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国维弟《关于“一雄公,一洪公”是否同一人的探讨》一文作如下回复,供大家参考:
一﹑ 若以凤台公陈辉祖为始祖,三江的一洪公为第五世,旧谱显示:配妣黄氏叶氏。而水东的一雄公为第七世,配妣罗氏。不但太婆的姓氏不同,而且还会把第五世的一洪过继给自己侄辈的应德?在高度注重伦常文化的古代,这完全不合乎中国传统文化的礼制。
(回复国维弟:我完全认同您说的中国传统文化礼制。但我再重申一次,我没有说过三江的一洪公过继给水东,三江谱也没有说过,它只是记载一洪公迁新会水东。)
二﹑ 三江旧族谱的记载宗大生一洪,一濯,旧谱编写的顺序为一洪居右,一濯居左。按古人以右为尊的排位文化中,一洪应为宗大公的长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长子嫡孙是优先继承家族爵位、功勋、财产、家族地位等社会关系。长子嫡孙不轻易出继他房。反而水东的第六世应德公生二子,长一雄,次一濯。一濯作为次子,他出继的可能性较大一点。
(回复国维弟:根据开平海心洲新谱记载,梦鸾即宗太公生于1222年,长子一濯公生于1251年,次子一洪公生于1254年。开平一濯公后裔陈健志兄是此谱的主要参与者,他说此新谱的资料是搜集当地十五本旧谱而编辑而成,有需要的可以联系他加以考证。)
三﹑ 三江的一洪公与水东的一雄公不但不同一辈人,而且名字也不同字,仅是同音而已,三江族谱记载一洪出继水东,而水东也记载一濯出继三江。除此之外,新会水东及台山六村谱均记载有一个叫从善公的同名,他们都说是过继到对方。针对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能搁置争议,各自尊重各自的表述。在传统的农耕社会,村落之间,姓氏之间通常会因土地,水源,经济等利益而产生争执,从而演变成械斗。所以同宗之间要同气连枝,守望相助。或许是当时两地修谱者事出有因,有意而为之。
四﹑ 据三江族谱记载一洪公为南宋时期的人,曾担任山东太守。但南宋版图仅限在长江以南地区,包括山东在内的北方地区分别在来同时期里被金,元所控制。宋朝还没有行省的概念,而且太守这一官衔已在唐代更名为知府事。而新会水东谱没记载一雄公出任此职。在此顺便普及一下“太守”这一官衔的历史演变:太守,州府最高行政长官。据古代正史职官志记载,东汉末年,州从监察区变为行政区,州最高长官称“州牧”,以掌一州军民。隋代,州最高长官称“刺史”或太守,唐宋时正式设立与知州平级的府级地方长官“知府事”。而在宋朝的欧阳修,苏轼等人皆自诩“庐陵太守”“黄州太守”,那就另当别论。明清时期专称知府。
(回复国维弟:我认同您讲法,不排除旧时修谱写某公任高官以提升自身家族地位的现象。如果一洪公(1254-1324)确实做过官,应是元朝时期的官。)
五﹑ 在清朝乾隆年间一雄公的裔孙十五世祖忠裡公主编所修的族谱,其中谱序有这样的一句话“我太伯祖讳宗元系福建福州府长乐县柱头村人氏,赐进士……”有相当一部分叔伯兄弟抓住谱序中称宗元公为“太伯祖”一词,认为是当时编修族谱的忠裡公,他所在的一雄世系就是过继而来。但要记住一个常识:主持编写族谱的人或其他著作的作者不一定兼写序言,往往族谱修成之时除了请本族地位名望最高的人外,还想方设法邀请绅耆名流,在职高官等撰写序言。名人题序的目的是提高本族在当地的威望,以显尊贵,成为宗族的荣耀,起到激励和鞭策的作用。如:朱熹为梅氏宗谱所作谱序,陈白沙为良溪罗氏作序,曾国藩为义城黄氏作序……凡此种种,族谱编写者不一定是谱序作者,而且乾隆年间水东谱序有句这样的话:“岁在乾隆己未,循乡谒祖,至水东乡,其父老特其世系谱序,请予修录予喜(岂)其不援?不隐(随)从?”首先作者称宗元公为太伯祖,作序之人肯是姓陈的,但他祖上与我们宗元公同辈的太公年纪应会少一点。其次,作序人应该常年在外,他此次回乡祭祖,顺道来到水东,水东刚好在修族谱,邀请他作序。可惜的是,由于谱序的作者在序言的最后没有落款,于是就出现后人误以为修谱人忠裡公兼写序言。关于谱序作者落款的问题,我推测应是在后来或光绪年重抄族谱时所遗漏。
综上所述:印证了三江的一洪公与水东的一雄公根本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人。溯本清源,以正视听。由于时间仓促,本人水平有限,上述五点中有疏漏、不当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在观点中若有逆我所敬重的经纬兄及同宗的叔伯兄弟之尊意,不胜惭愧,万望海涵。还望真诚地希望叔伯兄弟们不吝赐教。忙中即书,言不由衷,不足之处,还望见谅。
(回复国维弟:千万不要说逆什么意,我知道您文化水平高,所以平时我亦不时请教您或谈天说地,您忙中即书我真的很开心。我并不是恺公之裔,一洪公是否一雄公与我也完全没有关系,只是以一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三江谱及水东谱记载,认为一洪公有些少可能就是您们所说的一雄公。)
以下就是我搜集的六个疑点:
疑点1,开平海心洲新谱记载一洪公娶罗氏继娶黄叶三位夫人。巧合的是水东谱记的一雄公夫人也是罗氏。
疑点2,开平海心洲新谱记载关于宗太公有一段:“祀祠在新会文章都水东沙头村之西犀头山下,建于元敬宗年间……” 这个值得去实地考察一下。
疑点3,水东谱记载梦(应)德公娶黄氏生一雄一濯,这样看来三江的一洪有可能就是一雄,只不过看谁的记载是对的?再重申一次,三江谱没有过继之说,反而是水东谱说一濯出继给三江。
疑点4,水东谱记载一雄公时曾说十五世忠理公于大明弘光二年1646年重修祖图时称一雄公为解元,似乎与三江谱的解元一濯公又有什么关连。
疑点5,陈国辉先生系旅居香港的新会水东恺祖后人,生前担任陈凤台历史文化研究会顾问,后辈都尊称他叫“五公”。据开平陈健志兄忆述,五公生前曾经三次带领几位兄弟到访三江联谊,说他们祖先由三江迁水东。这个说法我无法考证,或许可以问谁跟五公去或五公之后裔。
疑点6,水东谱记载世系:1.恺-2.梦蚪-3.宗元(1224-1292)-4.东五-5.梦德-6.一雄-7.震元-8.野乔-9.彦冀-10.佛成(生于1375年),由三世宗元公到十世佛成公151年,平均21.6岁一代人,考虑到东五公为第五子,而且东五公之后经历宋末元初及元末明初这百多年的乱世,发展确实比较快。
假如水东一雄公真是三江的一洪公,1.恺-2.梦鸾-3.宗太(1222-1292)-4.一洪(1254-1324)-5.震元-6.野乔-7.彦冀-8.佛成(生于1375年);由四世一洪公到八世佛成公121年,平均30岁一代人。
注:以下三页资料是佛成公生于1375年的证据,佛成公娶谭仁泽之细女。
三合玉怀陈经纬于纽约(202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