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清远在春秋战国时属百粤之地,秦统一中国后,清远属南海郡;汉初,属赵佗称号的南越国;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置中宿县,属南海郡,三国时属始兴郡;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年)置清远郡,清远之名由此而始,辖中宿、威正、廉平、恩洽、浮护五县;隋开皇十年(590年),废清远郡及其所属的中宿等县,置清远县、政宾县(今清新县滨江山区),仍属于南海郡;唐武德六年(623年),政宾县并入清远县,属广州府;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清远县,设立清远市,原清远县分为清城、清郊两个市辖区,1992年清郊区改为清新县。
纵观历史上的清远,它东连东莞、潮州,南连广州、新会,西连封开、广西,北连韶关、湖南,有“三省通衢,北江要塞”之称,是珠三角与粤北山区的结合部,也是中原通往岭南的重要纽带和驿站。可以说,从南雄珠玑巷南下珠三角谋生的人士,绝大部分都要经过清远,并作一番短暂的停留,而清远蒙里驿(今属清新县禾云镇沙河桂湖村)就是宋朝沟通中原与岭南的一个重要驿站。
陈凤台的曾祖父陈文公携家眷从江西迁入广东南雄珠玑巷,生陈鼎;陈鼎生陈万山;陈万山生陈辉(凤台);陈凤台生七子:长子陈谟,次子陈宣,三子陈英,四子陈凯,五子陈润,六子陈图,七子陈仁。
陈凤台的家族在珠玑巷历经五代,是一个兴旺发达的家族,他本人是宋朝进士、谏议大夫,所生七子均有功名,史称“七子流芳”,陈家在南雄经营了大约130年。
现存的史料中,对陈凤台的记载甚少,只能从民国版《清远县志》和《新会陈氏族谱》的记载中知道他是宋朝进士,官拜谏议大夫,墓葬清远县蒙里驿九龙潭(今属清新县禾云镇桂湖村)。陈凤台生于何年卒于何时?为何安葬在距离珠玑巷数百公里外的崇山峻岭天塘山上?这个千古之谜有待文史专家进一步考证。
据新会《陈氏族谱》记载,陈凤台的第三子陈英(宋朝进士、广宣议大夫),也随父亲安葬在天塘山上。但由于岁月蹉跎,世事沧桑,陈英的墓穴已荡然无存,是在陈凤台的墓左抑或墓右?也成了一个难解之谜。
数百年来,关于陈凤台父子葬在清远蒙里驿九龙潭之谜,当地民间流传着二个版本:
其一:陈凤台在南雄华萼山重修其父陈万山及兄弟陈炜的陵墓后,元朝军队已开始进攻南宋,风声越来越紧,陈凤台率领族人从珠玑巷启程南迁,“是时兄弟七人,子侄二十八人,偕族人三十余人,有登舟而往,有步陆而行”,来到清远,陈凤台随第六子陈图定居清远城。其余族裔分别迁往新宁(今台山)、新会、潮阳、东莞、鹤山等地。陈凤台跟随六子陈图在清远居住过一段时间,不幸病逝,随后安葬在蒙里驿九龙潭。
其二:由于清远滨江山区是宋朝时期南下珠三角的陆路通道,蒙里驿九龙潭虽然地处偏僻的高山之巅,但当年是瑶族的居住区,很多瑶胞为了躲避官府的苛捐杂税,纷纷躲进深山老林去开荒种地。这是一个没有战火的世外桃园,即使在八百年后的今天,滨江山区还遗存很多残墙断壁的遗址。
陈凤台作为一个有民族气节的谏议大夫,途经滨江山区时,被当地热情的瑶胞所挽留,同意教授瑶胞子弟读书识字,同时,为了保境安民,决定在山上修筑城墙,安营扎寨,由陈凤台父子及其族裔出面收编南下难民,与当地的瑶、汉、壮等族人共同组成“陈家军”抵抗元兵,由于敌我力量悬殊,陈凤台父子兵败殉国,瑶族首领盘王悲痛万分,为了答谢陈凤台父子,盘王将自己的“王陵”让给陈氏父子,并妥善安葬,陈凤台、陈英父子从此被誉为“抗元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