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阅读新闻 背景: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沉痛哀悼研究会副会长陈文镜先生

[日期:2014-08-24] 来源:陈凤台研究  作者:陈志强 [字体: ]

(图为陈文镜副会长在台山二届一次会议发表讲话)

 

秋风哀号,云天低垂,物无光华,万木萧条!2014824日,我敬爱的大伯,陈凤台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陈文镜先生离我们而去了!逝去的不仅是一位长者,更是我人生的向导;离开的不仅是一位亲人,更是我坚强的依靠。悲痛长号、泪眼呼啸,让我们祈祷,愿他走入天国的怀抱!

大伯是凤台古墓所在地天塘山脚下桂湖村德星里村(属横岗村分支)人氏,本会第一届副会长。他的一生是为陈凤台文化事业、为家乡任劳任怨,忘我工作的一生。他原是清新县工商局干部,在我懂事以来,就知道,他一直从事陈凤台古墓宗族文化探究工作。可以说,是他,拨开了层层迷雾,让陈凤台古墓重现人间。

大伯早在2000年之前,便与同乡温华春先生(陈凤台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及清远市的一些专家朋友,已数不清有多少次登上海拨1000多米的天塘山,探索凤台古墓。当时并不知道这是何人之墓,经过长期的推敲考证和多方面的走访考察,终于探索出古墓之迷,后来清远市《北江纪实》栏目有专门报道。

2004年,陈凤台墓古迹被县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清远市批准市侨联成立陈凤台历史文化研究会,清新县成立了陈凤台墓古迹修葺工作领导小组,20075月由修葺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倡议书,动员陈凤台裔族孙及社会力量捐资重修陈凤台古迹。省侨联也十分重视和支持,海内外掀起了一股凤台文化的新高潮。

2008年底清新县陈凤台墓古迹修葺领导小组完成了陈凤台古迹修葺的五项工程之一的登山梯级通道工程,6公里的盘山公路硬化工程。

20121216日,陈凤台古迹一期修葺工作正式破土动工,历时七个半月,于2013731日全面按计划完工。

大伯也是陈凤台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刊的编辑。他与温华春副会长一起研究,写出数十篇研究文章(约15万字),其中20多篇发表在陈凤台研究会会刊上。被省、市、县新闻媒体选用十多篇。并花时间积累研究文章,一有好的文章他必定第一个保存下来,以编入会刊之中。

大伯也是凤台文化事业的积极联系人。自2000年以来,大伯多次陪同广东省侨联陈毓铮荣誉主席、市、县、镇各级领导及陈凤台后裔上天塘山,山路上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他辛勤的汗水。他也多次与省、市、县侨联领导及研究会理事往返于清远、江门、阳江、台山大小地方考察,各大小理事会议也出现他的身影。

大伯为凤台事业废寝忘食,积劳成疾,多次入院动手术,却仍坚强的工作下去,且在病床上仍不忘凤台文化事业,手中电话总是放不下来。大伯撒手人寰,永远离开了我们,想见仪容空有影,欲闻教诲杳无声。但是最初的笑声与最后的逝世都是生命的必然,最初的晨曦与最后的晚霞同样光照人间,只要我们以大伯的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为我们永远学习的典范,作无限追求的动力,我相信大伯定会含笑九泉。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正是他一生的写照。他是陈凤台历史文化研究会、陈氏族人乃至历史文化研究者学习的榜样。

在此衷心祝愿:大伯,一路走好!

陈志强

2014824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glen | 阅读:
相关新闻       陈文镜 
热门评论
匿名 发表于 2014-8-25 7:30:04
沉痛哀悼!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4-8-25 7:30:04
沉痛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