》中说,陈献章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与兴国的关系,关于教育以‘正风俗’、‘得人才’为宗旨,关于教育的多元体制,以及关于自低至高的教育系列次序等的主张,至今仍有着它的真理性价值,以及借鉴意义。”他还说:“陈献章把一生献给了教育事业,他把教学与培育人才结合在一起,用自己的心血浇灌国家有用之才。他是一位成绩卓著的教育家。”这是学者对陈献章在教育方面的赞誉。
  陈献章的弟子、户部主事张诩在《白沙先生行状》中说:“其为诗也,则功专而入神品,有古人所不到者矣。盖得李杜之制作,而兼周(敦颐)邵(康节)之情思,妙不可言。”清初文学家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说:“粤人以诗为诗,自曲江(张九龄)始,以道为诗,自白沙始。”学者黄明同在《明代心学宗师陈献章》的最后一段说:“陈献章就是这样,以他的书艺、他的诗作来展示他的心学,开启了明代的新思维、新风尚,影响了千秋万代的岭南人和中国人。”这是官员和学者对陈献章诗歌成就的高度肯定。
  后人对陈献章的书法也是赞赏有加。张诩在《白沙先生行状》中说:“天下人得其片纸只字,藏以为家宝。康斋之婿某贫不能自振,造白沙求书数十幅,归小陂,每一幅易白金数星。庚申,朝廷遣官使交南,交南人购先生字,每一幅易绢数匹。时从人仅携一二幅,恨不能多也。”著名书法家麦华三教授在评论陈献章的书法时说:“当其笔力横绝时,如渴骥奔泉;笔势险绝时,如惊蛇投水;笔意飞舞时,便飘渺出入如神龙夭矫于云中。”
  陈献章的一生,是丰富多彩、建树良多的一生,他的思想和学说是留给后人的丰富宝藏,值得我们不断研究、开发。他在政治上忧国忧民的大爱境界;在思想上敢于挑战权威的无畏精神;在学习上批判地继承的求实态度;在学术上敢于冲破藩篱的创新思想;在人生价值上的淡泊名利取向;在实践上言行一致的优良品德;在教育上的平等教育思想和因材施教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编者注:根据阳春《春城颍川族谱》记载陈献章世系为:

陈辉——陈谟——文诜——判卿——东源——渭川——渠芸——献文——景橦、景星、景侯

                                                    ——献章——景堂、景阳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glen | 阅读:
热门评论
匿名 发表于 2012-11-28 10:27:13
对于此陈献章世系有所保留,由谟祖到献章,(1428-1173)/6, 平均43岁一代?
匿名 发表于 2024-9-6 20:01:04
陈白沙是高明高村秀一公后代,高明高村从高要莲塘迁出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2)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第 2 楼
匿名 发表于 2024-9-6 20:01:04
陈白沙是高明高村秀一公后代,高明高村从高要莲塘迁出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2-11-28 10:27:13
对于此陈献章世系有所保留,由谟祖到献章,(1428-1173)/6, 平均43岁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