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阅读新闻 背景:

陈伯齐:现代主义建筑教育的寻梦者

现代主义建筑教育的寻梦者

[日期:2012-12-06]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范琛 [字体: ]
陈伯齐
陈伯齐

华南工学院1号楼(局部)
华南工学院1号楼(局部)
华侨新村宅前绿化
华侨新村宅前绿化

陈伯齐手书的明信片
陈伯齐手书的明信片
陈伯齐与夫人
陈伯齐与夫人

 

 核心提示

  20世纪初,由于中国本土建筑师人才的极度匮乏,中国高端建筑市场长期被西方建筑师牢牢把握。与此同时,中国院校建筑教育体制还处于蹒跚学步阶段,亟待汲取来自外界的建筑思想精髓。直到上世纪20年代,一批批奔赴西方国家学习建筑专业的留学生先后学成归国,这种现象才有所缓解,而陈伯齐就是这批留学生的其中之一。

  从日、德学成归国后,陈伯齐赴重庆大学任教。由于自己所持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与国内占主流地位的“学院派”建筑思想格格不入,陈伯齐在重庆度过了一段极为压抑的岁月。最终,他选择在岭南故土尘埃落定,继续自己的现代主义建筑教育之梦。

  在华工建筑系“三老”之中(另外两位是夏昌世、龙庆忠),陈伯齐担任华工系主任时间最长。然而,关于他的流传至今的文章资料却最少。他亲自设计的建筑不多,但在那个年代,出自华工建筑系教师之手的作品却离不开他的影响。陈伯齐的学生蔡德道评价说,“他的性格就是这样,甘居幕后。”

  本期世纪广东学人将走近陈伯齐,一位用一生探索中国现代主义建筑教育之路的建筑教育家。

  留学日德带回世界先进建筑思想

  1903年7月,陈伯齐出生于广东省台山县汶村的一个侨工家庭。1930年,23岁的陈伯齐考取了广东省公费留学,赴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学习建筑专业。当时,日本的建筑教育极为注重建筑材料与技术的运用,东京更是战前日本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重要实践地。在这种环境的浸淫下,陈伯齐完成了自己的建筑思想启蒙之旅。

  好景不长,赴日求学后,陈伯齐因参加地下革命运动遭受波及,被迫中断求学之旅,离开了日本。这次意外将陈伯齐引上了另一条求学之路。当时,德国现代主义运动正蓬勃兴盛,本着对先进学术思想的追求,1934年,陈伯齐转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建筑系学习。德国建筑教育体系重视技术,注重建筑的功能和实用性的建筑思想在陈伯齐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1939年,陈伯齐以优异成绩提前半年毕业后在德国留校任教,并等待合适的机会回国大展身手。

  时机终于来临。1940年,接受多年现代主义建筑思想教育的陈伯齐临危受命,回到国内主持创办了重庆大学建筑学系,并担任首任系主任职务。在重大执教期间,陈伯齐怀着满腔热血,试图把重大建筑系建为现代主义建筑教育的试验田。当时,他与夏昌世、龙庆忠等一批留日、留德的教授并没有采用当时占主流地位的“学院派”教育体系(由巴黎美术学院开创,特点为以艺术训练绘图为主,不注重技术因素,设计强调抽象古典美学构图原理,设计成果注重图画表现等),而是在教学中提倡现代风格,注重建筑的功能和技术因素。

  陈伯齐采用的这一“另类”的教学理念引起了不小的震动。长期以来,以中央大学、东北大学为代表的“学院派”教学体系牢牢地占据了国内建筑教学思想的主流地位。当时,现代建筑教育虽然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但在国内却处于“发育不良”的状态。部分重大建筑系的学生崇尚同在重庆的中央大学建筑系采用的“学院派”教学方法,并责难重庆大学采用的德日教学思想,重庆大学建筑系开始受到校内外一些师生的抵制。1943年,陈伯齐与一批留学德日的教师被迫离开重庆大学,结束了短短三年的重大任教生涯。

  “一个新归国的留学生,带来世界最新的理念,却经历这样的遭遇。这其实是一个教训。”前广州市设计院院长、陈伯齐的学生蔡德道感叹道。

  离开重庆后,陈伯齐辗转回到故土岭南。1940年代中期,陈伯齐、夏昌世、龙庆忠陆续来到广州国立中山大学建筑系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后,三人成为华南工学院建筑系(即后来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前身)的教师,并被称为华工建筑系的“三老”。其中,陈伯齐任华工系主任时间最长。

  中国建筑(601668,股吧)界的“非主流”派

  建国初期,国内学术环境并不容乐观。1950年代,脱胎于法国“学院派”的前苏联建筑思想输入中国,建筑界开始“一边倒”地号召“向苏联学习”,其他流派的发声一时难觅踪影。当时,岭南的一批建筑师没有在建筑创作中盲目模仿“学苏”时期一度风靡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而是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进行建筑风格的探索,陈伯齐就是其中一员。

  陈伯齐坚持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他在文章中写道:“建筑艺术究竟不同于其他如绘画、雕塑等艺术,脱离了适用与经济就毫无意义可言。过分强调建筑的艺术性,甚至把建筑说成就是艺术,大有喧宾夺主之势,是不符合实际的。”

  “他是中国建筑界的另类,"非主流"派,在那一代知识分子中,这是非常可贵的。”蔡德道如此评价恩师。

  2007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获批建立了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在高校里的建筑学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个实验室的前身,就是1958年陈伯齐主持创立的华南工学院亚热带建筑研究室。

  不同地区的建筑应各有地域特色,这是陈伯齐在建筑设计上提出的观点,他是最早在建筑教育上倡导地方特色的学者。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冯江向记者介绍,1978年,亚热带建筑研究室的实验成果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这项荣誉离不开陈伯齐等人的努力。在陈伯齐的影响下,对亚热带建筑的研究、对地域主义建筑的探索成为华工建筑系的重要传统。

  从重大来到华工后,陈伯齐仍一如既往地秉持现代主义建筑教学理念。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建筑的艺术处理,不是单方面由主观出发,而是要适应客观实际需要,在功能与经济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在陈伯齐的主持下,亚热带建筑研究室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亚热带城市与农村住宅的研究上。“他不是着眼于高楼大厦,而是以民居住宅为主。”蔡德道回忆说,陈伯齐曾让学生研究广东的民居为什么凉快。面对困惑的学生们,陈伯齐指出,广州西关民居典型的特点是“小面宽、大进深、多天井”,结构利于通风,短短九个字就解决了学生们的疑惑。直到今天,亚热带建筑设计的重点依然是考虑湿热气候的特点,通过遮阳隔热、通风防潮等方式提高居住舒适度,与陈伯齐当时提出的观点并无原则性的改变。

  虽然接受的是西方建筑思想教育,陈伯齐骨子里对中国建筑的文化遗产却是极为热爱。1953年,陈伯齐与夏昌世、龙庆忠共同创办了民族建筑研究所,研究南方传统民居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他认为,建筑设计可以“洋为中用”。“他很早就认识到建筑设计要从本土文化特征入手,而我们现在很多建筑都还没有做到这一点。”蔡德道说。

  上世纪50年代,有人认为骑楼是殖民地的建筑形式,应该摒弃。陈伯齐批驳了这一观点,他认为,骑楼能遮阳防雨,减弱太阳辐射热量,在南方很有用处。他还在文章中呼吁保护骑楼:“对国外的某些建筑形式,只要对我们适用,群众还是欢迎的。我们应加以改进和发展,使之成为我们自己的东西。骑楼的建筑形式,不就已成为我们南方城市建筑的特征之一了吗?”

  平易近人的“斋叔” 不拘一格的“引导者”

  在学生们的心目中,陈伯齐性格和蔼,平易近人。国家设计大师袁培煌1955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建筑学专业,据他回忆,当年在华工有人把陈伯齐名字中的“齐”字错读成“斋”,后来按广东称呼,大家都叫他“斋叔”。这个称呼被叫开来以后,久而久之,陈伯齐也欣然接受,不以为意。

  平日性情温和的陈伯齐,在教学上却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在课堂上,他要求学生画出一座多层房子的剖面,从屋顶一直到地基,要准确画出房子是怎么盖起来的,以此培养学生的基本功。曾在华南理工大学任教的胡荣聪于195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建筑系,毕业仅仅一年后,他就参加了华中武汉三校的设计工作并挑起大梁,他说,“这都是得益于陈先生严格的教育。”

  陈伯齐曾经许下诺言,华南工学院建筑系毕业的学生,如果不会画施工图,一律“回炉”。据蔡德道回忆,他在广州市设计院工作的时候,华南工学院每年都会输送一些学生过来实习、工作。陈伯齐常常私下向他交代,如果学生只会泛泛而谈又不会画图,一律把他们退回,不必碍于情面。

  在陈伯齐执掌华工建筑系时期,建筑系开设了“建筑与经济”、“特殊结构与形式”等课程,意在强调基本技能训练。据1948届毕业生金振声回忆,“建筑初步课程中并没有大量的渲染构图练习,只是画过柱式的线条图,培养墨线线条绘图的能力。在设计课程中,老师们也并不是最看重形体,而是更注重实用功能的安排,技术手段的综合考虑。”

  在陈伯齐严格的教学要求下,一批批学成毕业的学子被分配到各地的建筑设计院,他们优异的表现令华工建筑系日渐声名远扬。据袁培煌回忆,1955年,大学毕业的他刚一进入中南建筑设计院,就接到了一项艰难的任务:画出华中师大物理楼的屋面与地面伸缩缝大样图。没有通用构件图作为参考,袁培煌凭着学校所学的构造知识完成了任务。这令设计院的副总建筑师王秉忱颇为赞赏,他对袁培煌说:“你们学生能画出来也算不错了。”后来,历届华工分来设计院的学生都得到了上级的好评。袁培煌回忆称,学生们扎实的建筑技术知识功底,乃是受益于陈伯齐的全面施教。

  陈伯齐不仅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技术功底,还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学术观念。上世纪60年代,岭南建筑在全国很有名气,有人提议要对岭南建筑的特性作总结,但陈伯齐对此表示反对。他认为,不能用“紧箍咒”将未来的岭南建筑束缚起来,而是应该研究未来创造岭南建筑的方法论,至于创造出什么样的建筑,不应提前对其作出假设。

  蔡德道认为,好的老师教给学生的是“背景”,让学生明白“原理”,为学生指明一个正确的大方向,而不是灌输某种定型的事物。陈伯齐所扮演的,正是这样一名“引导者”的角色。

  甘居幕后的“建筑教育家”

  与另一位以“夏氏遮阳”而闻名的教授夏昌世不同的是,陈伯齐亲自设计并流传于世的作品相对较少。在华工任教期间,他多是负责规划和主持等工作。1951年,陈伯齐负责华南土特产交流会的总平面规划工作,并与其他教授合作设计了12个展馆。这些展馆均采用现实主义手法设计,形式各异,变幻自由,颇具南方建筑灵巧通透的风格。

  “如果说夏先生是从个人的自省自觉来发现现代主义与地方气候相适应,属于个人探索的话,那么陈伯齐则是担负起责任,有意识来组织整个活动的人,”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彭长歆长期研究岭南建筑史,他如此评价陈伯齐:“他不仅是一个组织者,也是重要的研究者。可以说,他是处于体制内的,而夏先生是体制外的,更偏向于个人实践。在体制内并不是坏事,这说明他具有组织能力和研究能力,能带动大家来做这个事情。”

  而在学生们的心目中,与其说陈伯齐是一名建筑家,不如说他是一位建筑教育家。蔡德道认为,陈伯齐留世的建筑作品虽然不多,但他的教学方法对华工建筑系乃至全国建筑系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据陈伯齐的学生、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史庆堂回忆称,陈伯齐善于改革教学制度、学科设置和学生培养方式。他提出“要让学生在校时学习毕业后学不到的东西”,并要求专业教师参与专业基础课教学,主张设计课同年级的设计组甚至不同年级之间相互交流观摩。当时,这些经验在全国来说都颇具创新意义。

  1962年,陈伯齐兼任全国高等工业学校建筑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与杨廷宝教授等人共同筹划了全国建筑学教材。中国建筑学教材体系及教学大纲的完成,其中陈伯齐功不可没。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文革期间,各地大学校园掀起批斗知识分子的腥风血雨,陈伯齐也遭受波及,被冠以“反动学术权威”的污名。即使在病榻上,他仍然坚持着翻译德文著作《新建筑在非洲》。对于那段遭遇,陈伯齐本人鲜有提及。但是,从他去世前将所有书籍捐给重庆大学而非华南理工大学这一点来看,不难推想文革对其迫害程度之深。

  在采访蔡德道的过程中,他从书柜中取出一本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教授莫伯治、夏昌世合著的《岭南庭园》递给了记者。记者看到,书中序言由陈伯齐写于1963年,但该书却直至2008年才得以出版。“书写好后,被出版社退稿,隔了40多年才出。”蔡德道苦笑道,“其中原因我就不多说了,这是时代的悲剧。”

  早些年间,蔡德道曾经建议学生以《建筑教育家陈伯齐》为题写作毕业论文,但无一人响应。谈起这些事,蔡德道显得有些落寞。“对陈伯齐的研究还是太少了。”

  陈伯齐建筑观

  建筑就是盖房子,人们对房子有许许多多的要求,把这些要求归纳起来不外是“适用”、“经济”与“美观”三个方面。“适用”是首要的,是建筑必须完成的任务。

  建筑要满足美感要求,处理美的问题是属于艺术范畴。所以,建筑有艺术性的一面,这是不容忽视的。但建筑艺术究竟不同于其他如绘画、雕塑等艺术,脱离了适用与经济就毫无意义可言。过分强调建筑的艺术性,甚至把建筑说成就是艺术,大有喧宾夺主之势,是不符合实际的。

  我国有悠久的文化,有优秀的建筑传统,但我们不能单从形式上去承继传统。根据我们的生活习惯与工作方法,我国的气候条件与自然环境,这些与外国都有显著的不同,也有我们的地方材料和对材料结构与细部的传统处理手法,对造型与色调等美的鉴赏,也有我们自己的爱好。适合于西方使用的东西,不一定我们也适用,从外国硬搬进来是行不通的。

  (《有关建筑艺术的一些意见》节选,原载1961年4月4日《光明日报》)

  人物简介

  陈伯齐(1903-1973),广东台山人,建筑师,建筑教育家。他是中国亚热带建筑研究和创作的开创者,岭南建筑学派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陈伯齐曾先后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学习建筑专业。1940年回国后,在重庆大学创建建筑系并任首届系主任。后离开重庆,先后在中山大学、华南工学院等校任教授、系主任。

  在华南工学院任教期间,陈伯齐致力于推行有特色的建筑高等教育,以及南方传统民居和亚热带地区的建筑理论、建筑设计研究。他创办了亚热带建筑研究室,后发展成为我国建筑学领域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他主持过多所大学校园的规划,一生参与设计的工程达100余项,主要作品有广州文化公园总体规划及展馆设计,武汉华中理工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及武汉水电学院总体规划以及华南理工大学总体规划及1号教学楼、化工楼设计等。

  1973年10月4日,陈伯齐病逝于广州。

  (本文参考史庆堂《陈伯齐教授》,袁培煌《怀念陈伯齐、夏昌世、谭天宋、龙庆忠四位恩师》,练伟杰、刘业《永远的精神 永远的财富纪念夏昌世、龙庆忠、陈伯齐教授百年诞辰》,钱锋《现代建筑教育在中国(1920s一1980s)》,胡冬冬《1949~1978年广州住区规划发展研究》。前广州市设计院院长蔡德道、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冯江为本文写作提供重要文字与图片资料,特此感谢。)

【内容导航】
第1页:现代主义建筑教育的寻梦者 第2页:强调建筑的科学性与适度美感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glen | 阅读:
相关新闻       汶村 
热门评论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