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中的大宗祠
茶东村似乎从来不想被人错过,在村口牌坊一边,村民们修建了一座小小的亭子,名为"文笔妙华亭",亭子两边刻着一副对联:"文章华国谈今古,妙笔云霄出伷心",是否在告诉过往客人,此地是文人凝聚之处?村口对出就是大片的农田,大部分已经收割,只有几处还有村民正在忙碌,风一吹,带着阵阵稻香袭来,确是可以给人以浮想翩翩,思绪连连,丰收的喜悦一直是文人喜欢的素材,也许这个小亭子就是专门给他们吟唱的地方呢。
从村口进去,转过几个弯,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呈现眼前,只是它现在已经被棚架包裹着,正在进行修缮工程,修缮完成后将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开发。
据悉,陈氏宗祠为我市目前保存较大、较好、建筑风格独特的明末清初建筑物,于2000年11月被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今年5月,根据市政府文化建设工程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南朗镇政府取得村民的理解和支持,顺利达成协议,同意将陈氏宗祠交由市、镇两级政府进行修缮与开发,计划明年1月份完成陈氏宗祠周边景观改造工程。
陈氏大宗祠修缮工程现在已经动工,据当地政府有关人员介绍,为保障茶东村陈氏宗祠如期开展修缮施工,当地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陈氏宗祠内部的工厂及住宅进行搬迁。为使宗祠周边环境整治规划及景区设计工作稳步推进,他们经多次实地考察研究,选定了曾主持设计开平碉楼和广州光孝寺环境保护及整治工程等重点项目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对陈氏宗祠周边环境进行整治规划及景观设计。规划设计方案完成后,通过对外公开招标,现在有关施工单位正在施工建设。
现场见到,宗祠内外都有工人在忙着工作,将屋顶的瓦片轻轻地搬下来,用现代粘合材料加固后放回原来的位置,使其更坚固耐用;而各种雕刻的修缮很考功夫,既要保持原貌,又要使它们加固翻新;房梁、立柱等有损坏的需要更换,但又不能改变其建筑风格,工人们都小心地按照原来的材料、比例、特点等重新安装。
南朗镇区以北,榄边村里,现在还保留着不少的古村落、古树、古建筑,往东有一条公路通往横门,从岐关公路转进横门公路,不远是茶西村,走约1公里,转入一条小路,再走2 公里左右就是茶东村,从村口进去,穿过几棵榕树,走过一些看似古旧的民房,一转弯,一群规模宏大的宗祠建筑群就呈现在眼前,石刻浮雕、龙头镂雕、抬梁木雕等精妙绝伦地让人眼花缭乱,这里就是陈氏大宗祠,以它风格独特的建筑艺术彰显着曾经的光辉,赋予了后人或多或少的自豪。
古祠集明清建筑之大成
据当地的《陈氏族谱》称:茶东陈氏始祖玄保,名尚志,号贞六里。元至治二年(1322年)出生,明洪武十年(1377年)卒。北宋从闽南迁徙至文顺乡香山 (为时香山尚未开县,属东莞文顺乡)茶园之东定居。明初建有里“仁祖家庙”。在明中期始建陈氏大宗祠。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海盗进村抢掠,烧毁大宗祠。至康熙七年(1668年)重建陈氏宗祠,之后陆续在其侧建有贡三陈公祠、净溪陈公祠、筠溪陈公祠等宗祠。据现存实物调查所得,该祠始建于明代中叶,在清初被海盗烧毁,于清代康熙年间重建,经雍正、乾隆、嘉庆年多次修建,现为道光年间修复后的祠院。保留着明末清初的建筑艺术。该宗祠与贡三陈公祠、净侯陈公祠等连成一片,连片三座,均为硬山式龙船脊砖木结构,成为一个陈氏宗祠群。
目前陈氏宗祠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陈氏宗祠为锅耳防风墙,三进三间布局,置有雨廊、偏厢、天井等构筑;门楼为四柱三间戏台式单檐建筑艺术。前座花岗岩石台基的护栏上,砌有博古纹阳刻花岗石雕栏板、隐八仙等石刻浮雕础板等构建,其做工精细;其门楼的花岗岩石镂雕台梁为狮子托花卉祥云;门楼台花岗岩石柱的柱础为海浪纹饰石雕。整座宗祠均为穿斗木雕叠涩式混合架构,穿斗抬梁木雕精妙绝伦,多为历史典故和龙头镂雕。二进的楼抬护栏有阳刻双龙戏珠花岗岩石石雕和花岗岩石狮子望柱。二进正梁上悬挂有“星聚堂”木匾一块。在该宗祠旁有两间分别为贡三陈公祠、净侯陈公祠的宗祠,均为二进二间,各为350平方米左右,与陈氏宗祠连成一片成为陈氏大宗祠群。祠堂群始建于明末清初,但建筑风格各异,对研究中山市的古建筑有着很大的意义。
据《南朗名人胜迹》介绍,有关陈氏宗祠牌匾,还有这样的一个故事。相传陈氏曾要求皇帝为他们新建的宗祠御笔题写一个“陳”字。皇帝答应了,转身却闹了个糊涂,把他们的姓氏记错了,结果把“陳”字写成了“陆”字。连姓都写错,当然不能用,但到底是御笔,也不舍得扔掉。经过反复商议,决定只用它的偏旁“耳”。再另请书法家补上偏旁“東 ”,所以陈氏宗祠匾额上有半个由皇帝题写的“陳”字。
茶东村“打火把节”
据村内老人回忆,早在上世纪30年代前,陈氏宗祠前的广场,会举行一个“打火把”的节日。
自古以来,茶东村的青壮年世代务农喜欢习武防身,在清朝前就有武馆设立,以应科举。馆里备有戈予剑戟、木桩、沙包、醒狮等,由老一辈的武功师传武艺于后一辈。每天晚上,喜爱习武的青壮年均集中在武馆里学艺或表演。除了节日舞狮游行之外。还有一个惊险的玩意叫做 “打火把”,形成了一个节日。“打火把”意思是把灾难打发,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每年6月前,由乡人出钱,青壮年分工合作,一部分人上山斩茅草,一部分人将茅草晒干,一部分人向各家各户募捐。准备了一段时间,等茅草全部晒干后,就集中在广场上扎火把,用绳将茅草捆扎成4米高、直径0.5米的圆柱,一共60多条,以备应用。此刻农民已插完秧,耘完草,比较空闲。尽管天气酷热,但青壮年们热情洋溢,不怕疲劳,都来参加“打火把”的玩意。这一天黄昏时候,大家吃过晚饭,就集中在陈氏大宗祠广场前,竖起60多条高大的火把,排成一字长龙,十分壮观。一帮有武功的青壮年手拿木棍,轮流从火把前面走过,持火把者则不留情地将火把向打火把者倒过去,而打火把者眼明手快地用木棍将火把抵挡住,由头至尾走过60多条火把,逐一抗击,不出事故,才告胜利。
夜幕降临后不久,天上的繁星点点,笼罩夜空,嘈杂声响彻四周,摆档的小摊贩有香烟、糖果、粥粉等供应,非常热闹。
茶东公园清代建
在茶东村口处,陈氏宗祠前,有一座公园,起初以为是近年才修建的休闲之所,找到村民一问,这个公园在清代就已经存在,是南朗、乃至于中山市目前保留较完好的一处清代公园。后来查阅资料知道,该公园始建于清初,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时重修。原来始建的公园,利用其自然环境,建有一条石板的桥梁,为传统的桥梁建筑结构,桥墩采用外八字的造型,桥面用长方形的花岗岩石板铺设,非常有特色;原来建公园时,在湖中的土堆上,建有一座“武帝庙”,后被拆毁;清代重修时,在原“武帝庙”前,增建了一座拜亭。该拜亭为四柱单檐歇山式攒尖宝刹塔顶;四柱及梁为花岗岩石构筑;祥云石雕雀替;屋脊为“龙船脊”;在拜亭的柱子上有石刻对联:“力助炎汉三分鼎,心接尼山一瓣香”。由此可判断,茶东陈氏的祖先是从中原黄河流域的汉族迁徙来的。
据《南朗名人胜迹》介绍,现存的茶东公园是具有极高文物价值的一处古迹,是研究南朗地方史的一处实物佐证。在茶东公园内,有一座古老的五度桥。茶东村负责人介绍说,五度桥据说建于500多年前,它由4尊方形长条2米余花岗岩石插入河床作墩,并列两长条花岗石为桥面,桥长12米,建于茶东村北面小河上,因桥面连接5截,故称五度桥。
相传清代乾隆年间,茶东村开设圩场,由于圩场出售的物品大部分是从东面涌口门水路经丰埠湖运入,故取名为东来圩。当时丰埠湖还是个水网地带,周边村民外出,全是靠乘坐木艇。外地来东来圩做生意的商人,都是用木帆船载上日杂土产、生果油糖、火柴火水、农具木材,甚至缸瓦陶瓷在茶东村口埗头上落,然后肩挑货物入东来圩席地摆摊设档,实在是费时失事。不久,茶东村陈氏族长老及掌权人士合议,发起兴建五度桥。桥建成后,大大方便了来做生意的商人及茶东村对面的涌口门、涌口、左步、龙穴头等多个村庄村民出入,自始,五度桥俨然成了茶东村与外界接触的陆路通道,来趁圩的群众逐年增加,促进了圩市的繁华。
20世纪下半叶,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茶东人在桥侧另修建了一条宽阔的机动车道,并让小河改道,五度桥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被淘汰了。改革开放后,多位旅海外及港澳乡亲发起并纷纷捐资重建茶东公园。整治修葺后的茶东公园内五度桥恰在公园中央,亭台玲珑别致、古榕森森、湖水潺潺,四季时花缕缕清香,柳影婆娑,多姿多彩,各成一景。饱经风霜的五度桥,恰似一个老当益壮、风采依然的老人,无时无刻都在向行人诉说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