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宅落成千年旺
屋堂焕彩万代兴
新屋村名要追溯到陈凤台七子流芳,陈凤台七子谟、宣、英、岂、闰、图、仁,原居珠玑巷,陈凤台三子陈英生四子,长子法,次子福,三子寿,四子悟,长子法翁原任广西柳州知府,奉满荣归,适逢战乱,乡民暴乱和自然灾害。据陈氏牒文载“凤台翁举家在嘉庆十年丁丑(1217 年)南迁走水路”。法祖之舟,抵于新会(现台山市)旗坛海旁驻劄,闻蛙声响闹,法祖乃曰:“此必有田里可居”遂登岸,寻名冲金而栖址焉。(《陈氏族谱》光绪十八年版台山县档案馆藏宗卷 1-10-18)择录。
旗坛山是位于广海镇东北面,广海地区是台开恩盆地的一部分。属海滩变迁地,经漫长的风雨洗刷,山洪冲积和海潮泥沙淤积,使广海东北面的海洋形成滩涂,进而形成冲积平原,其中有凸起的旗坛山屿(《广海镇志》第 292 页 2009 年 9 月,主编曹明)。
“旗坛山”是英祖的第一落脚地。法祖在“旗坛山”登陆,寻找他们聚落地,这里有大片冲积地,低洼地区易水浸,他选择在势较高的丘陵盆地冲金为居点。法翁在这里定居,是聪明的选择。北背山,周围有大片荒野可耕,无恶势力把势的土地和沙滩,前面是海洋。后来三个弟弟福、寿、悟相继迁入。不久冲金人口增多,意味着家族分支。
陈英第四子陈悟看好邓冲这块地,地形周围高,中间低平,南面一平原大水塘,形如盆状,有聚宝盆之说,坐北向南,冬暖夏凉的自然环境,一个家庭在这里发展,确实再好不过了,陈悟一家梦(孟)、仲芳、叔芳在这里建立家园,这个家园命名为“邓冲村”。邓冲村(后称隔巷村)是陈悟始迁祖,历史悠久而古老的村庄,自南宋建村,经历南宋、元、明、清、民国至今六个朝代,有 700 多年历史,延续三十多代,繁衍了成千上万的子孙后代。
为何村名叫邓冲村?原来号称:长子法十五郎、次子福十六郎、三子寿十七郎、四子悟十八郎(《中山蔴子陈氏族谱》嘉庆九年岁次甲子第 23页),邓者低也,悟翁做细,冲是纪念故土冲金,七子南迁时兄弟相约“逢冲则止”的含义。火烧坑的开发,大大解决了耕地问题,宗亲向往美好家园,“冲”在这里也可作动词用。故此村名命名邓冲村。经过历代祖先努力,孕育了无数子孙后代,悟翁四世孙有平,有超前开拓精神,邓冲人口逐渐增多,寻求新的耕地面积集体迁移到一个新的地方,建立聚居点,这个聚居点有平命名“新屋村”,寓意新的家园和开始,在老村邓冲村的附近形成新的聚居地方。
《新屋》七律(佚名)
新屋初成映日辉,
轩窗四面透芳菲。
樑间燕子呢喃语,
槛外春风次第吹。
室有芝兰香馥郁,
门临松竹影参差。
闲来把酒邀明月,
醉倚栏杆忘世机。
前两句,通过新屋的环境与生活情趣,表达了新屋的喜爱与闲适心境。第三、四句以燕子、春风烘托生机,第五六句兰竹喻品格,第七八句邀月醉眼,收束于超然世外逸趣。现在新屋村发展成望族。
是为序。
三藩市 陈悟二十五世孙 陈明
2025 年 9 月 1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