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阅读新闻 背景:

天沙河流过石头村

[日期:2012-05-28] 来源:江门日报  作者:李兴发 [字体: ]
水上人家村落周围山清水秀,景色怡人。 江南华 摄
今年六十多岁的李永显做过水运大队的干部,当过船长和修船厂厂长。
还在船上生活的水上人家。
石头村的龙船都是用坤甸木做的大龙。
陈垣故居
石头村的接龙桥。
卢荣光说,这就是当年抗日战士的掩体。

  天沙河流过沙富、大林后,转向石头村。

  石头村占地面积为9.8平方公里,辖下14个自然村,人口6000多人,旅外乡亲5000多人,2008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为3亿元。

  石头村地势低洼,为防止天沙河水倒灌形成内涝,村民对天沙河的水利建设一直十分重视。近年,村委会投入450万元加高和加固了6公里的天沙河堤,又投入9万元修筑南山段石堤。

  石头村虽然只是一个乡村,却出了两个院士,还出了个奉旨入祀乡贤祠的卢观恒,可算是“圣贤之乡”。

  A“睇龙舟,去石头”

  一日,笔者驾摩托车沿天沙河石头段河堤行驶,发现该段河面比上游宽阔很多,且河堤高筑。堤内鱼塘、菜地遍布,不远处则是石头村的民居。

  在石头涌口的水闸旁,竖有一块大石碑,上书“观舟园”三字。笔者不解,问途人,答曰:这里是石头村龙舟比赛的赛场,每到龙舟竞渡时,人们都来这里观看龙舟比赛,因为修整得就像公园一样故名“观舟园”。

  据闻,石头村的龙舟颇有名气,有历史300多年。一村干部介绍说,全村共有龙舟12艘,按例每3年大赛1次,其余年份则举行友谊赛或邀请赛。常有邻村的龙舟队前来参赛,去年,又增加了5人艇(小龙舟)比赛项目。每年的端午节,石头村甚是热闹,来观看龙舟赛的民众站满从木棉树到石鼓嘴的天沙河岸边。去年,前来观看的群众达3万多人,除本村本镇的村民外,也有来自江门、会城、鹤山以及港澳的人。本村旅居马来西亚华侨陈建隆、陈建忠兄弟还特意邀请了《南洋商报》的记者一齐前来观看石头村的龙舟赛,并录像写稿,向海外推介。如今,石头村的龙舟赛已成为一景,“睇龙舟,去石头”成了邻近村民的一句口头禅。

  观舟园是本村港商陈展宏先生出资数十万元于2007年修建的,分为指挥台、普通看台、贵宾台三部份。普通看台沿河边而建,分为5级,长度约有500多米,座位全部用红砖、水泥砌成,就像足球场的看台一样,估计可容3千多人坐立。指挥台在普通看台的末端,为一水泥平台,约40平方米,供龙舟比赛指挥和发令之用。贵宾台则建在河堤之上,为一两层建筑,顶层为一平台,周围的护栏建成长城状,颇有气派。除供贵宾坐立观看龙舟比赛外,还可作录像拍摄之用。笔者曾到过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礼乐龙舟比赛现场,也没有见到此等设施。

  笔者沿石头涌边的观龙路往村中心走,在村委会旁边,有一座花岗石拱桥,桥的拱顶上刻有“接龙桥”字样。据考证,该桥建于乾隆年间,为新会四大古桥之一。再往前走1公里左右,河边有个接龙亭,亭旁有个湖叫太祖湖,它正对着陈家祠。每年的龙舟比赛,参赛龙舟都要在这里拜祠堂,然后沿石头涌,穿过接龙桥,出水闸去到天沙河参赛。

  石头村的龙船都是用坤甸木做的大龙,以前是请礼乐的龙舟师父过来,仿礼乐龙舟的尺寸做的,比赛完毕沉入水里,待来年再“起龙”。笔者在“龙潭”(太祖湖)见到有两艘龙舟被浸在水里。村干部说,造龙舟及龙舟比赛的经费全由本地老板和港澳商人赞助,村委会只需出面,不需出钱。

  为了保证每年的石头村龙舟赛能顺利进行,也为了确保天沙河下游泄洪畅顺,棠下水利会特意购买了一艘水浮莲切碎机船,放置在石头涌口备用。每当龙舟比赛前或大雨后上游漂来的水浮莲太多堵塞河道时,便开动机器把水浮莲切割成碎片让水冲走。

  B石头村的水上人家

  笔者从观舟园往上行,过了石头涌涌口的水闸,见到一处水上人家村落:河边泊着7艘水泥船,船上晾有衣服,似有人居住。河堤边建有10多间民居,路边停放着几辆摩托车。空地上晾晒着一些渔网渔具,估计还有村民当渔民。笔者觉得很有特色,便忙着拿出相机拍照。

  村民李永显见有外人来访,热情地招呼笔者进家一坐。据李永显介绍,眼前这个水上人家村落共有14户,40多人,而村民多是原新会县水运公司棠下水运大队的职工及其家属。水运大队的驻地原在江沙收费站上游不远处,1988年该地被征用兴建新会花园别墅区,船队便搬到石头涌口。后来经新会有关方面和石头村协商,划出一些土地给船民上岸建房居住,于是便有了这个“水上居民村”。

  李永显说,上世纪80年代,棠下水运大队有40多艘船、300多人,在岸上建有办公室、仓库和修船厂。该船队承揽了天沙河从天乡至东炮台沿线的所有水上货运。根据货主的要求,船只经常远航至广州、石歧、斗门、三埠等地,生意甚为红火。

  上世纪70年代以前,棠下水运大队的船只多为木船(后来又有水泥船),船型以开平长船居多,约占4成,其余是平头船,载重量从4吨到60吨不等。1974年,棠下水运大队添置了新会小机613号(40匹)拖头,是为天沙河第一艘机动船。随后,船队陆续把自行船改为机动船。

  上世纪90年代起,水运逐渐式微,许多职工上岸自谋职业,包括去做小生意。2008年,棠下水运大队解散,厂房、办公室也被变卖,整个水运大队现在仍从事水上工作的,就只有黄炳祥、黄健国两人。他们被聘为天沙河的清洁工,每天开着机动小艇,在天沙河上来回捡水上垃圾。

  棠下水运大队虽号称“棠下”,但队里大多数人都不是当地人,他们多为顺德人,也有三水、南海、开平人,还有一些原是江门的渔民。解放前,他们被贬称为“蛋家”,不准上岸工作,也不准同岸上人通婚。解放后,人民政府消除了这种歧视,并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水运联社,划入棠下圩镇户口,现在则归属石头村新市村民小组。

  李永显今年60多岁了,祖籍三水。他参过军,做过水运大队的干部,当过船长和修船厂厂长,其子女们在江门市区做生意。子女们赚了钱,买了屋,请他二老去住,但他舍不得天沙河。他喜欢看书,他觉得在天沙河畔看书,会让自己更有“书中自有幸福,书中自有快乐”之感。在他的书房,笔者见到书架上放着许多书,他的老婆告诉笔者,李永显还藏一个“图书馆”,他的书有1000多斤。原以为水上人家无文化,想不到竟有如此爱好读书之人,真是大跌眼镜!

  C陈国泉桥的由来

  天沙河有一条支流叫桐井水(河),它发源于旗杆石和公坑寺,经桐井、罗江到椅山,在江沙收费站旁与天沙河会合。

  沿江沙旧公路上行到椅山,再沿着近90°的弯道往右拐,就可以看到一座钢筋水泥桥——陈国泉桥。桥下,桐井河水缓缓流过;桥头,一棵高大的木棉树屹立着;远处是翠绿的椅山和栉次鳞比的民居。

  笔者查资料得知,陈国泉桥兴建于1964年7月,桥长33米,桥高6米,6孔,梁式结构,行车道净宽4.1米,设计负荷8吨,是当时新会的第四大桥,其长度仅在三村桥(70.7米)、拖拉机站桥(48米)、金牛头水闸桥(45米)之后,同时它又是解放后新会县由港侨捐建的第一座桥梁。直到27年后的1991年,新会才陆续有华侨、港澳同胞捐建黄克競大桥、黃宣充大桥等桥梁。

  陈国泉何许人也?此桥又为何以他的名字作桥名?村干部告之,陈国泉是石头村北角流滘人,少时丧父,家贫,14岁随伯父到香港打工。1927年,他在香港开设和隆行商号,经营杂货、海味的零售和批发,生意渐大,成为一个拥有资产100多万港元的殷实商人。

  新中国成立后,陈国泉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参加祖国的经济建设。上世纪50年代初,他从香港调集资金回广州开设“和隆行”,又出资10万元參与创办华南企业公司,还投资北京新侨饭店(华侨大厦)。其后,广州兴建华侨大厦,他捐款1万元;新会兴建革命烈士纪念碑,他捐出3000元;新会集资10万元创办华侨中学,他认捐3万元(后来,其夫人再捐1万元)。

  1957年6月30日,陈国泉在广州病逝,其夫人唐珍琰遵夫嘱结束在香港的生意,把在港资产套现为100多万港元,携款全家迁回新会会城居住。后来,唐女士把该款用于支援新会的经济建设和兴办公益、教育事业。她先后投资参与了新会龙潭水电站、新会华侨电机厂、新会农械厂的兴建和技术改造,又捐资11万元在新会学宫后面兴建了“国泉楼”(后用作新会博物馆)、捐资19万元兴建了会城少年宫和游泳池配套设施。

  石头村是陈国泉的故乡,桐井河把石头村除椅山、南山之外的大部份村庄阻隔在江沙公路的对面。以前,村民出行必须乘搭椅山的横水渡过河,甚为不便。为改善这一状况,1964年7月,陈国泉的遗孀唐珍琰女士捐钱兴建了这座横跨桐井河的钢筋水泥桥,当时人们称为椅山桥。鉴于陈国泉夫妇对石头村的贡献良多,1993年,石头村村委会议决将椅山椅更名为“陈国泉桥”,这便是陈国泉桥的来由。

  D卢观恒父子与天河围大堤

  据史籍记载,石头村蓬莱里曾出过一个名人叫卢观恒。此人曾在广州开设广利行并成为富商,后任十三行首领,生前多做善事,死后获皇上颁旨入祀乡贤祠。其子文举、文锦、文蔚、文翰秉承乃父遗风,一边营商,一边造福社会,捐赠甚多,而在卢氏父子所做的善事之中,最为村民称道的是,出钱出力修筑了天河围大堤。

  原来,天沙河与西江并行南流了10多公里,为保护天沙河不受西江“欺负”,人们在中间筑了一道堤坝叫天河围大堤,由于该堤捍卫着棠下、江门、会城的广大地区,因而历代政府都把它列为江门、新会地区最大的水利工程。

  卢观恒是石头村人,深知天河围大堤的重要。早在嘉庆初年,卢观恒就曾捐出巨款修筑、加固大堤。道光二年(1822年),西江发大水,天河围大堤三围同时崩决,洪水淹没了棠下的许多村庄,大片农田被毁,灾民无数。水灾过后,当地政府发起修筑新的天河围大堤,卢观恒之子——卢文举到实地勘察后,提出改土堤为石堤,以增强堤坝的防洪能力,并表示愿意承担修堤的全部费用。村民们自是乐见其成。

  卢文举先是稟奏朝廷大吏,获准在九龙山开采石料,又出资买下堤边之民田,以取土筑护坡。筑堤工程由附近的村民负责施工,由于刚刚受过洪灾之苦,民工们自是干劲冲天,石堤工程进展顺利。很快,全长3458丈(司码丈,折12.6公里)的天河围石堤筑成。“百年之大患,一旦消除”(《新会乡土志》语),卢文举为此总共花费了13.3万余两白银。

  石堤完工后,卢文举又考虑到大堤的维修费用问题。他想,如果按原来三围内民田每亩每年加派白银六分之例钱,一则加重村民负担,二来不足应付,于是捐出黃布臀田之官坦田825亩,以所收田租作为天河围石堤之常年维修费用,又奏请官府免去加派给村民之例钱。天河围大堤因此得到悉心维护。直到1915年,天河围大堤才再次崩决。至此,它总共抵御了92年的西江洪水,使天沙河流域民众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远离洪灾。

  卢文举出钱出力修筑天河围石堤,民众自是感恩感德。大堤完工后,绅士罗天池联合天河、横江、周郡各村村民,定制“美济苏堤”一匾为赠,把卢文举修筑的“天河围大堤”与苏东坡修筑的“杭州西湖苏堤”相提并论。其实苏东坡筑堤,用的不是自己的钱,而卢文举则是既出钱又出力,且天河围大堤的规模、防洪作用都比苏堤大得多,“美济苏堤”之誉,实不为过。 

  在石头村蓬莱里,笔者访到卢观恒的第六代侄孙卢仕伟,他是四房卢文翰的后人。卢仕伟到阁楼上拿出珍藏的卢观恒身穿官服的画像给笔者观看、拍照,之后又带笔者参观卢观恒的旧宅和卢氏祖祠、家祠。笔者询问卢文举捐资筑堤之事,卢仕伟说:“此事属实”。

  E石头村的“国宝”和一村两院士

  石头村村民都说村里有一个“国宝”,可奇特的是,他们的“国宝”不是一件物,而是一个人。

  村干部为笔者出示一张毛主席与陈垣等人在宴会上的黑白照片,下面有一行字:“1951年11月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后与毛泽东主席在怀仁堂国宴上,毛泽东主席与陈垣同席,并向别人介绍说:‘这是陈垣先生,读书很多,是我们国家的国宝’。”至此,知村民并非“吹水”,“国宝”有“毛主席语录”为证。

  陈垣的故居在坑塘里,笔者按路牌指示前往参观。只见石板路边,一列排开4间青砖房,陈垣故居为第二间——一瓦顶平房,面积约60平方米,门前挂有广东省人民政府2002年7月立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牌子。屋前的空地被辟为小花园,中间竖立着一座陈垣的半身铜像。陈垣故居旁的一座两层高的青砖古屋,被辟作陈垣事迹展览室,里面展出陈垣先生生平事迹的图片和文物,供人们参观。

  从展出的资料得知,陈垣于1880年出生在棠下石头村富冈(坑塘)里,少时随父在广州读书,16岁回乡参加新会县试并获第一名,次年到广州参加乡试落第。待他发奋攻读八股文准备再考时,科举已废除。此后他一边工作,一边读书,终成史学大家。他曾任辅仁大学校长、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所长、北平师范大学史学系主任等职。胡适先生曾说过:“中国近代之世界学者,首推王国维和陈垣。”民国时期,他被聘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评议员,中央研究院是评选院士的机构,他便成为当然的院士。

  石头村还有一个院士叫陈灏珠,他出生在石头村慈湾村(里),幼时在本村就读,后随其父陈国伦到在广州生活及读书。在石头小学的球场边,笔者见到有一幅墙报,标题是《校友风采,催人奋进》,原来学校内的陈氏宗祠以前是书馆,陈灏珠曾在这里读过书,因而学生们把他称为校友。

  陈灏珠因其母患有心血管病,自小便立志当一名心血管医生。1949年从中正医学院毕业,当上医生后潜心研究心血管病的诊治。上世纪60年代,他成功采用 “侵入性诊治法”治疗奎尼丁所致竇性心律失常取得成功,在此前后,他又率先推出左心室导管检查、选择性染料和氢稀释曲线测定等国内外诊治心血管病新技术,成为我国心血管病诊断和治疗的权威,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望。1997年,陈灏珠被评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由于石头村出了陈垣、陈灏珠两个院士,所以便有了“一村两院士”之美誉。

  F寻访椅山抗日狙击战旧战场

  石头村有一个自然村——椅山村,全村有300多人,700多海外乡亲。70年前,椅山村曾是抗日战争的一个战场,新会军民曾与侵华日军在此浴血奋战过。

  椅山村位于江门北面约10公里处,村后有3座山相连,因其状如一张太师椅,所以叫椅山。椅山俯瞰桐井河和江沙公路,军事位置很重要,日军进攻江门前,新会县县长兼第五游击纵队司令李务滋特派出县自卫团罗文锋大队驻守于此。

  1939年3月29日凌晨,日军南支那派遣军重久旅团2000多人乘搭多艘军舰抵达北街江面,隨后在北街海关码头、外海清澜、白石渡口、周郡码头4个地点登陆,向江门发起攻击。

  在周郡码头登陆的400多名日军途经新昌时,与前进到此的新会自卫团施颂年大队遭遇,施部略作抵抗后撤退。日军推进到椅山,早已严阵以待的罗文锋部随即开火拦截,日军也开炮火还击。在强敌面前,罗文锋部毫不畏惧、奋勇抵抗,双方激战了3个多小时,互有伤亡,日军丝毫占不到便宜,战斗呈胶着状态。

  此时,先一日占领棠下的日伪军何平之部,奉命分兵600多人沿江沙公路向江门推进。当行进至椅山时,见日军前进受阻,便马上增援日军,从罗文锋部的左侧发动攻击。罗文锋两面受敌,又无援军。为了保存实力,不得不退出战斗,率队向杜阮方向撤退,椅山狙击战随之结束。

  清明节后的某天,笔者前往椅山。在村内的大榕树下,村民们听说是来寻访抗日战场的,一下子便围拢了过来。有人说:战场就在后面山上。在村民卢荣光的带领下,笔者来到山上,只见面临江沙公路的山坡上,有几截土墙,其中的一段约有3米长、80厘米高,卢荣光说这就是当年抗日战士的掩体。往西北拐过去,有一段战壕,不过早被泥土、树叶差不多填平了。当年,抗日勇士们就凭着这简陋工事,与日军打了3个小时,简直不可想象!

  笔者跪在地上,掬了一把泥土,深深地向空中叩了三个头,心中默默地向英烈们祷告:抗战结束了,中国胜利了,你们的鲜血没有白流,椅山已回到人民手中,你们安息吧!

  □ 文/李兴发 图/邓国一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热门评论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