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阅读新闻 背景:

“重釋《槎洲族譜》”兩項補遺

[日期:2023-04-26] 来源:美國松石居書坊  作者:陈天璇 [字体: ]

作者的话:

     拙作“重釋《槎洲族譜》”,自“試論”、“再論”起,引來不少閱者,我私下亦收到直接反應。看來,大家對此議題着實關心。一年過去,我想把這期間我認為值得補充的,撰了“補遺兩項”。是深化“重釋”所涉的其中兩項討論。今傳上WORDS PDF版本各一,以便編輯使用。我想,是否讓這一篇獨立成章,這樣,才會具“又一章”的新鮮感。謝謝採用!兔年大吉,平安快樂!

陳天璇


    及:《槎洲族譜》涉及三十代人。上一半十五代,無確實出生年;下一半十五代,代代錄碓實出生年。這是它的特色。我在“重釋”中試圖把上一半各代的“父子年差秩調到合理的生理可能”,這篇“補遺”添補了關鍵性的中國事件發生背景和內中有關祖先的互動,又如何與“族譜所述”雙雙引証。歷來,各姓族譜均欠錄祖先的生卒和遷徒的確實年月。空懸之處往往形成後人爭論。補遺是求突破。


“重釋《槎洲族譜》”兩項補遺

 

(陳天璇,2023年4月美國松石居書坊)

 

拙作“重釋《槎洲族譜》”在這網登出後,僅逾一年,閱者不少,顯示已破八萬擊點,想是大家對文中所題的疑問十分關心。我在靜觀各方宗親反應一年之後,總結私下和公開的發問,有兩項值得在這裡稍作補充,也是我對這篇“重釋”討論的回覆與收筆之言。

第一項是,蒙槎洲八房陳健庭宗親向我提供了《槎洲族譜》論資排輩的另一半完整對聯,它與陳白沙那一對給六村族人所題的四句完全不同。它應是從陳遇夫的曾孫一代才開始使用的。基於第二代陳瀚有十子,分別由正室李氏(所生:二、四、六、七、八)與庶妾龍氏(所生:一、三、五、九、十)各有五子,合計十子。為此,正室所出後人是採“榮、滋、玉、樹、成、林、皆、秀、發”排班,庶出則用“興、仁、肇、基、敦、信、明、禮、義”之句。比如,我是八房的第十代,我是排在槎洲“皆”字;若依陳白沙的對聯,我應排在六村一脈“國”字那輩。比如,陳遇夫,“字「廷」際”,亦是依六村朗美所傳的對聯祖德賜光裕,明延擢茂良;學宜宗孔孟,華國以文章而取「廷」字,是從陳範(陳之子)那輩起用。又,在槎洲子孫班派新譜中,嘉慶進士陳司是“「榮」禮”、美國歸僑陳天申是“「樹」芬”、美國歸僑陳伯興是“「成」德”(我祖父是“「成」烈”)。

第二項是,現居紐約的陳經緯宗親,依然對我把陳範至陳猷(前後計十五代)的一段“父子平均年距設在23”認為還是太近、不太合理,他說“不是頭一胎就得子,可能是女。”,我姑且在“數字”上試試玩遊戲,反正只是虛擬。但,推移運算後,發覺只能調到“24”已是“見頂”,不能再多;因為以每代父子相距24年計,由陳範起,至陳猷的出生年就相應秩調為“1084年”(因從陳範至他隔十四代,再添加十四年),今變為北宋哲宗統治時出生,到徽宗時科舉取士仍處“罷”考,直至欽宗上位(1126)才被復制,那一年陳猷考取了明經科進士,已是40歲,這還合理。(若設為25,再加十多年,就顯得不靠譜。)這一則很關鍵,因據石頭譜,陳猷是在“考取了明經科”後才逃至南雄,而在陳猷成長的25年內,徽宗一直“廢明經科”考試,至欽宗才恢復科舉制。這是“引証”族譜所言這點而定。

所以,在此我要補充是,可用24。依“槎洲”譜,祖先多長子,第二代陳巧、第三代陳迪,又是獨子;第四代陳仁甫、第五代陳天祥,都是長子;到第六代陳夢麟、第七代陳有志,又再都是獨子單傳;陳八代陳七一,第九代陳元康,都是長子;第十代陳信,同樣是長子(同時,其後人是實際承傳“朗美脈”的源頭,其間雖曾過繼二、三房,但基本上是“長房一支”的直系延續,各自開枝散葉)。因此,假設父子年距24,實不“太近”,況且,屬“槎洲一支”的直系祖先,第十一代陳以道,第十二代是陳良佐,第十三代是陳輝(注意:與陳鳳台只是同名),第十四代是陳,第十五代是陳範。在陳範後,他下傳的子孫都有生卒年歲紀錄。第十六代陳虛白是1482出生;故此,從“秩調運作”則以此作為起點,加24年,其父陳範被上調至1458年出生。再依次向上調,直至陳巧;再上調60,至陳猷。回看我的重釋,套入我提出的有關“歷史事件年月”,更顯“成熟”,因為有關史事仍維持在我要演譯的人與事歷史互動的合理時空範圍內。現且,就他們這一段,列表淺述如下:

 

《槎洲族譜未錄確實生卒年的前十五代祖先陳猷、巧、迪、仁甫、天祥(即從善)、夢麟、有志(提領)、七一、元康、信、以道、良佐、輝、璉、範。範,是璉之子,他是第十世。後十五代(由陳虛白至我)都有紀錄的出生年,無需爭議。所以秩調是研探上一半

 

 

祖先名

 

秩調生年

父子年距

個人事件

歷史事件

族譜記載

1

陳猷

秩調1086

(據此,陳猷40歲三月欽宗元年考取明經科進士,同一年底逃往廣東南雄珠磯巷。至1131南遷新會石頭。)

其子陳巧,用年距60,(相傳他六十歲時才生陳巧,故此沿用。)

原籍河南汴梁(開封)

40歲,1126年初考取明經科進士;年底金兵破汴梁,逃至廣東南雄珠磯巷。

1131與羅貴等97戶由南雄南遷珠江下游至新會石頭;隨又

一度北返汴梁守墓並致力抗金,議和之後返回新會務農終老。他的成長時期,徽宗是祟道教,甚至擬把道經列入考試,故此陳猷必定鑽研道教,這肯定影響了陳巧。

那是北宋哲宗(元佑元年)、哲宗傳徽宗由1100-1125

讓位欽宗,元年(即1126,年底繼有靖康之變,金陷汴梁。

南宋高宗紹興元年1131年下令南雄尋蘇妃。

高宗與金議和後名將岳飛以莫須有罪被賜死。金北、宋南分治,蒙古人還未崛起大漠。

原籍汴梁,河南開封。石頭1

2

秩調1146

(據此,他在新會石頭出生,依然是南宋初期。)

用年距24

下傳,其後各代亦然

陳巧,曾在蘆山修道,稱六真君;繼回新會傳道助人,他長壽,死後,石頭譜載,有一墓,有明確墓址。

(相傳他與泥馬鶴化升仙,應只是一宗傳說。否則,何以有墓留載族譜。)

石頭譜2

3

秩調1170

用年距24

 

 

石頭譜3

4

仁甫

秩調1194

用年距24

(譜載,有弟三人)

 

石頭譜4

5

天祥

(從

秩調1218

用年距24

時,天祥61歲,若參與勤王崖山之戰,劫後餘生,與夢麟遷上閣東山,今墩頭。

南宋末帝南逃至崖山,各路勤王,1279年海戰大敗,蹈海亡。

石頭譜5

墩頭譜1

6

夢麟

秩調1242

用年距24

崖山時,夢麟37歲,有可能曾隨其父天祥一齊參與崖山之戰。

崖山之戰是在1279,今新會江門的近海上。

墩頭譜2

7

有志

(提領)

秩調1266

(時年5-28歲成長,其後當官,仍是元朝統治期)

 

用年距24

官至“提領”之職;但提領”是職銜,非名字。常被混淆。陳遇夫指出,提領是職稱,有志才是名。

是元忽必烈(稱元世祖)統治期1271-1294成長,據此,陳有志只能是在元朝任「提領」之職。

墩頭譜3

8

七一

秩調1290

用年距24

(有弟七二 七三)

 

墩頭譜4

9

元康

秩調1314

(有族譜稱,元康於明英宗正統二年        1437遷往朗美,這不可能。因其後人在21年內,無從添6代接至陳範於1458年生。)

用年距24

遵照祖父有志遺囑,遷至朗美守護、發展該處大幅田產。(依秩調計,明朝立時,年54歲;又元末時,中原群雄繼起,相互爭戰長二十年。)若以英宗時期他才遷至朗美則與其後子孫年距的確無從作合理解釋,這,不攻自破。

元、明(1368年明朝建立)交接期間,群雄爭戰,流民蠢動,到處佔田據宅。(元康可能在明朝建立前,早已遷入朗美,相信是在壯年階段最為合理。)

墩頭譜5

朗美譜1

10

秩調1338

用年距24

 

 

朗美譜2

11

以道

秩調1362

用年距24

 

 

朗美譜3

12

良佐

秩調1386

(時年17-38歲,與陳遇夫揣測吻合)。

用年距24

以“訴訟”,取回歷年被人霸佔的部份田產,並由他起,朗美祖先有立墓紀錄。

明成祖(永樂1403-1424)統治,史稱盛世。

 

朗美譜4

13

輝、

秩調1410

用年距24

此“”,非陳鳳台

 

朗美譜5

14

秩調1434

(據此,他與陳白沙交往年齡合理。)

用年距24

在世時,與陳白沙交往,家內藏其墨寶,並獲陳白沙為朗美子孫撰寫班派聯,六村陳氏曾普遍使用。

新會名儒陳白沙的生卒年是(1428-1500

朗美譜6

15

(存規)

秩調1458

用年距24

他是第一輩採用陳白沙為朗美族寫的班派聯。其墓,後被移葬“虎吐玉”在赤坎虎山,至今仍在。

其墓曾改葬,時約在清康熙初期頒下南粵沿岸“遷移令”之前一、二年間。

朗美譜7

16

虛白

 

出生1482(實數)

虛白及其後的各代祖先譜內均列有生卒年歲。

朗美陳虛白至陳遇夫都有生卒年記載。槎洲下傳各代都有。父子年距合情合理。

槎洲村內設有“虛白祖祠”,並曾於三十年前翻修重建。

朗美譜8



作者備注:從陳虛白(朗美譜第八代,作為分界;向上秩調每代年距各24年,一如上圖,得出各代人(共十五代)與歷史事件有關時局頗為吻合,也許這才是最靠近真實的當年背景和人事遷徙互動。陳虛白及下傳(又十五代),各代祖先至我一輩均有實數記載出生年月,所以,無需爭議。陳遇夫對譜系評稱,代的次序並無錯誤,只對有關年份質疑,但願我這“年份秩調”補這段遺缺。歷來,各姓各譜對祖先生卒年都欠“明確”記載,尤其是把“譜系每代連續合起來看”。宗親陳經緯君雖似“吹毛求”,也激發了這篇“重釋”再校正。

無論如何,刊出以來一年,閱者逾八萬眾,足以反映大家對此問題着實關心。

 

 

【内容导航】
第1页: 第2页:复陈经纬评述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热门评论
陳天璇 发表于 2023-6-1 6:03:45
想想這話題,按石頭譜,七一翁是宣祖的8世孫,宣-鳳閣-惠庵-仁甫-天祥-夢麟-有志-七一;按水東譜,七一翁是愷祖8世孫,愷-夢蚪-宗元-東五-從善-夢麟-有志-七一。意思是,橫看豎看,“七一”是鳳臺裔,算是“鳳臺論據”。但從“槎洲族譜”研判,這反而是“隨便套”。除了鳳臺世系有兩個“七一”,亦忘記陳猷六十歲才生陳巧(當是鳳閣),在下延代數上,陳宣的天祥比陳愷的從善遲生四十年,請問是誰去上閣東山。
陳天璇 发表于 2023-5-5 9:37:56
族譜內容所以爭持,是因各有不同版本。以《石頭譜、東山朗尾譜》而言,《槎洲族譜》是以陳遇夫在清康熙(1703年)校的為據。內中,陳天祥墓在上閣老鼠岡,與祖妣梁氏合葬。陳巧有《六真君本傳》,沒載生年,死時九十六歲。陳遇夫在《本支考》稱,“傳(指陳巧傳)文與囑(提領)書”,則年代未符意,“多誤”。陳經緯君的掃描頁是今人拚揍版。在天祥條目,列有兩處墓葬,可知在這本「陳氏世系」內,他上接下延祖先算是誰?
匿名 发表于 2023-4-27 13:45:16
陈白沙族谱记载:"判乡(世兴)、判卿兄弟从南雄卜居冈州(新会),判卿迁居石头"。
匿名 发表于 2023-4-27 13:52:54
陳猷就是陳猷,后人凭什么改为凤台公之次子陳宣!陳猷先祖由汴梁南迁,陳宣先祖由福建南迁。陈白沙族谱记载:判乡(世兴),判卿(世道)兄弟从南雄卜居冈州(新会),判卿迁居石头。
陈经纬 发表于 2023-4-26 12:56:20
天璇伯,不是我吹毛求疵,石头谱记陈巧公生于1242年,另外石头五世天祥公墓在鹤山渔翁撒网,娶冯氏。而台山斗山墩头及六村始祖从善公墓在上阁东山,娶梁氏。两者墓地不同,配氏不同,甚至时代也不同,石头天祥公即从善公的机会非常微。希望你们能引起注意!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5)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第 5 楼
陳天璇 发表于 2023-6-1 6:03:45
回复 陈经纬 的评论
天璇伯,不是我吹毛求疵,石头谱记陈巧公生于1242年,另外石头五世天祥公墓在鹤山渔翁撒网,娶冯氏。而台山斗山墩头及六村始祖从善公墓在上阁东山,娶梁氏。两者墓地不同,配氏不同,甚至时代也不同,石头天祥公即从善公的机会非常微。希望你们能引起注意!
想想這話題,按石頭譜,七一翁是宣祖的8世孫,宣-鳳閣-惠庵-仁甫-天祥-夢麟-有志-七一;按水東譜,七一翁是愷祖8世孫,愷-夢蚪-宗元-東五-從善-夢麟-有志-七一。意思是,橫看豎看,“七一”是鳳臺裔,算是“鳳臺論據”。但從“槎洲族譜”研判,這反而是“隨便套”。除了鳳臺世系有兩個“七一”,亦忘記陳猷六十歲才生陳巧(當是鳳閣),在下延代數上,陳宣的天祥比陳愷的從善遲生四十年,請問是誰去上閣東山。
第 4 楼
陳天璇 发表于 2023-5-5 9:37:56
回复 陈经纬 的评论
天璇伯,不是我吹毛求疵,石头谱记陈巧公生于1242年,另外石头五世天祥公墓在鹤山渔翁撒网,娶冯氏。而台山斗山墩头及六村始祖从善公墓在上阁东山,娶梁氏。两者墓地不同,配氏不同,甚至时代也不同,石头天祥公即从善公的机会非常微。希望你们能引起注意!
族譜內容所以爭持,是因各有不同版本。以《石頭譜、東山朗尾譜》而言,《槎洲族譜》是以陳遇夫在清康熙(1703年)校的為據。內中,陳天祥墓在上閣老鼠岡,與祖妣梁氏合葬。陳巧有《六真君本傳》,沒載生年,死時九十六歲。陳遇夫在《本支考》稱,“傳(指陳巧傳)文與囑(提領)書”,則年代未符意,“多誤”。陳經緯君的掃描頁是今人拚揍版。在天祥條目,列有兩處墓葬,可知在這本「陳氏世系」內,他上接下延祖先算是誰?
第 3 楼
匿名 发表于 2023-4-27 13:45:16
陈白沙族谱记载:"判乡(世兴)、判卿兄弟从南雄卜居冈州(新会),判卿迁居石头"。
第 2 楼
匿名 发表于 2023-4-27 13:52:54
陳猷就是陳猷,后人凭什么改为凤台公之次子陳宣!陳猷先祖由汴梁南迁,陳宣先祖由福建南迁。陈白沙族谱记载:判乡(世兴),判卿(世道)兄弟从南雄卜居冈州(新会),判卿迁居石头。
第 1 楼
陈经纬 发表于 2023-4-26 12:56:20
天璇伯,不是我吹毛求疵,石头谱记陈巧公生于1242年,另外石头五世天祥公墓在鹤山渔翁撒网,娶冯氏。而台山斗山墩头及六村始祖从善公墓在上阁东山,娶梁氏。两者墓地不同,配氏不同,甚至时代也不同,石头天祥公即从善公的机会非常微。希望你们能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