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阅读新闻 背景:

陈猷究竟是谁?

[日期:2012-05-18] 来源:陈凤台研究  作者:陈日生 [字体: ]

  据谱牒载,台山陈氏源出一脉,都是陈辉的后裔。陈辉生七子:谟、宣、英、恺、闰、图、仁。其中闰迁潮阳县开枝,图迁清远县开枝,其馀五子均在新会、台山开枝,后人也有迁东莞、顺德、中山等地。 台山六村(包括墩头、山背、下川、冲蒌朝中。开平魁岗 )陈氏, 新会石头陈氏,江门潮连陈氏,都是二子陈宣的后裔。陈宣又名陈猷。关于陈猷,陈氏各谱中记载多有不同,其中的误记与讹传,显然是后人修谱因资料缺乏而又一时失察所造成。 爲了正本清源,今就《台山文史》约撰《台山陈氏》一稿之便, 对这种误记与讹传进行清理, 以便供今后修谱时参考。
  现先看看各谱的记载:
  一、江门潮连陈氏谱载 :宣祖,讳猷,号南乔,字世道。生三子 :龙壑、凤壑、麟壑,聚族潮连( 石溪 )、石头、东莞。据此,宣祖即陈猷,猷与宣实爲一人。猷即是陈辉次子,陈辉是万山长子,万山是鼎长子,鼎是陈文长子,脉络十分清楚。香港陈氏会刊的记载与此相同,汶村陈氏族谱也特别注明:宣祖,系凤台翁(陈辉)次子,子孙住在台山墩头、六村各乡及东莞造定村。
  二、台山六村陈氏贤佐房谱(手抄本,现存大湾村陈荣章处)载:始祖猷,号南乔,生一子巧。此谱世系表中记作:龄山生志、猷。龄山是鼐长子,鼐是陈文次子。据此,陈猷是龄山次子,与陈辉同辈是堂兄弟,脉络虽清,但辈分不同,年代有出入。台山冲泮陈氏谱(现存台山市档桉舘,手抄本,残)有一房的记载与此相同。
  三、台山六村陈氏观佐房谱(石印本,民国元年修,现存台山市档桉舘)载 :始祖考讳猷,号南乔,妣何氏生一子巧。 但在世系表中却没有陈猷的名字, 只记作:鼐生龄山,逸山、夀山;龄山生志; 逸山生温、良、恭、俭、让;恭生子明、子清;子明生提纲、提纪、提领;提领生元康、元福。这里对提领的记载,不但与事实不符,而且陈猷在此成了无本之本。
  四、冲金陈氏法祖谱(手抄本, 台山市档桉舘)载:文生鼎、鼐;鼎生万山、凤山;鼐生龄山、逸山、夀山;龄山无后;逸山生志、温、良、恭、俭、让;志生高、杰;高生才,才迁朗美,生提领、提纲、提纪。在这里,连陈猷的名字也找不到(冲泮陈氏谱也有龄山无后,把志当作凤山之子的记载)。
  以上几种记载,哪一种最爲可信?窃以爲:第四种属源流不清,不可取;第三种亦不能溯源,下不能与流派相接,属于中途阻塞或曰断层;唯第一、第二两种源流清楚可以参考。但问题是一、二不能统一。究竟谁是谁非,哪一种的可信性更大一些?
  笔者倾向于相信第一种,即潮源陈氏谱所载; 宣祖,讳猷,号南乔,字世道,宣与猷实爲一人。理由如下:一、此说最详,名、讳、字、号齐备。陈猷即宣祖。当初兄弟七人一同南迁,陈猷先到原霞洞石溪村(即潮连),其后,长子龙壑聚族潮连,次子凤壑(巧)迁石头,三子麟壑迁东莞。故潮连陈氏谱记载的当是第一手资料,可信。而六村中爲后迁,其后人在修谱时记载名讳字号有所遗漏,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之嫌。同时,潮连、石头、六村皆奉陈猷爲始祖,潮连谱中知有石头和新宁(含六村),而六村谱中只知石头不知潮连。二、潮连对陈猷次子陈巧名号的记载也比较详实:凤壑,猷翁次子,讳仲义,号景夷(彝),法号巧。陈巧是凤壑入卢山学道之后所取的法号。  但六村陈氏贤佐房谱却把陈巧当作名字来记载,同时把陈猷之墓当作陈巧的墓记载下来。但陈巧实在是没有坟墓,传说他骑城隍庙的泥马羽化成仙,只要田野间留下两个土堆, 潮连陈氏每六年来此拜祭一次。三、六村陈氏观佐房、贤佐房各谱记载不统一,不但互相牴牾,甚则在世系表中连陈猷的名字也没有,形成了中途阻塞和断层,因而贤佐谱民国三十二年(1943)的修谱者把陈猷写成是龄山次子,陈辉的同辈,其可信性不能不大打折扣,而其作出“陈猷实非七祖”的断语,显然缺乏根据。四、六村陈氏各谱的记叙历来只从一世祖从善(天祥)开始,而从善以上则空缺成爲断层,以致使老解元陈遇夫在康熙初年修谱时不得不亲到石头寻根,然后才补叙作仁甫、迪(惠菴)、巧三代于前。但对猷翁来历,他仍然搞不清。对此,他在《颖源记略》一文中发出了无可奈何的慨叹:“南雄而后,一迁而至石头(笔者注:疏忽了潮连)再迁而至东山,则家谱所载而又以元末大乱史志遗缺,年代事迹讹传失椐,而属族之偕来者派分流远,可考可不考皆不得备载云。”可见当年老解元并未访过潮连,如若他访过潮连,断不会在族谱中留下这样的争议。
  陈猷即宣祖,还可以从其他文献中得到印证。 据《宋遗氏录》载:宣, 号猷,字南乔,其先汴梁人,尝仕宋。金陷汴,播迁南雄珠矶里。至猷, 沉毅有远识。咸淳间,世事日非,遂举家迁新会下峒(即霞洞),身仍在雄守墓。 德祐末,率乡人保聚。景炎初,助官军与元人战于雄,败绩,乃归下峒。未几,宋亡, 嘱子孙毋仕元。郡县以其子考(即陈巧)充贡有司,考闻,遁卢山,至明始迁邑定居。
  据此,陈猷即宣祖,亦即陈谟之弟无疑。谟祖生于乾道癸巳(1173年), 终于淳祐壬寅(1242年),享年69岁。此以推算,陈猷约生于淳熙乙未(1175年), 至1279年宋亡时,他已104岁仍然在世,可见是长夀之人,但他终于何年,史籍上未有记载,景炎初(1275-1276年),陈猷已近100岁高龄,仍率衆勤王, 在南雄助官军大战元兵,战败才归下峒,亦可谓英雄矣。
  据《陈巧眞君传》载,陈猷60岁时生陈巧,以此推算,陈巧约生于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至宋亡时(1279年)已44岁。后来,郡县以其“充贡有司”(举荐他做官),他遵从父亲所嘱“ 不仕元 ”而遁隐卢山。陈巧学道归来,以医术济世,很得人心。陈巧享潮连谱记作109岁,六村谱记作97岁,他去世后,后人立庙祭祀,香火很盛,留下很多传说。石头歧山下陈氏祖祠第三进灵台两倾有对联:“忠义勤王名留青史,仁心济世道传卢山”,说的就是陈猷与陈巧父子的事。
  至此,我们可以断定,陈猷即宣祖, 宣祖即陈猷, 在陈辉所生七子中排行第二。 

陈文镜整理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热门评论
匿名 发表于 2016-7-8 21:44:42
如按本文引用的《宋遗氏录》载,此陈宣应该只是与凤台二子宣同名,理由:其祖汴梁人,北宋未由汴梁迁南雄,1264年左右举家迁新会下峒,其本人留在南雄守墓,说明其父的墓葬地在南雄,1276年助官军在南雄与元兵交战败仍归下峒。
匿名 发表于 2016-7-9 18:25:52
凤台二子陈宣要守墓?应该是为其父陈辉守墓.其父陈辉墓在清远县蒙里驿九龙潭.是凤台二子陈宣应该在清远天塘山九龙潭守墓.凤台二子陈宣在南雄守墓可以断定不对.本文笔者倾向不准确!
匿名 发表于 2014-8-20 12:38:27
文中提到陈遇夫不清楚陈猷之前的来历,此陋闻也!应该是作者不知道陈猷是谁。
陈遇夫于清康熙后期(距今四百年了)重修族谱时是这样写的:

「始祖考 讳猷,号南乔,举明经科。先世避金乱,由汴梁迁南雄之保昌县珠玑巷。至明经(即:南宋初期曾举行明经科举之年,实际年份待考)始迁居古冈州之石头乡。今属新会县。墓在石头里蛇子塍之原。祖妣何氏,生巧,墓在石头里,迳口之原。」
匿名 发表于 2019-12-18 13:02:20
仁兴公古蓬十九世孙陈秉九,在清鸦片战争时任江门守府,顶戴五品。一百五十年前他取回仁兴公新会后裔错接到陈辉的族谱,谱记载:仁生长篆,次洛,三范?长幼次序与古蓬谱一样(缺长子卿)。。今发现的鹤山凌村谱却写成了仁翁生长洛,次篆,三范。因战乱,当时双方宗亲约好核实机会错失,直到六十年代,古蓬派陈荣木等宗亲前往新会大泽派出所寻查,无果而回。
匿名 发表于 2019-12-18 13:05:38
祥兴元年(1278年)陈仁裔孙陈源辅、陈英辅兄弟账粟大宋赵皇于崖山的历史记载,从陈仁到陈源辅、陈英辅是七代,凌村陈仁是不是应该比陈凤台的年纪大很多。
匿名 发表于 2018-10-16 11:32:03
江门潮连陈氏谱在什么年代编写的?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6)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第 6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9-12-18 13:02:20
仁兴公古蓬十九世孙陈秉九,在清鸦片战争时任江门守府,顶戴五品。一百五十年前他取回仁兴公新会后裔错接到陈辉的族谱,谱记载:仁生长篆,次洛,三范?长幼次序与古蓬谱一样(缺长子卿)。。今发现的鹤山凌村谱却写成了仁翁生长洛,次篆,三范。因战乱,当时双方宗亲约好核实机会错失,直到六十年代,古蓬派陈荣木等宗亲前往新会大泽派出所寻查,无果而回。
第 5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9-12-18 13:05:38
祥兴元年(1278年)陈仁裔孙陈源辅、陈英辅兄弟账粟大宋赵皇于崖山的历史记载,从陈仁到陈源辅、陈英辅是七代,凌村陈仁是不是应该比陈凤台的年纪大很多。
第 4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8-10-16 11:32:03
江门潮连陈氏谱在什么年代编写的?
第 3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6-7-9 18:25:52
回复 匿名 的评论
如按本文引用的《宋遗氏录》载,此陈宣应该只是与凤台二子宣同名,理由:其祖汴梁人,北宋未由汴梁迁南雄,1264年左右举家迁新会下峒,其本人留在南雄守墓,说明其父的墓葬地在南雄,1276年助官军在南雄与元兵交战败仍归下峒。
凤台二子陈宣要守墓?应该是为其父陈辉守墓.其父陈辉墓在清远县蒙里驿九龙潭.是凤台二子陈宣应该在清远天塘山九龙潭守墓.凤台二子陈宣在南雄守墓可以断定不对.本文笔者倾向不准确!
第 2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6-7-8 21:44:42
如按本文引用的《宋遗氏录》载,此陈宣应该只是与凤台二子宣同名,理由:其祖汴梁人,北宋未由汴梁迁南雄,1264年左右举家迁新会下峒,其本人留在南雄守墓,说明其父的墓葬地在南雄,1276年助官军在南雄与元兵交战败仍归下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