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口头传承到文字传承,陈梦吉故事的传承和发展仍需进一步努力。 江门日报记者 叶田 摄
陈梦吉的故事已被拍摄成多部影视作品,其中就包括在江门本土拍摄的《扭计师爷陈梦吉》。图为该剧中的陈梦吉造型。江门日报记者 王鼎强 摄
编者按
省政府日前发布今年第20号文件,批准并公布我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在这批项目中,新会区的“陈梦吉故事”、恩平的“恩平民歌”,分别跻身非遗名录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类;江门市的“广合腐乳酿造技艺”、鹤山的“东古牌系列酱料制作技艺”,跻身传统技艺类。此外,蓬江区的“江门东艺宫灯制作技艺”,也被列入扩展项目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有助于人们建立起文化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文化多样性,并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因此,保护非遗,传承并创新非物质这种“软文化”,某种程度上,是本地群众的一种自觉的心灵守护。基于此意义,本报《文化江门》版自今天起推出专题报道,将逐一介绍上述5个项目的价值、意义,并探讨保护、传承、创新的有关话题,敬请垂注。
“新会有个陈梦吉,他的故事流传甚广,他那活灵活现的阿凡提式的人物形象,从各个不同的笑话中,表现出人们对真、善、美的热爱;对假、恶、丑的憎恶,浓郁的地方特色,加上情节的生动、人物的典型,都引人入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谈起新会的陈梦吉故事,曾负责收集整理的传承人之一谭仲川如此评价道。
作为新会民间文学的瑰宝,陈梦吉的故事由民间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在这一过程中,故事被不断修改、加工、补充,并汇入民间的聪明与智慧、理想与愿望、经验与情趣。经过民间口耳相传,故事越传越广,越传越远。故事由新会传向四邑,从四邑传向广东及岭南各地,由华侨传向港澳地区以及国外。可以说,陈梦吉其人其事,早已深入人心,成为家喻户晓的话题。
仔细阅读陈梦吉故事时,你会发现故事的内容与新会地域、事件、语言、风俗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明显的地方文化特色和生活气息。《陈梦吉新传》第十一回的重阳节登高、第二十三回的过年前的“辞年”,《神童陈梦吉》中的清明扫墓,《骄兵计赛龙夺锦》的端午赛龙舟,还有其他故事中提到的元宵节赏月、二月初二土地神诞“烧炮”、嫁娶礼仪、荷塘舞纱龙等民间习俗,以及新会葵扇、甜橙、蚕丝、荷塘冲菜等土特产,都具有浓厚的乡土特征。
“陈梦吉故事有不少篇章都涉及新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如《美人计平粜救灾民》、《一计解旱情》提及的水患、旱灾,《美人计消除匪祸》、《施小计群盗落网》的古兜山剿贼匪等事件,均有史实记载。”谭仲川告诉记者,陈梦吉故事的传讲都带有方言口音,即使形成书面文学后,仍然保留着不少地方性语言。如《神童陈梦吉》中的“叠基”(筑坝)、“翻风”(起风)、“落大水”(下大雨)、“行山”(扫墓);《算计孤寒铎》中的“孤寒”(吝惜)、“担杆”(扁担)等等,都充分体现出语言的地方特征。
“陈梦吉故事是过去劳动群众在生产与生活的社会实践中,对自己所见所闻或亲身体验、对社会现实与身边人和事的思想情感的表达与诉求,用他们的语言与方式创造和传播,是一种群众性创作、群众性参与、群众性传承的普及性的大众文学,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新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冯玉云评价道,“故事所讲述的人物、地点、事件、情节等,都是人民群众所遇到、见过、到过或听过的;故事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故事内容平民化、大众化,通俗易懂,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群众喜闻乐道。”
起源与价值
源远流长 警世娱人
陈梦吉故事由口头传承到文字传承,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如今,在民间虽仍有口头传承,但已逐渐式微,发展为以文字传承为主。有文史专家认为,陈梦吉故事的产生与明嘉靖年间动荡的社会相关——百姓希望有人为他们出头,但这样的人在现实中难以找到,于是,百姓便创造出陈梦吉这样一个智者,以及和他有关的大量故事,以寄托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新会的文史爱好者认为,陈梦吉故事的产生,也跟当时新会人“好拗颈”(喜欢吵架)有关。
已故新会民间文艺家赵拱卿:解放前后,不论榕荫下、茶楼中,还是散仔馆、女仔屋等地,到处都能听到人们传讲陈梦吉的故事。陈梦吉故事成了一种普及化、平民化的大众文学。
陈梦吉故事传承人之一谭仲川:陈梦吉故事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在封建时代,它能够揭露社会矛盾,鞭挞贪官豪强;在政治思想落后年代,能够教育人隐恶扬善,激发人们树立正气;而在文化生活匮乏时期,它还具有为民众提供生活话题、丰富生活内容的娱乐功能。因此,陈梦吉故事是前人遗留的社会精神财富,通过正面宣传与阅读,能起到很好的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作用。
五邑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日星:陈梦吉故事对于认识与研究新会当地民间文学的起源、发展和传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了解、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社会民生、风土人情的变迁,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新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冯玉云:陈梦吉故事为繁荣文艺创作提供很好的文学素材,如不少影视作品,就是根据陈梦吉故事创编制作而成。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利用陈梦吉故事的素材,再创作更多其他形式的文艺作品,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
传承
莫让遗产成绝唱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听过、传讲过陈梦吉故事的老艺人相继辞世,口头传播逐渐消失,后继乏人。此外,多元文化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娱乐生活方式,人们对过去的民间故事逐渐失去兴趣,民间故事传讲的空间已越来越小。
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保护政策,新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已制订了《陈梦吉故事保护措施》,并成立陈梦吉故事保护小组,继续发掘未被发现的传承人,积极物色培养新一代传承人。
此外,该中心今年将以音像形式录制民间陈梦吉故事原生态讲述资料,筹备设立“陈梦吉故事保护基金”,并利用故事会、影视作品欣赏会等形式,宣传推广陈梦吉故事。2014—2015年间,新编的《陈梦吉故事集》将与读者见面,一批以陈梦吉故事为题材的文艺作品也将陆续面世;同时,该中心还将举办传承人的培训交流学习班,并组织专家、学者举办陈梦吉故事研讨会,深入研究陈梦吉故事的开发利用价值。
谭仲川:民间文学口传心授,一个声音过去了,就没了;我们要保护转瞬即逝的声音,将不可见的变成可见的。从2010年开始,新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已开始全面整理已收集到的陈梦吉资料,建立传统材质与现代数字化两套档案管理体系,实行长期、有效的保存。收集的主要地点,一是在会城浐湾地区,即陈梦吉的故居附近;二是大泽镇李苑村,那里的陈梦吉故事流传较广;三是在鹤山址山凌村的陈梦吉墓地。我们会组织民间现有口头传承(讲)人讲述陈梦吉故事,进行抢救性录音或录像,把陈梦吉故事的原生态面貌,以音像形式记录并保存下去。
冯玉云:截至目前,新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已收录陈梦吉故事共320余篇;接下来,该中心还将继续搜集民间流传的不同版本的陈梦吉故事,以求达到故事的完整性与全面性。与此同时,刊载过陈梦吉故事的报刊、著作、研究性文章、影视作品或其他文艺作品的收集收录工作,也将在下一步跟进。
李日星:其实五邑地区的民间文学有很多,但缺少的是挖掘。一谈到五邑文化,离不开“碉楼”和“侨乡”,其实江门有很多民间文学或者歌谣,都没有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往往是靠政府出面,而民间很少有人主动参与进来。
比如孟姜女、白蛇传、牛郎织女等故事,就有效地把民间故事跟传承保护结合在一起了;在辽宁,到处都可以看到孟姜女故事的各种雕塑。到了杭州,人们也能感受到西湖与白素贞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陈梦吉故事虽然没有它们这么大的影响力,但是区域性的文化也能够产生局部性的效应。“孝感模式”同样也可以借鉴——这座城市的产生,就是因为充分发扬了孝子文化;这种文化能够在孝感的公园等场所,随处感受得到。按理说,陈梦吉从老百姓而来,应该是老百姓了解得最多的,新会在这方面应该很好地去挖掘和整理。 江门日报记者 叶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