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编的《阳江儒洞陈氏族谱》介绍,其开基祖陈淘就是陈凤台六子陈图,其刊载的宋代陈凤台宗支也与五邑陈凤台宗支记载相仿(见下图),只是年代推后了百多年,陈凤台的父亲陈万山变成比他孙子陈谟[1173年-1242年]年纪还小的南宋丞相陈宜中[生于宋理宋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子二讳秉燔、秉蜃]。
摘自《阳江儒洞陈氏族谱》
根据陈淘长子锦发公的后代另外一本老族谱则是另外一钟记载,老族谱最后一次修的时间是乾隆丙子年秋八月修的,也就是1756年(见下图)。儒洞陈氏有一支陈氏(陈淘)是陈朝奉的后代。陈朝奉号三山,宋进士,任高凉刺史,传九代到克柔公生二子,锦、炎公。陈朝奉,是吴川大院、泗岸、儒洞、吴川背墙村的陈氏始祖。
陈朝奉——二十公——念三公——念九公——四五公——五八公——崖隐(吴川大院之始祖)
五九公——景晨
五九公——景晨——仕英
妣李氏 号判站 仕昌
仕杰
仕谋(讳权者,吴川泗岸之始祖)
仕奇——克让(吴川背墙之始祖)
克柔(讳淘)——锦发(子四)
炎发(子三)
儒洞陈氏另外可能有一支是凤台公长子谟翁的后裔。根据"《台山陈姓源流》,谟翁之子文诜,奉十一郎,文诜翁生五子:有礼、有仁、有义、有智、有信。有信生四子:长子雷秀迁居阳江儒洞,次子雷振迁海宴大坑、竹园、沙桥、路岗等地。
炎发公的后代手抄本《儒洞陈嘗户族谱》中除了刊载陈凤台宗支,也插载了上述的陈淘正确的宗支图,一谱两记载有点奇怪(见下图)。有可能是混录了迁居阳江儒洞的凤台后裔雷秀公宗支。
以上均摘自《儒洞陈嘗户族谱》
儒洞陈氏(包括锦发公和炎发公的后代),是陈朝奉的后代,还是陈辉公的后代,仍有待我们寻找更多的资料去探讨、考证。儒洞新修的族谱有乱录之嫌。
附:
●电白陈霖宏宗亲的留言:
本人比较同意版主的说法,儒洞锦公和炎公的后代肯定找吴川和台山等地核对过族谱了,疑点的就是吴川分支儒洞时,吴川大院、泗岸、儒洞、吴川背墙村的陈氏始祖陈朝奉传九代到克柔,应该是在他们族谱注明克柔公携二子迁居儒洞,但是并没有注明二子的名字,而注明克柔公夫人葬吴川,所以儒洞锦公和炎公的后代怀疑是克柔生锦、炎二公。但是儒洞锦公和炎公的始祖和始祖妣在儒洞有明确的墓葬地点。所以按照我的分析才会出现儒洞臣尝户和普禄户不一样的谱序。而且在吴川分支儒洞图也注明“故疑锦、炎二公郎二子,核对吴川之谱,似乎不合宗派由来。是否,姑録之,以供参考”。
所以一谱两记载,就是儒洞陈氏自己都不能证明到底是否由吴川分支或还是由其他地方分支而来,这并不足为奇。同样,凤台公长子谟翁的后裔。根据"《台山陈姓源流》,谟翁之子文诜,奉十一郎,文诜翁生五子:有礼、有仁、有义、有智、有信。有信生四子:长子雷秀迁居阳江儒洞,次子雷振迁海宴大坑、竹园、沙桥、路岗等地也并没有注明是哪一年迁居,
我原以为我家老族谱能证明之,后来看了儒洞陈尝户谱序才发现亦不能证明之。在我家老族谱里同时又一谱序是陈尝户谱序,明万历己未年(1619年)注的谱序,我只记得谱中提到“太始祖闽之莆田人也,生二子,长锦发公官至高凉,次炎发公。。。。。宋末元兵煽乱。。。。。族闽下籍江邑初居石巷(因为是手抄本,到底是"石"还是"名"或"古",有点模糊),迁于儒洞发祥衍。。。。。”
我觉得有待进一步的考究的需要。我觉得在儒洞应该有更旧的族谱存在。 本人先祖是儒洞陈氏,目前已迁出儒洞到电白约有七八代了。
●美国陈济凝宗亲的留言:
同意你所说的,即儒洞陈氏自己似乎也不确定,锦、炎二公之先祖,究竟是吴川的克柔公,还是凤台后裔的陶公。看了《儒洞陈嘗户族谱》,感觉儒洞陈氏较为认同,其先祖为凤台后裔的陶公。
据台山陈氏族谱记载,雷秀为谟翁的曾孙,谟-文诜-有信-雷秀,谟翁生于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如每25年一代,雷秀25岁时迁儒洞,推估雷秀大约1273年左右, 于宋末迁居儒洞。
吴川陈氏的世系为:陈朝奉-二十公-念九公-四五公-五九公-景晨-仕奇-克柔
据说元朝时,如不是读书人,汉人是不允许起正常的名字的,只得以生日数字为名。
如明太祖朱元璋,旧名为朱重八,其祖父叫朱初一,伯父叫朱五一,父亲叫朱五四。
陈朝奉应是宋末元初人,其后裔二十、念九、四五、五九,应为元朝人,景晨、仕奇、克柔应为明朝人。
就是说,克柔公应是明初迁儒洞的。
据《儒洞陈嘗户族谱》,锦、炎二公之先祖,墓葬石碇,祖妣墓葬石港,希望儒洞陈氏宗亲,能够提供其碑文,以供考证。
●陈国人宗亲的留言:
阳江儒洞陈氏是在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重修儒洞始祖的墓碑记 。
对阳江儒洞陈氏为何在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重修的儒洞始祖的墓碑记时,认为"淘公"是"克柔公","克柔公"就是"淘公"。 其间定有很多故事发生。
从chenlh2009 宗亲看到最早的明万历己未年,即1619年所修的"陈尝户谱序"(炎公八世裔孙—陈仕後所修)没有克柔是淘公的记载;(当时的吴川族谱应该也没有)儒洞陈氏并没有分岐。
五十年后 ,到了顺治十五年(1659年)炎公十一孙修"陈尝户谱序"时才有了对吴川族谱克柔携二子不注何名及陈尝户认为不合宗派由来的记载,说明当时吴川族谱仍没有认为"克柔公"是"淘公"。
直到一百六十五年后的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重修儒洞陈氏始祖墓碑记时,将原墓碑记改为"克柔公"是"淘公",这是个渐变的过程。(这时的吴川族谱应该有了"克柔公"是"淘公"的记载)
从上面记载不难看出,只是到了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重修儒洞陈氏始祖墓碑记时儒洞陈氏才出现分岐,起因源于吴川族谱的谬误记载。
只要将吴川族谱的克柔与儒洞陈淘考证清楚是否是同一人,就可以清楚儒洞陈氏的来历,好象到现在都没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克柔公"与"淘公"是同一人(主要是在时间上克柔比淘公迟出世了一百多年)。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重修儒洞陈氏始祖墓碑记时,没有考证清楚,将原墓碑记改为"克柔公"是"淘公",值得商榷,显然不能反映儒洞陈氏真实源流。儒洞陈氏后裔应考证清楚修正、记录入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