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阅读新闻 背景:

鹤山凌村与开平泮村的八百载情缘

[日期:2012-05-18] 来源:陈凤台研究  作者:陈直顺 [字体: ]
    八百年前,南宋刑部尚书方愈平因长女被册封为皇妃而获宋孝宗封宣城侯,赐姓邝;次女则嫁同朝为官的谏议大夫陈辉(号凤台),成了陈邝首例姻亲关系,延续至今八百年。
    邝愈平与女婿陈辉因上疏缓金伐元而同时被贬,邝公先迁河源,其次子邝一声再迁至现在的开平泮村;陈辉及其七子则经清远南迁,第七子陈仁迁至现在的鹤山凌村。凌村与泮村相距约十里(步行约一小时),邝氏人口繁衍扩展的唐良乡现龙里与凌村的桥岗里隔田相望,相距仅几百米。传统的历史文化、密切的渊源关系、频繁的亲友来往,使得凌村与泮村的关系一代传一代,一代胜一代。
    不少凌村的媳妇是泮村女,生得女儿又回嫁泮村,生得男儿又娶泮村女。笔者母亲是泮村女,家姐又回嫁泮村;同一代中,两位堂大嫂是邝氏。在大家族中,凌村多邝媳泮村多陈妇是实事,是平常事。虽说一代亲,二代表,三代疏了了,但这种姻亲关系不断衍生、复制,形成凌村与泮村的独特关系,一代姻亲可以形成的甥舅、姑表、姨表十数人以至数十人,每年正月初二、初四、初五和十三泮村舞灯盛典,凌村到泮村田野的小路上,拜年探亲的人流川流不息,早上和傍晚探亲形成的人龙,很是壮观。
    在信息闭塞的年代,凌村与泮村亲戚间的生老病死讯息,可以通过频密的关系“搭声”传递信息。某人娶媳妇,某人孙满月,某人做大寿,某人病重,红白婚丧事都可以通过人“搭声”传递。男女青年的谈婚论嫁可以“放声气”,让亲戚传递信息,相关的人自然会找媒牵线、搭桥、相谈、相睇。定亲过大礼时,按例要有“三代贴”(用红纸写三代的姓名八字,用红漆木框装好),但因是亲戚相熟而不必查三代。
    随着社会的发展开放,农村青年男女大量外出读书工作,凌村泮村的八百载情缘关系正在弱化,但是,只要农村中还有青年男女,这种姻亲情缘还会延续,千载姻缘会成史实。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热门评论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