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窖的陈氏大宗祠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体现广东民间自明清以来建筑中常见的灰塑建筑工艺,而且无论山墙、屋脊还是门窗的装饰,都使用了较为大型的灰塑工艺。据说,明清时期,广东沿海地区有大批民众出洋谋生,这些华侨在外务工积攒下钱后,就回乡修建碉楼以防匪患。而在修建碉楼的过程中,华侨们就将西方,尤其是欧洲大陆的建筑风格、建筑形式借鉴了过来,其中就包括灰塑。灰塑其实就是用生石灰泡水制成灰膏,然后在灰膏中分别加入草根和玉扣纸,制成“草筋灰”和“纸筋灰”,前者质地较粗硬,用来做基底,后者较细腻,覆于表面以便精雕细刻。有的还在“草筋灰”和“纸筋灰”上加糯米粉和黄糖,糯米粉可以争强粘度与硬度,黄糖则用于吸水控制塑像干燥的时间。灰塑工艺师傅先用竹子或铁丝制成一个塑像的形状,然后用“草筋灰”和“纸筋灰”塑像,塑像是通过多次干燥后成型的,最后才描画上颜料。据说,沙窖陈氏大宗祠的灰塑曾经在1964年台风中遭到破坏,如今已经维修一新。现场的一个维修管理人告诉我们,广州陈家祠的塑像只有底部用灰塑,顶部却是陶塑做的,而顺德陈家大宗祠整个都是灰塑,其最大的足有25米宽,约2.85米高。
第一间主建筑正面门楼上的屋脊。
第一间主建筑正面左右两厢的屋脊(包括下图)。
第一间主建筑背面屋脊左右角上的日月大型灰塑
第一座主建筑厢房正面。
第一座主建筑侧门的里面。
在庑廊建筑的床头上的灰塑。这些都是原来旧的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