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碉楼、古榕、古牌坊、三百米长石板路……昨天,记者走进了开平百年古村——宝源坊村,这里有很多诉说着侨历史的“活文物”,凸显侨乡建筑文化魅力。这是一处鲜为人知的地方,历经百年沧桑,却仍古韵犹存,这里是长沙街道乡村振兴蓝图上的重要一笔,也是落实“侨都赋能”工程的抓手之一。
开平市是全国首批、全省七个国家旅游示范区之一,更是全国著名侨乡,在此大背景下,当前,开平正奋力抒写乡村振兴大文章,以凝聚侨心、民心力量同圆中国梦。长沙街道作为开平市乡村振兴五大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点之一,近年来,通过硬化、美化、绿化、亮化,营造生态宜居农村人居环境;还结合潭江、苍江的自然禀赋,积极推进沿线八一村委会埒冲村等村落的示范点建设,串珠成链,打造美丽“城市后花园”。
古村落保存完好
凸显侨乡建筑文化魅力
素有“开平城区风水宝地”之称的宝源坊村坐落在苍江支流旁,宛如一座桃源。漫步在宝源坊村,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历史气息。优美的水乡风情和田园风光,保留了完整的村落和整齐划一的布局,各具韵味的古建筑,还有其背后的故事……它的缔造者,是一批批远渡重洋谋生的华侨。
当地老人记忆中的村落,连同现存的百年碉楼、百年古榕、百年古牌坊、三口古井、三百米古石板等遗址古迹,无声地述说着古村落曾经的繁华与沧桑。整个村子的建筑不仅规模大,设计水平也比较高,是难得的“活文物”,凸显侨乡建筑文化魅力。
宝源坊村坐北朝南,呈东西向展开,有河水环绕。从村边码头拾级而上,首先见到的就是门楼和凉亭,门楼的整体式样是岭南传统的建筑风格。穿过门楼,就进入了宽敞的晒场,24排建筑式样相同的民居整齐排列,这些房子多为两层高的砖砌墙、混凝土钢筋结构平房,形成了统一的风格,线条简洁明快。
具体到每一座民居,宝源坊村民居的平面布局也基本相同,都是一明两暗的三开间,当地称为“三间两廊”,统一的青砖素面墙;房脊有早朝的船脊和后期的草龙脊、凤头脊等样式,具有开平侨乡传统民居建筑特征。由此,形成了当地人交口称赞的开平民居典型布局。
△村中每条巷子宽度一致。
“宝源坊每排房屋三间一组,每组间的巷子相隔很宽,每排十座民居沿着规整的巷道由北纵向建设,这就使宝源坊内房屋整齐划一而不拥挤。”宝源坊村村民小组长陈锦富一一道来,如今,古村里保存有房屋建筑97间,其中传统民居为广府民居,现存约60间。全村共有23条巷,巷宽统一为1.67米。
开平市素有“建筑之乡”的美称,在宝源坊村也能感受到侨乡独特的建筑文化。村里的建筑带着侨乡明显的建筑特色——中西合璧,它既有着中式岭南的青砖灰瓦、红门彩绘的样式;又带着古希腊、古罗马等多种风格。
“这是当年一批批出国闯荡的前人,回报祖国回报家乡,带回来的新文化新潮流,也为后人留下一间间带有传承意义以及厚重历史感的房屋。”陈锦富说。
开平,是碉楼之乡。在宝源坊村也保存有五和楼、扬安楼、吉光楼三座碉楼,均为防匪防洪而建,分布于村东、村中、村后。它们均被列为开平市不可移动文物。“在动荡年代,当时村民大多外出避难,抗战胜利后部分华侨携眷回村定居,人口逐渐增加。”陈锦富说,这三座碉楼在抗日战争后期曾被日军占据作为哨站。
如今,这三座碉楼仍矗立原地,细看碉楼外墙上难以尽数的斑驳痕迹,向人们述说着当年惊心动魄的抗战故事。被誉为华人华侨文化瑰宝的它们,无声俯瞰着往来参观的一批批游人,也见证了宝源坊村的历史变迁。
岁月流逝,宝源坊村当年的繁华热闹并不甘于无声无息地遁入历史的尘埃。时隔百年,我们仍能看到较完整保存下来的建筑,历经百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保留着当年的风韵。宝源坊村并不是摆在博物馆里展览的器物,行走其中,碉楼、民居、古祠堂等每一座古建筑,都刻满主人的故事,沧桑而美丽。
触摸着每座建筑历史留下的点点痕迹,听着许多流传已久的故事,让人不禁觉得这条古村落充满神秘和传奇的色彩,叫人忍不住要追根溯源,去探究它的过去和现在,同时也感受开平华侨的气派。
三百米长石板路
见证“金山客”衣锦还乡
宝源坊村村前的苍江河堤上,铺有三百米长的石板路,说起这些石板块,还颇有些来历。“这些石板是建村期间通过苍江河水路从香港运回来的,因为当时开平水运比陆路发达,加上石板多而重,大船运输比较方便快捷,还可以直达村口。”陈锦富说。
陈锦富从三百米长的石板路开始历数宝源坊的建村史:1915年,出国的“金山客”衣锦还乡,实现了“娶亲、庐、墓、园”的愿望。随着原住村庄人口的增加,村庄宅基地已经不能满足华侨的需求,于是,经政府批准,由旅美华侨陈缵庭招股,开平市长沙街道南溟村以及台山市三八镇等地的陈氏乡亲参股,在宝源坊村现在的位置建村。
“此地原是苍江河流冲积而成的沙滩,后经过铺沙土等层层工序,才夯实地基。”村里的老人说,当时旅居美国三藩市的华侨比在家的乡亲还要多,因此,建房者多为衣锦还乡的海外侨胞。
因陈氏宗族源远流长,先祖们为告诫陈氏子孙谨记宗族源流和亲情而将村子取名为宝源坊。村民皆为陈姓,以诗形式确定辈分。“籍凤郁家修,和敬发贤良,文明应显达,历世永传扬。”70多岁的村民陈老伯对宝源坊陈氏辈字排列倒背如流。他说,陈氏家族用一首诗的形式来确定某人的辈分,如“明”字辈以前的男性名字,一是名,另一个为字,还有一个为号,但无论字或号或名,其中一个汉字是这个辈分均有的。老人说,“良”字辈男丁,均到海外谋生,“文”字辈也大多数后代在海外谋生。
据史料记载,祖籍该村的华人华侨约500人,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
苍江河上三口古井
滋养村落生生不息
宝源坊村最奇特、最引人注意的地方就是它在苍江河道中的三口正方形古井了,而宝源坊村,堪称开平市水井最多的村落。
“自来水没有普及到农村之前,农民饮水相当不方便,大多数要走远路到有水源的地方去挑水,水井在那时候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陈锦富说,建村时,缔造者通过在苍江河道上建设水井,井水就会源源不断地冒出来,养活了一大村子的人。
记者看到,每个古井直径约2米,井壁完整,井砖露出水面,井口处井砖有被掀去几层的痕迹。古井的灰色井砖宽度较窄,属于专门烧制的井砖,垒砌起来形成规则的正方形井壁。相关专家表示,从砖的厚度、密度、大小判断,说明宝源坊的先人曾在这口井周围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
△苍江河上的三口古井,滋养着村落。
令人觉得神奇的是,古井虽位于河道中,竟然没有被泥沙淤满。这不得不让人惊讶,在百年的时光里,正是这三口古井滋养了这个村落。
“此段河道常年水位下降,古井中一直保持有水,兼做村民生活和防火之用。”80多岁的陈大爷回忆说,自我懂事以来,三口古井从未干涸。
专家指出,宝源坊村先人在打水井的时候,对周围的环境有所考量,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研究。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都是靠人力打井的,十分不容易。
这三口永不干涸的水井,滋养着村庄,因此,一代又一代的村民把这三口古井保护起来,关于这些井,村民甚至编出了名字和来历,可见村民对这三口古井的守护。
百年古榕村口“坚守”
承载世代村民的乡愁
宝源坊临江傍水而建,河流穿村而过,自然风光秀美。如今,在宝源坊村里生活的大都是老人,年轻人很多外出谋生了,整个村落看起来十分古朴、安宁。
宝源坊村民喜欢种榕树,村子里有一棵百年古榕树位于村口,树龄已达110年,是国家三级古树。村依水建,树伴村生。由于宝源坊近河,生长在水边的榕树特别旺盛,由于生长空间大,冠幅宽广、枝叶茂密、形状奇异,村民洗刷于树下河边,便是离乡人梦里的记忆。
据村民相传,百年前,宝源坊村的先辈们在苍江岸边桥头筑起一道土堤丘,种上这棵榕树。后历经岁月洗礼,榕树依然坚强存活,并开枝散叶,最终长成一棵参天古榕。年过花甲的村民说,这棵榕树为村民提供了纳凉玩耍的好去处,还庇护了一方平安。
这棵古榕树,陪伴着一代代宝源坊人长大、老去,每一根枝干,每一片树叶,仿佛都承载着宝源坊人的乡愁。
即便百年过去,宝源坊村风光不再,但是所承载的乡愁记忆仍然亘古弥新。宝源坊村曾立下家规,陈家子孙不论生在哪个国家,都要学习中文,勿忘家乡一尘土。如今,陈家后人遍布世界各地,但每年都会有子孙返乡祭祖,探访古老村子。这份融入血脉的乡愁记忆已然深深地烙印在世世代代陈家后人心头,薪火相传。
记者手记
为百年古村注入文创动能
“在宝源坊村,除了能感受幽静惬意的侨乡生活外,村内古迹也颇具看点,碉楼、古榕、古牌坊、古井、古石板路……成为该村的特色景观。”长沙街道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李文海表示,将加大保护力度,在保护的基础上对百年古村落进行活化,按照“利民、近民、亲民”原则,在做好人居环境提升、基础设施完善的基础上,把村落中的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保护好、修缮好,留住乡愁记忆,让宝源坊村“活”起来,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认为,巧借“乡村振兴”的东风,顺势而为,就要深挖侨乡百年古村特色资源,以古村保育打造全新文化景点,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创动能。同时,依托独特的侨乡文化资源,以文化振兴为抓手,立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深入挖掘老建筑、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内涵,走出一条“以文化振兴带动产业振兴、以产业振兴撬动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路径。
此外,百年古村在活化过程中,还要突出侨乡文化的实质性、自然性、特色性、历史性和差异性,并且要重视侨乡文化的永续价值,留住乡愁,让百年古村焕发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