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阅读新闻 背景:

天堂山古墓之谜

[日期:2012-06-01] 来源:《清远一周》  作者:高峰 [字体: ]

“人迹罕至的山顶上为何竖着清代华表?

长满荒草的坟头上蕴藏着怎样的秘密?

两位民间文化爱好者如何破解古墓疑云?

 

雄伟壮阔天堂山  堪称“梦幻天堂”

天堂山位于清新县滨江地区,纵横二十公里,海拔一千多米,雄伟壮观,气势非凡,风景绝佳。她自然朴素、原始生态的天生丽质被当地人称为“山清水秀、风景秀丽的森林公园”,同时也被誉为滨江山区的一座“仙山”,堪称“梦幻天堂”。山麓的桂湖村,位于四面环山的小盆地,是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客家部落,其浓郁的客家风情令人神往。

当地热情的村民陪同笔者夜登天堂山。这时的天堂山,月朗星稀,金风飒爽。人们手握电简,足蹬胶鞋启程登山。前面灯光闪烁,在崎岖山道上,游人络绎不绝,连绵数十里。沿着弯曲的山径向上攀登,山径已被桂湖村民打扫干净,即使是路边的风景树,也修剪得如少女般亭亭玉立。护林员自豪地告诉笔者,桂湖村民十分爱惜天堂山的一草一木,自觉维护山林绿化工作,从不乱砍滥伐。

笔者对桂湖的客家人不禁肃然起敬,的确,如今的天堂山上,林木葱郁,满目苍翠,浓郁蔽天,壑幽林美。继续攀登,只见山道连绵,蜿蜒而上,直通古代瑶胞遗址——石岗城门。城门前山石环拱,嶙峋陡峭,古迹斑驳,跨过石岗石城门,清风亭就在眼前。天堂山上的第一级“平原”豁然开朗——奇峰幽谷、怪石嶙峋、松竹婆娑、泉水潆洄。“山上有高山,山上有平原”——这就是天堂山的奇妙之处。

清风亭后面,有一眼“仙泉”,掬一捧泉水细细品味,甘醇润喉,可与世界名泉媲美。“仙泉”默默流淌了上千年,给人们带来了安康,成为人们梦寐以求的“仙水”。不少游人都带个空瓶,汲一瓶回家贮存或慢慢品尝,别有一番韵味。喝完“仙泉”,还要爬一百多米的阶梯才能登上了天堂山第二级“平原”——天堂顶。

进入天堂顶平原,笔者恍如进入了静逸超然的世外桃源,丛林深处,奇观胜景层出不穷,遍地的相思、松柏、杨梅、黄甘竹,郁郁葱葱,秀木繁荫,绮丽娇媚。拾级而上,便来到人声鼎沸、烟火缭绕的古庙前,这座被誉为天堂山“仙庙”的古庙,据说始建于南宋末年,是抗元义军用来联络和交流情报的地方,仅有一张石桌和一个香炉,后来由香客捐资,建起一座庙宇,供香客进香祈福之用,抗元义军失败后,古庙多次被毁,现存的这座庙宇,为民国34年(1945年)重建,至今保存完好。

晚上,夜幕横空,一片灯光灿烂,争辉并照,有如繁星降落人间,令人如痴如醉。游人围坐篝火旁,品尝烧烤鸡翼,呷着甘醇啤酒,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古庙南边的平地上,一溜儿排开十多个摊挡,出售各种食品和祈福用品,还有遐迩闻名的皮蛋粥、沙河粉和客家擂茶,仿如天街夜市。闪烁的彩灯在缥缈的夜空映衬下,仿如仙境里的南天门。明月高悬,华灯璀璨,好一个“天堂月夜”的良辰美景,给游人带来了无限温馨。

笔者来到古庙背后的一座坟堂前听年愈古稀的长者讲故事。这是一座古墓,墓碑上赫然刻着一副对联:高山山水秀,平地地中灵。古墓前面有一个池塘,塘水清幽,在夜色映衬下,显得颇为恐怖。长者侃侃而谈,从前清到当代,从“五大顶峰”到“五大天湖”,从“仙景清泉”到“天堂山古墓”,从宋代古庙到古代瑶胞遗址,讲得曲折生动,引人入胜,令笔者受益匪浅。感动之余,笔者赠长者一副对联:“古墓坟前听典故,庙背塘畔诉心声”,横批:三生有幸。的确,有生以来,我首次在充满恐怖气氛的古墓坟前听故事,实在是三生有幸了,也实在难为了长者,从子夜至凌晨,将千年的历史用几小时来精彩演绎,令人欲罢不能,倦意顿消。

黎明降临,笔者与村民们踏着露珠,登上天堂山最高峰,迎接日出那辉煌的一刻。早晨的天堂山,没有一丝尘埃,天宇广袤深邃,瀑布洁白无瑕,池塘碧绿如宝石,一切都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沿着天堂顶边缘漫步,在“断崖观云”处,只见万丈悬崖刀削般整齐,临崖俯视,顿觉头晕目眩。山上的羊肠小道,时隐时现,犹如彩带飘舞,在林木花草映衬下,显得高雅夺目。

这只是笔者的一次夜登天堂山的经历,其实,笔者曾经……

 

五次登临天堂山  与陈凤台结缘

2001年10月25日,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笔者的好朋友陈先生对我说,他家乡有一座名叫天堂山的“仙山”,景色壮丽,何不到此一游?于是,我便有了“天堂山上度重阳”的经历。此后,笔者五上天堂山,潜心研究古墓之谜。

天堂山顶的古墓是南宋谏议大夫陈凤台之墓,墓前有四支华表,用大理石雕刻而成,高3米,重约3吨,记录了清朝同治至光绪年间陈伯陶等陈氏后裔的功名,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雨洗礼,仍然屹立在天堂顶,成为天堂山上一处不可多得的名胜古迹。华表中间,有一个小湖泊,当地人称为“状元湖”。每年春天,碧水盈盈。仿佛是镶嵌在天堂山上的一块碧玉。华表凉亭,鸟语花香,景色清幽,令人情致飘逸。

陈凤台古墓位于天堂顶中央,背倚天堂山脉,左首铜鼓峰、右首望军山,遥相呼应,宛如众星拱月,一条笔直墓道,直达“状元湖”,连接天际,在华表引导下,仿佛可以踏着五彩祥云,直上仙界。护林员指着前面的云雾山告诉笔者,如果是清明节,云雾山上云雾缭绕,形成一条云梯,直达天堂顶仙庙,十分壮观。

笔者从天堂山顶的南宋谏议大夫陈凤台墓前四条石柱华表上发现了一个尘封了百余年的秘密——广东一半以上的陈氏族裔的入粤始祖为葬于天堂山上的陈凤台。陈凤台墓曾由广州陈家祠出资修缮和管理,陈凤台“七子流芳”,其后裔现散居于珠三角的广州、新会、江门、台山、鹤山、开平、恩平、阳江、珠海以及广西等地。这个发现引起了广东省陈氏源流研究会会长陈毓铮、广州市政协副主席陈纪萱、以及广州陈家祠博物馆专家们的高度重视,他们专程组团前往清远考察天堂山陈凤台墓遗址。笔者五上天堂山,撰写了一批地域文化研究和旅游文化等方面的文章。如《天堂山上度重阳》、《客家风情耀天堂》、《百年沧桑话桂湖》、《神秘丛林:映衬千年客家风情》、《陈伯陶与天堂山渊源探秘》、《“凤台文化”的特点探究》、《魂牵梦萦凤凰台》等,这些文章一经发表,全国数十家网络纷纷转载,引发了清远的寻根热潮……

 

寻根文章引人关注  寻根人士纷至沓来

2004年5月27日,清新县人民政府将陈凤台墓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9月26日,清新县政府正式宣布成立“清新县陈凤台古迹修葺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一名副县长组长,县文化体育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任副组长,设立专门办公室。笔者的寻根文章接二连三在媒体发表,引起了轰动效应,吸引了众多寻根人士前往清远寻根问祖。

2006年4月,广东省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副主任陈毓铮先生在清远市有关领导的陪同下,来到天堂山陈凤台墓遗址进行实地考察,确认陈凤台墓就是遗失了百年的广东陈氏始祖。分管文化工作的时任清远市委副书记邓光荣亲切会见了陈毓铮先生。

市委领导的重视,令海外寻根人士深受鼓舞,2006年10月,美国纽约陈颍川堂回国祭祖访团一行80多人,在纽约陈颍川堂总理陈伟志,纽约至孝笃亲公所主席陈树荣,纽约至孝笃亲公所副主席陈家梁等带领下回国返乡祭祖访问,受到省、市、县有关部门和领导以及乡亲们的热情接待。

美国纽约陈颖川堂首次组团回到清远寻根,在海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台山市的汶村、海宴、三合、深井以及广州、新会等县市的寻根人士接踵而来……

众多投资者也络绎不绝考察天堂山,如今,天堂山环山公路已经开通,经过多年的运作,天湖生态风景区已初见成效,荒无人烟的天堂山逐渐成为一个寻根旅游胜地和投资热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繁荣和发展。

2007年8月16日,经清远市政府批准,“清远市陈凤台历史文化研究会”正式成立。

2007年10月13日,陈毓铮陪同陈凤台后裔、印尼广肇总会主席陈伯年夫妇到访清远,他对清远的侨务干部说,清远是侨根之乡,希望清远加强对陈凤台这个历史名人的宣传,让世界更多的侨胞回来寻根。

2008年6月2日,清远市电视台“北江纪实”栏目专门拍摄了两集长达50分钟的专题纪实片“北江纪实”之《古墓之谜》,在清远引起了轰动。

历史充满戏剧性,随着陈凤台历史研究的向前推进,一个惊人的谜底呈现在世人面前:经过800多年的繁衍生息,陈凤台的后裔如今除遍布广东、广西、港澳和东南亚地区外,另一个支系还分布在遥远的美国。粗略估算,陈凤台的后裔如今在世界各地超过百万人。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热门评论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