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阅读新闻 背景:

会城陈氏宗祠初探

——读【陈国辉】先生新会城陈氏宗祠二百年祭

[日期:2014-04-04] 来源:陈凤台研究  作者:陈桓遮 [字体: ]

    原清远市陈凤台历史文化研究会顾问,新会牛湾水东村居港人士【陈国辉】前辈,生前为家乡公益事业劳累过度,于公元2012年5月19日晚上8时许,在为重建该村陈巧古庙筹款的工作岗位上停止了心脏跳动(见清远市陈凤台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刊第三辑刊登的陈灶乾《怀念国辉宗长》一文)。

    斯人乘鹤西去,但其生前为凤台文化公益事业奔波劳碌,至诚至考、不遗余力弘扬祖德的精神永远值得人们怀念。为之未境的夙愿极须凤台族人的接力。他曾发表的《新会城陈氏宗祠二百年祭》更是激发冈州陈氏后人怀念祖先,振兴祖业的情感。文中独具慧眼、远见卓识,为他期盼冈州陈氏子孙有日发起重建新会陈氏宗祠埋下伏笔。

    建于清嘉庆五年庚申(公元1800年)的新会城陈氏宗祠(俗称会城陈家祠),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当年新会县、新宁县(台山)、香山县(中山)、开平县、鹤山县陈氏祖先的社会乡绅贤达发动各地华侨富商捐资兴建的,祠址在会城的陈家塘基上,即现在的会城知政中东方红中学校址,祠堂分三词并列,中祠是太邱书院,西祠是陈氏祠堂,均为三进建筑结构,东祠为东文祠,单间建筑,专门供奉大汉太邱长陈实和明代岭南大儒,翰林院检理学名臣陈献章(陈白沙)及原配张氏夫人,继配罗氏夫人的神位,中祠的太邱书院专供冈州各地陈氏弟子出城攻读或为赶考深造的地方,西祠用于供奉冈州陈氏二十二世以上名倾朝野、德高望重之祖先的神位。

    据现存的会城陈氏祠谱记录,当年建祠的资金是用冈州各县陈氏宗亲认领祖先神主牌的方法捐资筹集的。西祠每主课银20两,共主688个;东祠每主课银10两,共主362个;两祠合共收白银17370两。用于购地和建祠费用13025两,剩余4345两按认捐神主位比例返还各亲房使用,每年春祭前按每两银计息6分收回息银用于当年拜祭费用开支。

    祠谱还记录当年计开供奉祖先神主位最多的前五名是台山的冲泮村212个。开平潭碧村65个,新会坑头村48个,陈冲村45个,江门外海乡43个,按供奉祖先神位捐资建祠,上述村庄贡献较大。

    会城陈家祠于嘉庆11年建成入伙使用,约至民国28年(公元1938年)因日本大举侵华时停止使用。解放后被列入封建财产归新会县地方财政物业。50年代初被新会师范学校占用,约于70年代中后期拆建改为新会县东方红中学校舍,至此,陈氏祠堂已不复存在。

    新会陈氏宗祠是一座具有闽南建筑风格的古老建筑,曾经是冈州陈氏纪念祖先、光宗耀祖的圣地,是和亲睦族,延续书香门第的场所,也是冈州陈氏兴旺发达,家声显赫的象征。

    会城陈家祠对80年后兴建的广州陈家祠具有密切的关系,或者说广州陈家祠是会城陈家祠的延伸,广州陈家祠相关的历史资料表明,其建祠的筹资方法,入伙后的活动方式和管理制度均跟会城陈家祠相仿,当年兴建广州陈家祠的资金也是靠各地陈氏亲房认捐祖先牌位的方法筹集的,建祠时设计牌位11510个,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开始建祠至光绪二十年(1894年)建成入伙时,共收得广东75县宗房认捐牌位6173个所得的资金建成了广州陈家祠。当中冈州地区的台山、新会、中山等地认捐的牌就有2000多个,占了总数的三分之一,说明冈州陈氏的后裔对建设广州陈家祠的贡献很大。

    宗祠文化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此呼吁各界热心人士,悉心研究现存记录会城陈家祠相关人和事的词谱,收集、整理当年发起建祠的祖先和供奉在祠堂中的那些较有名望的祖先的文史资料,激发冈州陈氏有识之士怀念祖先,振兴祖业的情感,为重建新会陈氏宗祠出谋献策,将传统的姓氏文化汇织成宗祠文化,从而孕育地方旅游文化,再引伸为公益文化的良性互动,让其造福子孙后代。

    随着改革开放创新的历史潮流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向前推进,一个与时俱进,用于纪念祖先,凝聚乡情,彰显冈州陈氏宗亲兴旺发达的冈州陈氏大宗祠将极有可能重现于世。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热门评论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