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文化”的特点探究(一)———读《福地清远》有感
说起2006年清远的文化盛事,当然要数《福地清远》的出版发行,这部由中共清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用志作序,清远市政协组织编辑,洋洋数十万字的鸿篇巨著,几乎囊括了所有清远地区的人文景点。《福地清远》的隆重面世,对宣传清远、推动清远的大文化建设,无疑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清远,有着古朴典雅的人文景观和蕴涵着丰富璀璨的民族文化。自宋代以来,从珠玑巷南迁的先民,第一站必定在清远停留,或在此定居,或在此休整,然后继续南迁。可以说,清远是一块福地,更是历代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集地。这是读完“福地芳踪”———《谏议大夫陈凤台》一文后给我的最大启迪。
陈凤台,名辉,号凤台,宋朝进士,官拜谏议大夫。陈凤台祖籍中原颍川,其祖先先后经福建、江西迁到南雄珠玑巷,生七子:陈谟、陈宣、陈英、陈恺、陈润、陈图、陈仁。由于元兵南侵,陈凤台率族人又从珠玑巷经清远举家南迁,其中陈谟、陈宣、陈英、陈恺先后迁入新会、新宁(今台山),陈润迁入潮阳,陈图迁入清远,陈仁迁入鹤山。
陈凤台随第六子陈图定居清远城,第三子陈英后来也来清远陪伴父亲。陈凤台是一个有民族气节的谏议大夫和文人学士,相传他到滨江山区考察时,被当地热情的瑶胞所挽留,同意教授瑶胞子弟读书识字。为了保境安民,他指导瑶胞在山上修筑城墙,安营扎寨,并由他和第三子陈英出面收编南下难民,与当地的瑶、汉、壮等族人组成民军,共同抵抗元兵。由于敌我力量悬殊,陈凤台父子兵败殉国,瑶王悲痛万分,将陈凤台父子妥善安葬在清远蒙里驿(今属清新县禾云镇桂湖村),从此,陈凤台、陈英父子二人被誉为“抗元英雄”。
2006年岁末,美国纽约陈颍川堂“寻根团”一行130多人回清远寻根访问,受到省侨联、清远市政府以及清新县政府的热情接待。旅外乡亲爱国爱乡的精神令人感动,陈凤台散居在海内外的后裔有百万之众,他们相约回来清远寻根祭祖,谈论最多的是“凤台文化”,在这些游子心目中,清远,早已是一块令人神往的“福地”了。据凤台公第26代传人、广东省政协常委、省政协外事侨务委员会副主任、省归国华侨联合会荣誉主席陈毓铮先生介绍,“凤台文化”的核心主要有四大特点:
一、孝道立族厚道做人
中华文化的主导,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核心,即是孔子的仁学,而“仁”是以孝悌为根本,所以,孝道乃是仁学之根本,也可以说是儒家之本。
“凤台文化”里的孝道是以血缘亲情为基础,渗透到整个氏族,包括从祖宗到后裔的纵向延伸和由己及人的横向扩展。尊祖敬宗即是孝道,由共同的祖先从而推及相互之间的血缘联系,同血必亲,因此共为一家,族与族之间,人与人之间自然亲密无隙,以礼相待。凤台公后裔特别注重对祖先的崇拜和敬仰,将其视为与社稷并重,是权力的象征,八百多年来,“凤台文化”已成为海内外陈氏族裔推动社会发展的思想和观念。
在古代,国人就意识到孝道的重要性,并在选拔官吏时要考查个人的尽孝情况,封建社会更有《二十四孝图》。“人孰能不老,百事当以孝为先”的道理至今仍被凤台公的后裔奉为“金科玉律”。陈凤台第四子陈恺的后人陈毓铮先生就是一个大孝子,他出生于台山海宴汶村,历任工程师、台山县长、阳江市长、省侨联主席、省政协常委,他不论自己的职务升迁有多高,几十年来一直将母亲留在身边,敬重长辈,热情侍候,夫妻二人的工资全部交给母亲掌管,被誉为陈氏族人中的“大孝子”楷模。陈毓铮先生的为人也十分厚道,在担任台山县长时,为“两个台山”的人民谋福祉,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注:台山籍的海外侨胞与国内台山民众人数相若,被戏称为“两个台山”)。为了承传和推介“凤台文化”,陈毓铮先生被推举为广东省和海外陈氏源流研究会会长。
在台山汶村,至今仍流传着一个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孝子故事”。话说陈凤台的第四子陈恺的后裔中出了一个“恶人”,简直是个不孝之子,稍有不顺,就对母亲拳打脚踢。某年的双夏大忙时节,“恶人”的母亲每天都送饭菜到田头,可惜“恶人”不知恩图报,反而每天嫌这嫌那,找岔子将母亲平白无故揍一顿;母亲无可奈何,惟有忍气吞声。一天,“恶人”在树下休息,忽然听到树上有小鸟在嗷嗷直叫,他抬头一看,只见有几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鸟伸长脖子在等待母亲喂食,小鸟母亲飞来飞去,忙得不可开交。“恶人”呆呆地看着小鸟,脑海仿佛被人狠狠一击,他霎时开了窍:是啊,自己的母亲不也是像小鸟母亲一样,把自己的儿子养育成人吗?做儿子的为什么不好好珍惜,反而整天欺凌自己的母亲呢?真是不孝之子呀!“恶人”暗暗发誓,从今以后,自己改邪归正,做一个真正孝敬母亲的“孝子”。
“恶人”正在冥思苦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抬头一看,晌午已到,母亲为何还未送午餐过来?过了一会儿,他看见母亲提着饭篮高一脚低一脚地从远处匆匆赶来,便欢天喜地跑过去迎接母亲。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母亲以为儿子嫌她送迟了午饭,要跑着过来揍她,遂把心一横,决定一死了之。于是,转身就跑,跑着跑着,看见路边有一个水井,便一头摔了下去。“恶人”万万想不到会出现这样的悲剧,母亲的突然去世,令他犹如晴天霹雳,他无法忍受“自己刚立誓要做个孝子而母亲却突然逝世”的结局,跪在井沿啼哭、忏悔了三天,也一头摔下井里,追随母亲而去。
陈氏族人对这位“立誓做孝子而改恶从善”同宗给予深深的同情和怀念,于是把他投井自尽的这一天定为“孝子日”。每年的这一天,台山汶村都举行盛大仪式,以各方式纪念这位“孝子”,到了傍晚,整个汶村的陈氏住宅四周都点满了蜡烛和香火,与广袤的夜空辉映相交,数百年来延续至今,成为汶村一景,令人肃然起敬。
这个故事在陈氏族人中广为流传,有一年,时任广东省侨联主席的陈毓铮先生访问南美,对凤台公的后裔———当地一位华侨富商的儿子讲述了“孝子故事”。说也奇怪,这位被当地人称为“不孝之子”、处处与父亲对着干的“二世祖”听完故事后,也决心洗心革面,敬孝父母,不久就变成了一位“大孝子”。
俗语说:“近珠者赤,近墨者黑”,在“凤台文化”的熏陶下,从汶村走出来的陈毓铮先生不也是一个著名的“大孝子”么?
人生在世重孝道,千秋万代留芳名。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孝道的重要性,让孝道精神发扬光大,令之在家庭中生根盘延。
二、读书为主博学慎思
“凤台文化”的第二个特点是把读书放在首位。我们不能以现代人的目光去苛求古代的陈氏族人,因为古人读书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为了做官,所以就有“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等读书故事,也有孟母为使孟子安心读书而断机纾、三次迁居的故事。古语云:“书犹药也,可以医愚。”纵观凤台公后裔,其弟子大都以读书为主,积极参加科举考试,突出自己的特色,不但自己会读书,而且关心国家大事,做一个与时俱进的读书人。
陈凤台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他本人是进士、官拜谏议大夫,长子陈谟是进士、授刑部侍郎,次子陈宣是进士,三子陈英是进士、宣议大夫,四子陈恺是进士、宣议大夫,五子陈润、六子陈图、七子陈仁皆为邑庠生(秀才)。他的嫡系后裔中,有被封为“绥靖伯”的宋朝屯田校尉陈仲真;被誉为“父子解元”的清代陈遇夫、陈翰;光绪癸未科(1883年)钦点为金殿传胪的陈炽昌;光绪甲午科(1894年)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吉林巡抚的陈昭常;清末民初的中山大学文学院词学教授、著名诗词家陈洵;北京大学史学系教授、京师图书馆馆长、辅仁大学校长、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国宝”的陈垣;当选为巴布亚新几内亚两届政府总理陈仲民等。
族裔中,有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被称为“一代大儒”、“岭南一人”的陈白沙;咸丰癸丑科(1853年)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清朝首任使美大臣的陈兰彬;光绪壬辰科(1892年)钦点为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文渊阁校理、武英殿协修、国史馆总纂的陈伯陶;光绪甲午科(1894年)钦点为翰林院编修的陈华褧等。
“凤台文化”包含了“白沙学说”中的以自然为宗,以致虚为本,以静养为的内涵,重视主观能动性,以明理、澄心、育人为核心,教育陈氏弟子持正义、爱黎民,轻富贵,安清贫,向圣贤学习,厚道做人的高尚品格。凤台公教诫后裔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信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一家言”,反对那种“世上何人不读书,书奴却以读书死”的呆子,强调以读书为主,以自学为主,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凤台公“论读书”的观点,告诫后生学子必须发扬刻苦好学的治学精神,不管在低层次还是在高层次上,对后人都有一种引领和校正作用,发人深省,令人受益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