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桂湖,寒风习习。
初冬的天堂山,云雾缭绕,仿佛三月江南,如梦如幻,胜似人间天堂。
欣逢桂湖客家村民代表、德高望重的原桂湖小学校长丘玉泉诚邀,我和市电视台以及市工商报、清新报等记者采风组一行六人,再次登临天堂山,观摩每年一度的“桂湖天堂山客家村民祈福表演集会”。
方圆四十多平方公里的天堂山,横跨清新县的沙河、浸潭、石坎三镇,海拔一千多米,雄伟壮观,景象万千。而位于天堂山中心的沙河桂湖村,被誉为清新县客家人的发祥地,其客家文化历史悠久,其客家风情美妙动人。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四至十七日,满怀丰收喜悦的客家人齐聚“天堂顶”,敲锣打鼓、载歌载舞、齐贺丰收。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家人平安。
据史书记载:明朝初年,天堂山有三千多瑶胞居住,他们在天堂山筑城而居,或男耕女织,或打猎为生,将独特的瑶族风情带进了天堂山。
而同一时期,中原地区的汉族人为了逃避战乱,纷纷南迁。他们聚居天堂山下的桂湖地区,开荒垦地,过着农耕生活。他们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先进农耕技术带进当时仍属南蛮之地的清远。由于他们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逐渐形成了村落,这就是桂湖客家人的祖先。
因为同属“外人”,天堂山下的客家人和山上的瑶胞同病相怜,惺惺相惜,交往甚密。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是天堂山瑶胞纪念祖先盘王的最重大的传统节日,瑶胞以“耍歌堂”形式欢度这一传统节日,表演充满神奇色彩和民族风情的文娱节目。并邀请山下的客家人族长及年青后生上山与瑶胞狂欢,久而久之,客家人也接受了瑶胞这一传统节日,特别是在山上的瑶胞神秘消失后,山下的客家人便继承了瑶胞风俗,并将其发扬光大,成为了美妙迷人的“客家风情”。如今,每年的农历十六日,桂湖客家村民都齐集原瑶胞居住地遗址——“天堂顶”进行祈福集会。场面盛大,气氛热烈,村民众多。展现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客家风情画卷,其山歌对唱、武术表演、吟诗作对、篝火晚会等节目,真是其乐无比,令人回味无穷。
每年四天的祈福集会,最隆重的要算农历十月十六日这一天。这一天,也是著名的瑶胞“盘王节”!不知是历史故意这样选择抑或偶然巧合?“客家祈福集会”与瑶族“盘王节”在两地同时举行,遥相呼应。难道是对昔日“好邻居”瑶胞们的拜祭与怀念?或者,是冥冥之中的上天安排?我以为,这是“瑶汉一家亲”的光辉典范,在过去湮灭的岁月里,很可能流传着许多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年愈古稀的丘校长和年富力强的卢书记热情欢迎我们的到来。一个多月前的重阳节,丘校长精神抖擞地带着我们夜登天堂山,与在天堂山检查防火工作的卢书记顺利会合,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今日相见,分外亲切。据丘校长介绍:桂湖客家村民祈福活动已进行了两天,秩序井然,一切均按传统仪式进行。
第一天,(即农历十月十四日),各个客家村寨洋溢着一片喜庆气氛,户户晨早即起,家家打扫庭园,贴起大红对联,宣布集会名单。富裕人家杀鸡宰羊,一般人家打酒买肉,村中孩童穿上新衣,青年男女妆扮一新,正是“喜气洋洋迎节日,开开心心齐祈福。”晚上,由道士向客家人先祖开坛奏表。“祈福集会”理事人员在坛旁宣读名单,各户代表依次在坛前向先祖默默祈福,然后,将写满自己一年来功过得失的“祈福摺”投入熊熊的火炉里,祈求得到先祖的庇佑,在来年辟除邪气,前程光明。这种仪式叫“功榜”,“功榜”祈福活动进行到深夜十二点结束。
第二天,(即农历十月十五日)早上八点正,全体祈福人士准时“早朝”:神台上摆着“八仙像”、客家先祖像、盘王像、菩萨像等。可谓“满天神佛”。
古代客家人从中原南迁,一路颠沛流漓、历尽劫难,“神仙保佑”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客家人一路迁徙,也没有数典忘祖,几百年来,“祈福集会”如期举行,寄予了客家人丰收后缅怀先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祈福人士怀着虔诚的心情,列队依次朝案上的列祖列宗和“神仙”们上香、鞠躬、许愿。这种仪式叫做“上朝请佛”。
“早朝”完毕,全面展现“客家风情”的“狂欢节”开始了:彩旗引路、龙狮开道、锣鼓喧天,客家村民集队巡游,长长的游行队伍举着彩旗、纸牛、纸马、纸羊、纸鸡等动物美术画,一路欢声笑语,热闹非凡。沿途群众夹道欢迎,鞭炮齐鸣、号角声声、仿佛迎接凯旋而归的英雄。
晚上,广场草地篝火正旺,传统文艺节目鸣锣开始,各种技艺表演陆逐登场:演讲故事、比武招亲、武术散打、医生献艺、经商秘笈、吟诗作对、山歌对唱等,通宵达旦,尽情狂欢,吸引了大批客家村民和来此领略客家风情的游人。
第三天,(即农历十月十六日)祈福活动移师天堂山顶,与连南“盘王节”同步进行,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令人顿生许多美妙遐思。
为了一睹客家风情的精彩片段,我们采风组一行六人随丘校长步行上山。丘校长为了令我们增长见识,带领我们从一条新的小径上山。别看丘校长年愈古稀,但爬山涉水胜似闲庭信步。我们边行边听其讲述客家风情和许多有趣的民间掌故,倦意顿消。
初冬的天堂山,虽然寒意阵阵,但山上雾霭缭绕。绿树修竹,清溪流转,越往上行,山势越险峻,不时见到雪白如练的小瀑布,从山上飞溅而下,直落深潭。潭水不浅,水呈绿色,潭中小鱼,往来游曳,趣致逗人。掬一口泉水喝之,清甜润喉。丘校长自豪地说:“夏天的天堂山景色更加优美,绿色森林凉爽宜人,是天然的避暑胜地。”
环顾四野,群山环抱,密林掩映。天堂山真是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林木葱郁。各种飞禽走兽出没其间,仿如一个妙趣横生的天然公园。
忽然,一阵阵动地喧天的号角声、铜锣声、唢呐声从“天堂顶”传来,霎时山鸣谷应。遥望前路,只见在蜿蜒盘旋的山路上,一群群打扮得五彩缤纷的青年男女,在绿色森林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美丽。
我们不由加快了步伐,转过几个山势,终于见到了“石岗城门”,但见危崖壁立,峰峦峻峭。陡峭的山坡上,一侧断崖、一侧深谷。“石岗城门”乃上山要隘,形势十分险要,是古代瑶胞的三大城门之一,由此可见其战略地位之重要。
“天堂顶”上,彩旗猎猎,鞭炮声声。一条醒目的大红横幅悬挂在“探花堂”畔:“天堂山桂湖客家村民祈福集会表演”。干涸的“探花堂”已修葺一新,“堂”畔四周已围满了观众。横幅下,一字摆开“八仙”像、客家先祖像、盘王像、菩萨像等塑像,还有一匹大如真马的纸扎大白马,一个代表邪恶势力的纸扎“黑面鬼王”。
随着客家族长的一声号令,“天堂顶”祈福活动开始了。三个身穿红黄相间道袍、背印太极图案的道士,打着醮碟,叮叮当当在前面引路,后面跟着一串手捧五谷米盒的祈福群众。道士们摆开阵势,开坛诵经,众人跟着和唱,场面十分庄严肃穆,表现出一种神秘的宗教气氛。仪式完毕,各村寨代表进贡纸扎香马,喻意香马已载着各地的“土地爷”回来祈福。随即把写着各地祈福人员名单的“纸摺”烧掉,伴随缕缕青烟升上天国,以祈求上天保佑来年风调雨顺,百业兴旺。这个仪式叫做“接福、诵经、拜诸天”。“堂堂堂”!一阵锣响,只见两位上了年纪的客家壮汉,抬着神龛,龛内端坐着一塑像,这就是客家人心目中“扶危济世”的菩萨。它伴随客家人祖先过黄河、渡长江、爬高山、穿平原、涉丘陵,一路风尘,历尽坎坷。你看,两位壮汉脚步蹒跚,一会前进,一会后退,一会拐左,一会拐右,把客家人南下迁徙途中的艰辛表演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搏得阵阵喝采声,这个仪式叫做“过九洲”(又叫过山练)。“咚咚锵”!“咚咚锵”!。一阵得胜锣鼓响起,刹时锣鼓喧天,鼓乐齐鸣。龙狮表演开始了,只见四头醒狮,威风凛凛,左腾右挪,犹如四头雄狮,虎虎生辉,他们会师“探花堂”,齐贺大丰收。醒狮刚离场,武术表演又拉开帷幕。客家人崇尚武术,既可强身健体,又可抵御外侮,大部分青年都?quot;几路散手"。表演秩序井然地进行:三尖两刃枪、棍术、南拳、咏春拳等,拳拳到位、棍棍准确、枪枪胆寒,显示了新一代客家青年气贯长虹的豪迈气慨。
最引人注目的是“客家山歌对唱”。客家人十分喜欢唱歌,歌唱活动浸透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恋爱到结婚、从丧葬到祭祀、从待客到劳动,他们均喜欢以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内容,与瑶胞的习俗十分相似。每逢喜庆或节日,村村摆歌堂,人们纵情歌唱,常常通宵达旦。
民歌内容十分丰富,歌词长短不一,不拘押韵、辞体自由。内容主要叙述客家人的历史渊源和迁徙过程中的苦难遭遇,讴歌本族英雄。解放后,客家山歌增添了许多欢庆解放、歌颂共产党、歌唱新生活和民族团结的新民歌。
客家山歌主要有劳动歌、情歌、苦歌、祭祀歌、敬客歌、迎亲歌等。丘校长笑言:客家情歌韵味悠长,每逢佳节或喜庆日子,未婚客家女子将七彩纸花扎在小竹杆上,如风车转动着,唱着歌儿去寻找心爱的男子对歌。情歌的歌词,主要是互相表示爱幕和互表家庭身世。
“闹歌堂”节目连连出场,引得观众阵阵掌声,我们一班摄影“发烧友”频频举机,留下客家人那喜怒哀乐和悲欢惊恐的神态和粗犷、雄劲、奔放的表演动作。
晚上,篝火正旺。狂欢群众吃完“诸天粥”后,将代表邪恶势力的纸扎“黑面鬼王”押到场地中央,族长历数“黑面鬼王”十大罪状,然后宣判其死刑,立即点火焚烧。人们尽情狂欢,或狂歌劲舞、或施衣派食、或施放路灯、或赤足趟火坑,充分展现了客家人民在太平盛世幸福、祥和、欢乐的情景。丘校长介绍:今天是高潮,明天(农历十月十七日)早上,杀猪开斋,众人饱食一顿后,各奔前程,来年再聚。祈福集会落下帷幕。
客家风情乡土味浓,颇具特色,是我最陶醉的一次欣赏。每次忆起,总是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