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阅读新闻 背景:

探访历尽七百年沧桑的古村汶村古城

[日期:2012-06-03] 来源:江门日报  作者:陈素敏 [字体: ]

探访历尽七百年沧桑的古村汶村古城

 

  汶村村,又称“汶村大村”、“汶村古城”。

  南宋时期,立村始祖陈恺举家南迁,由南雄沙水村珠矶巷来此立村。从此,陈氏一族在汶村繁衍生息。陈氏兄弟相约“逢涌则止,近水而居”,便于以后的相聚。为了纪念陈氏入粤始祖陈文和南雄沙水村之源,故定村名为“汶村”。

  清顺治二年(1645年)至顺治四年(1647年),汶村举人陈王道在汶村修建了城墙、护城河、城门等,汶村改名为“汶村城”,成为了当时周围乡村商贸活动的主要聚集地。

  如今,经过战火洗礼、风雨侵蚀,七百年的古村风韵何在?这儿的历史、传说、风俗是否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人们遗忘?带着好奇和疑惑,记者走进了这座古城。

  昔日:反清复明的最后根据地

  据台山市汶村镇汶村村委会主任陈建唐介绍,汶村是反清复明最后的根据地。

  清光绪十九年的《新宁县志》记载:“王兴,番禺人,少为农,短小精捍,智计过人,群呼为‘绣花针’;明亡,遂散家财,收纳亡命,以计恢复,四方归之。”明朝灭亡后,王兴竖起义旗,占据台山、阳江、阳春、新会一带,抵抗清军,屡败清军平南王尚可喜,被唐王朱律鐥封为左军大都督。

  据史料记载,1655年6月16日夜间,王兴部队攻克汶村城,并将汶村城定为明朝南唐王朱聿鐥的首都,改名为“文安城”,并在汶村城内设立南唐王行宫和将军府,并以此为根据地,抗击清兵。

  1660年春天,清军平南王尚可喜率领水陆十万兵力围攻“文安城”。那一年,汶村发生饥荒,“文安城”被困后,粮尽援绝,最终失守。见大势已去,朱聿鐥自缢而死。而王兴的妻妾16人也先后自缢而死,最后王兴也引火自焚,至死不降。

  这段悲壮的历史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然而对于汶村人来说,其中却有一段不忍提起的惨痛历史。

  汶村村现存的族谱等历史资料,多称王兴为“贼寇”。原来,当年王兴攻打汶村时遭了到举人陈王道组织的村民抵抗,双方对峙了较长一段时间。1655年6月16日夜间,王兴部队乘村民困倦的时候,从南城门下水渠偷偷进入,打开城门,才攻陷了汶村。

  次日,一名叫赵陆的人对王兴献计:“欲取汶村为老营,务须要陈姓尽诛。”王兴接受了这个意见,贴出告示,假意劝导逃出去的汶村人:如果回来,则保证家人团聚,安居乐业;如有包藏隐匿者一概杀无赦。当时有不少人返回汶村,但仍有100多人不相信,冒险逃离,到附近的村落避难。

  6月21日,王兴派遣100多人搜至黄寨坑,挨家逐户找出汶村人押回去。第二天将抓获的汶村男丁,尽押至莲冲口仑斩头。斩头的地方血流成河,地都染红了,后人把此地称为“红地”。汶村人都将农历六月二十二称为“斩头忌”。

  探访:古城墙只剩残垣断壁

  80岁老人陈吉胜说:“汶村村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这句话记者在探访了汶村村后有了深刻的认识。

  现汶村村有居民8325人,辖西康、南薰、北东、北西、东上、东下、花厅、上坑、沙坦、文华里、太平等10条自然村。全村7.5平方公里,呈长方形。村设四门,称“东阳”、“西康”、“南薰”、“北拱”。

  记者从南薰门走进汶村村,仿佛走进了一个迷宫。村内巷道纵横交错、窄小蜿蜒。居民楼房在这“羊肠小道”的两旁似乎显得密集、拥挤。陈吉胜说,曲折的小巷是设计来防盗的。古代的汶村村是重要的商贸之地,经常有盗贼打家劫舍。当时的村民为了有利于防守,将小巷设计为曲径,既能使盗贼产生迷惑之感,也能使双方冲突时方便村民隐身。

  不同于其他的水泥小巷,村里有一条小巷是由3条并列的石板铺成。据了解,这条巷名为汶阳路,是村里最古老的小巷,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过去这条路是专门供三圣菩萨巡游时用的,是当时人们祈福的必经之路。”陈吉胜说,原来也准备将这条路修成水泥路,但村民认为这是汶村古城的见证,具有历史意义,就保留了下来。

  在老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汶村东上村村边。这儿有一堵100米长的古墙残垣。据介绍,这就是当年陈王道所建的古城墙。它曾经是汶村城最有力的防盗设施。后来,“文安城”时期,王兴奋力抗击清兵时被毁坏。在多次战争之后,城墙仅剩下留存至今的残垣断壁,供后人凭吊。

  老人指着古城墙说,当年建城墙的时候并未用上一砖一瓦,而是利用了当地的技术“樁墙”。所谓“樁墙”,就是利用糖、沙、黄泥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材料所制成的墙壁。这类墙壁约有60厘米宽,非常坚固,而且具有防寒防潮的作用,非常适合像汶村这样临海的村落。陈吉胜感叹道:“现在都没有人懂得樁墙了,这种技术几乎失传了。”

  记忆:“做福”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

  730年的历史,除了留给陈氏后人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传说外,还有传承至今的风俗礼仪,那就是“做福”。

  清嘉庆二十二年,汶村多灾多难,发生了瘟疫鼠疫。为求风调雨顺,平安幸福,村民开始“做福”,抬着菩萨在村里巡遊,并且连续吃斋10至20天。之后,陈氏后人立下规矩,每十年为一届“做福”。从1987年开始,“做福”改名为汶村民俗文化艺术节。

  70岁的陈松练是如今汶村村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负责人。他说:“我小时候当飘色,年轻时也舞龙。我们的村民都会做福,即便在战争时期,200多年来这一传统从没间断过。”

  2007年,汶村举行了第二十届民俗文化艺术节,由海内外乡亲筹资300多万元,从3月24日至28日,举行了4天。陈松练回忆,随着社会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做福”的规模、形式也与当年不一样了。2007年的巡游表演有近5000名村民参加,包括3支女子舞龙队、5支男子舞龙队、19台飘色队、几十头狮和地色队、鼓乐队、音乐队,同时汶村4个牌门各一支龙牌、凤牌、罗伞、帅旗、大旗、水旗、花篮队等,排成千米长龙,热闹非凡。巡游队伍在汶村村内游经11个小村,历时近6个小时。

  陈松练说道:“现在做福除了请菩萨、舞龙、飘色,还有粤剧表演、书画展览、烟花晚会。整个村子的大小巷子、地上树上、房屋牌坊、河渠池塘,都摆放着大型花灯,或挂满彩灯。来自国内外的陈氏乡亲聚集于此。这已不仅仅是汶村村的节日,也是陈氏家族团圆的盛会。”

  期盼:成立基金会极力保护遗产

  “汶村最大的特色就是祠堂多。”陈吉胜屈指一算,如今汶村共有11座祠堂,3座庙堂。每一座祠堂都有上百年历史。老人回忆,从前,祠堂是村民最喜欢聚集的地方。逢年过节,村民可以到供奉自己祖先的祠堂里领取猪肉、田租。可是,祠堂现已荒废,祭祀的用途也已经改变了。

  “陈氏后人遍布海内外,多不胜数。希望后辈能保护祠堂,把我们的祖先重新供奉起来,让所有的后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根。在往后的做福,我们后人都能走进祠堂,好好地纪念我们的祖先。”对于老建筑保护的缺失,老人无限感慨。

  走进汶村村村委会,记者发现了一个牌匾——“台山市汶村镇汶村村保护文化遗产基金会”。陈建唐说,在2007年,海内外乡亲集资成立了这个基金会,用以保护汶村村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他说:“物质的,包括古城墙、古巷、古祠堂的维修、保护。非物质的,包括飘色队、舞龙队的运营。通过多方面的措施,把古人留给我们的遗产好好地保护起来,并且传承下去。”(陈素敏)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glen | 阅读:
热门评论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