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侨乡台山市西南部沿海有一座远近闻名、具有840余年历史的古城--汶村,现为汶村镇汶村村民委员会,下辖11个自然村,常住人口近9千人。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前后,汶村先祖陈恺从广东南雄珠玑巷来此立村,其兄弟为宋朝武官,被贬潜逃,相约近水而居,后代不作武官。因此,村名定为“汶村”,又名“文村”。明末清初时期,反清复明势力王兴在此据守多年,成为清朝初期的西安王李定国与台湾民族英雄郑成功联络的“中转站”,双方使者不时经过汶村停留。明末永历帝最后一个藩王朱聿鐥在汶村建立寝宫。历经战火的淘洗及历史变迁,古城墙遗址以及古巷、古屋、古祠、古门楼、古石板路、古护城河、古井、古窑、古树等遗迹,依然显现汶村古城的魅力;历尽几百年沧桑的汶村古城发展史,承载着深厚的中华传统历史文化底蕴;流传至今的俚俗民风、逸闻传说,仿佛在叙述着汶村古城的历史故事。
古 城 韵 味
古之汶村乃要塞。《新宁县志》记述:“文村处万山之中,四邻大洋,羊肠鸟道,一径通入。刺竹坡塘,交相间隔,地势险峻。” 又据《汶村陈氏族谱》叙述:“从宋历明始,人殷数千,田增二百余倾,编户一十四籍。万历、启祯之世,称盛族者也。”史料记载说明,早在明代时期已具盛族气象。 汶村北靠笠帽山峰,山峦重叠,左侧是白虎山,右侧是双龙山,南边是南海,群峰溪水形成一条河道,称之汶村河。
汶村先祖在此选址立村时,崇尚“天人合一”哲理,让其子孙后代永在大自然的怀抱,于山海之间,逢冲即止,逐水而居。村内核心区是陈氏祖祠群,以此为点向外辐射,街巷环绕盘旋,状如八卦。整个汶村古城呈里三层外三层的布局,外三层是城墙、池塘、护城河,里三层是横街直巷所显示的层次。汶村古城的东、西、南、北各有1座城门,最初名为“东作、西成、南薰、北拱”,雍正年间的知县王暠莅临海晏都,欣然为汶村4座城门命名为“东陽、西康、南薰、北拱”,一直沿用至今。直至民国期间,汶村仍健全城区建制,4座城门壁垒森严,每座城门有生铁铸造的大炮2门,城门前竖1根旗杆,东西南北各有1座4层高的碉堡,每座城门出口通往护城河石板桥。 汶村古城内街,古香古色,大街小巷纵横交错,形似迷宫,令人着迷。五六十年代之前,街巷道路大都用石板铺设,民宅大多数是1至2层的瓦房,宅门口有一道比较高的门槛,宅门为木门,坚固美观实用。城内有多口水井,清清的井水,清凉又清甜,胜似矿泉水。随处可见的古树,男女老少在树荫下乘凉,享受天伦之乐。 汶村河环绕汶村古城,东西南北各有1座石板桥通往城内,北边河里有1道水坝用于拦截河水灌既农田,每逢雨季水量增大,许多孩童在水坝下游冲浪追逐戏水,别具一道风景线。 六十年代,汶村古城南边有一片长长的水田,种植莲耦、马蹄、茨菇及其他农作物,从台南公路乘车路过汶村,远眺古城是一番田园风光。台南公路汶村段南侧有一条长约3-4公里、宽约7-800米的沙丘地带,沙子又细又软 ,这条沙丘是古代海洋风浪长期冲积而成,沙丘前方是海积平原,往南约5公里便是浩翰的南海。 汶村古城内至今依然保存着很多古迹。东门向北一隅有1段长约35米,高约2.3米,厚80厘米左右的古城墙遗段。古城内最有名的1个古井相传为南明唐王朱聿鐥曾汲用过。城内主街道铺设的1条宽为3块青石板、长约2千米石板路,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这是汶村古城的独异风景。古民居大多数保护较好,汶村古城的民居建筑风格各异,基本结构为11桁、13桁、15桁。单间民居,称为贵头;单间前带天井回廊的,称为房通廊;2间并连的,称为侧角牛;3间一体的,称为一叠。出于御敌需要,汶村古民居建在街巷之中,细分为小单位,3户一垒,5户一堡,有一个必经的门楼仔,既能各自为战,也能相互援手。城内也有一些面积大、讲究内外部结构设计的大屋,多为华侨所建。 随着时代发展,今日汶村,古城内依旧人声鼎沸,村落功能尤存。汶村新村区向外拓展,南边原先的水田现已新建一座座形态各异的别墅和1所学校。古城4个闸门楼至今屹立不倒,近年又在新村区外围建立6个新门楼,具有民族格调,红墙绿瓦,屋脊飞檐。整个古城与新村区相互辉映,形成別具风韵的村落景貌。
“文安城”史事
“文安城”的设立,前后虽然只有12年左右,但其在汶村发展史中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历史事件。道光和光绪《新宁县志》以及《汶村治乱记》《汶村乡土史实》《汶村古城行》《汶村陈氏族谱》等历史资料均有记载。 明隆庆年间,汶村开始遭受贼寇侵扰。隆庆5年有“红毛矮子”入侵汶村。当时,汶村“既无积塘可守,又无兵革可恃,男妇任其捉获,财帛任其劫掠”。经此劫难,汶村人口“死过半矣”。之后,经过50余年恢复,汶村再次出现“生齿复繁,诗礼复兴” 的景象。
天启四年(1624年),汶村出了一名举人陈王道。崇祯末年,土贼再起。陈王道作久安长治之策,倡议修筑城墙防御。1647年春(顺治四年),汶村古城墙竣工,城设4门,城墙高约3米,用黄泥土与石灰混合压实而成,其中有少许砖墙,城墙为长方形,东西约1公里,南北约大半里,城墙外南北均有宽约3丈的城壕围绕,周边外围有护城河,形成了抵御土贼入侵的城垒。 顺治初年,反清复明的地方武装势力王兴,先后依附隆武朝廷和永历朝廷。隆武帝封授王兴为副总兵,镇守阳江、阳春两县。隆武政权灭亡后,绍武与永历二藩争立,王兴归附永历朝廷。此举得到永历朝廷的信任,永历帝于顺治六年(永历三年,1649年),“封新会土镇王兴为高明伯,招集义旅”。 王兴看到汶村地处沿海,三面环山,前临大海,又有城墙和护城河防御,是一块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地,决心以此地建立反清复明的最后一个根据地。顺治十一年(永历八年,1654年)11月,王兴率兵攻占汶村后,改名为“文安城”,踞城抗清,“熬海铸山,务农积粟”,发展制盐业,建仓库,铸刀枪,构筑沟垒,礼贤下士,招兵买马,壮大队伍,在“文安城”建立拥有新宁、恩平两县南部地区反清复明的政权。顺治十二年(1655年),王兴把明末南唐王朱聿鐥接至“文安城”,立朱聿鐥行宮和将军于此,朱聿鐥封王兴为左都督,挂虎贲将军牌。 顺治十三至十四年间,清朝平南王尚可喜先后2次派兵攻打“文安城”,均被击退。顺治十五年(1658年)初秋,平南王尚可喜决定亲自率兵出征,采取“水陆合攻,遂张两翼为宽围,邀断出入,欲以坐困之”的策略。两军相持到第二年(顺治十六年,1659年)秋8月,“文安城”内日渐食尽。此时,平南王尚可喜遣信使往谕,劝王兴投降。王兴终不出见,对其弟曰:“城可恃而食不支,天也。我终不降。弟善抚诸孤以续先祀,吾死且不杇”。遂于“望日之夕”,王兴命令将士严守“文安城”,自已与妻张氏朝服及诸妾北拜谢恩,置酒相诀。张氏与妾15人皆自缢,44岁的王兴举火自焚。明末南唐王朱聿鐥亦吞脑片自尽,其众皆出降。自此,“文安城”在清朝的统治之下。
祠 堂 敬 祖
汶村祠堂多,以此而闻名。鼎盛时期共计10多座,现存9座,其中建于明朝5座,建于清朝4座。祠堂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汶村祠堂的演变过程,既是汶村人对先祖先贤的敬仰,也是世代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支撑,更是汶村发展的历史印记。 从东城门进入汶村古城,在东边有1座1852年建的三圣堂,现供奉49尊菩萨,不少善男信女前来朝拜,香火不断。三圣堂右侧有2间纪念先祖的祠堂,1间是三庆堂,明末曾充当南唐王朱聿鐥的行宫,另1间是闲竹祠,明末曾为王兴的将军府。
沿着东门三板石条的街道往西走,经过大石板巷,向前走就是三遇祖陈公祠,再行前20米便来到“星聚流光”广场,广场上设有照壁墙一道,中间写上“鸿禧”两个金色大字。广场两旁竖立10对旗杆夹,专为一些有功名成就的人士而设立。由广场走入“星聚流光”牌楼,登上石阶经过1个大广场,进入汶村陈氏祖祠,这是汶村最早的祠堂,为纪念始祖陈恺而建,建于明朝嘉靖二年(1523年),后一度重修。广场左侧为逸昂陈公祠,右侧为逸轩陈公祠,前面为逸静陈公祠,形成1个占地约30亩左右的祠堂群。 在汶村祠堂中,陈氏祖祠建筑堪为典范。陈氏祖祠前后三进,最后一进为“丰岂堂”,取自“丰水有岂” 之意,借周文王、武王历经艰辛迁于丰水,缅怀先祖创业立村的艰辛。祠内梁栋木雕,人物及龙头魚身、风凰、麒麟、狮子等吉祥瑞物,身姿矫健,惟妙惟肖;横梁上的仙鹤、燕子、荷花、莲篷、行云,点缀其间,栩栩如生。祠内有清朝状元翁同龢撰并书的楹联:“望族数珠玑,已向云天仰威风;此乡多宝玉,莫将田舍溷元龙”,寄寓对汶村玲珑望族和人才鼎盛的赞美。 陈氏祖祠隔1条巷,便是引宗陈公祠,又称六桂堂,建筑富丽堂皇,中座、后座有4座鍍金的神楼和几百个神主牌,中座悬挂着很多木制名联,门面用铁栏栅围着,门口上有清朝状元翁同龢写的“引宗陈公祠”5个大字,门口石阶下有2个石雕狮子,1个用瓦砖砌的广场,有围墙,门口有铁闸门。整座建筑金碧辉煌,用料精选,地面遍铺花瓷砖,每座天井两旁墙上,均嵌有陶瓷塑像,布成一出出戏剧,各具形态,屋顶横背精雕细饰。
沿着西康门楼向西走,经过汶村河1座石条铺成的低桥,便是汶村西康的格山村,闻溪陈公祠设在村中民宅附近,是1座三进的大祠堂,陈氏闻溪祖带领引宗归祖,繁荣后代,发展成为今日汶村,厥功至伟。
庙 会 祈 福
汶村庙会又称“做福”,始于1787年丁末年。十八世纪初期,汶村发生动乱,贼匪猖獗,瘟疫流行,民不聊生。人们设立神坛打醮,由道士念经做法事,村民才得以安居乐业,人丁兴旺。从此,村民们认为丁年“做福”,百废俱兴,丁财旺盛,决定每逢丁年(即每10年)做福,一直相传至今。 每10年一届的庙会(“做福”)在农历二月举行。由于历史原因,1957年至1977年连续间断3届,直至1987年改革开放后才得以恢复,对外称为“汶村民间文化艺术节”。之后,一届比一届的规模更大、内容更丰富、观看人数更多、影响面更广。1997年正值香港主权回归祖国之年,民心振奋,汶村族人内外一心,举办颇具时代气息的第19届庙会。2007年举行第20届庙会,以多姿多彩的活动形式,丰富和扩展庙会的文化内涵,真正把汶村庙会提升到“海内外侨胞、港澳同胞和宗亲世谊的盛会,汶村人民的文化节日”。汶村庙会所展示庞大的舞龙、舞狮、飘色、八音班等原生态文化样式,吸引各级宣传媒体、各地摄影爱好者和广大游客,是台山市民间习俗文化的一个品牌,被列为江门市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7年3月13日至17日举办的21届汶村庙会最为壮观。汶村古城内,沿路挂满五彩灯饰,喜庆的大红灯笼特别耀眼。闪闪发亮的条形LED灯饰沿着护城河一直延展,门楼、牌坊、凉亭、文体中心等建筑物也被LED灯条勾勒出美景,夺目迷人。在护城河中间,还有多个不同造型的灯饰放置在竹排上,灯光与倒影交相辉映,一派喜庆热闹的气氛。 庙会开幕那天,游行队伍集中在三圣堂广场,地炮轰鸣为号,以七星旗、帅旗、罗伞、水晶牌、彩风、花篮队为前导,随后是4个闸门的4支队伍,各有金龙1条、飘色4台、醒狮数头,“八音班”队押后,游遍村内大街小巷及镇政府所在地--渔地墟,历时大半天。此刻,鼓乐争鸣,炮竹喧天,游行队伍所到之处,万人空巷,夹道观摩,呈现太平盛世景象。除了大巡游、美食节、书画节、醒狮队梅花桩表演等活动之外,每天晚上还有粤剧晚会和灯饰展。开幕当天,吸引3万多名游客到场观看。活动期间,平均每天有数千名游客参观游玩。不少在外打拼的汶村人特意赶回来,看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和民俗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发扬,感到非常自豪。省、江门和台山的新闻媒体对汶村庙会盛况作了报道。
重 教 崇 文
汶村自立村以来,一直传承着“读书进学,崇尚文化” 的优良传统,历来重视教育,人才辈出。汶村始祖陈恺是皇宋宣议大夫;二世祖陈南彦是尚书提领;三世祖陈万事曾任康州教谕;九世祖陈觉是明嘉靖元年举人,曾任琼州府会同县儒教;十三世陈王道是明朝举人;十八世陈有和是清皇选拔进士、国学生;清朝举人陈文伯,是广东著名儒士。 创建于清朝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在汶村北边的文海书院,是清代台山四大书院之一(1910年更名为文海小学堂、1946年春改名为文海中学、1958年改称为台山县第三中学、1979年恢复为文海中学),为汶村及周边地区培养众多人才。 在汶村籍的人才中,有国立广东大学教授陈炳权,曾受聘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1926年奉命创办私立广州大学,1952年在香港创办广侨书院。其长子陈天枢为美国费洛土工程公司总工程师,美国乘人太空船设计者之一,曾获得里根总统颁发多项功勋奖,是美国白宫科学奖审查委员会委员。陈炳权的次子陈天机,是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院长、美国万国商业机器IBM公司电脑专家。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士、有机化学家、中山大学药学院院长、江门市政府首批科技顾问陈新滋,从事手性催化剂配体和不对称合成研究,取得20多项中国和美国专利。 享有盛名的人才还有就任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生理化学系主任20多年的教育家陈婉丽获入选美国1977年“名人录”及美国1978年“妇女名人录”,旅法著名书法家陈邦仕,著名建筑专家、北京人民大会堂设计者之一陈伯齐,著名医学专家陈伯强,著名国画家陈洞庭,著名畜牧专家、法兰西农业勋章获得者陈耀春及其他方面人才等一大批。 得益于崇尚文化教育传统的传承与弘扬,积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汶村不仅是一座悠久的古城,更是一座侨乡特色文化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书画之乡、音乐之乡、体育之乡、民俗文化之乡的美誉。 注: 此文参考资料:《汶村陈氏族谱》《汶村古城》《新宁县志》《汶村镇志》及其他书籍资料。
作者主要简历
陈焕标 广东台山人,
1952年7月出生,1970年12月入伍,1971年5月入党。入伍后,历任战士、文书,营部、团政治处书记,团政治处组织股干事,师政治部组织科干事、副营级干事、副科长,师政治部秘书科副科长、科长等职务,1979年2至3月和1986年1月先后两次参加自卫还击保卫边疆战斗,荣立三等战功。1988年9月转业至江门市公安局,历任副科级侦察员、办公室副主任、主任,指挥中心主任,一级警督,曾被授予“江门市十大优秀人民警察”“广东省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荣记三等功。2000年8月任恩平市委常委兼政法委书记。2003年5月调到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历任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正处级干部,三级高级法官。2012年8月退休后,相继被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江门市委政法委聘用撰写出版了《江门法院志》《中共江门市委政法委志》两本政法专著,并编纂出版了本村《汶陽里陈氏族谱》一书。2014年10月至今,担任江门(五邑)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义务从事研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江门侨乡地域特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