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名字如同衣冠一样,和我们形影不离。名字,说到底是为了区别个体的存在,这看似简单而又平常的东西,于其深处,却蕴藏着中华文明深厚的学问。
在古代,人们的称呼大致由“姓(氏)、名、字、号”组成,姓名则是基本部分。姓是一个家族最原始的称号,氏则是姓之分支,以别子孙之所出。
孔子姓“子”氏“孔”
三代(夏商周)之前,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同时氏还用来区别贵贱,尊贵的人有姓有氏,而平民则一般有姓无氏,甚或连姓也没有,只有名。如师襄,师旷,是指叫“襄”和“旷”的琴师;弈秋是指叫“秋”的棋手;鲁班是指叫“班”的鲁国人(公输是他的字)。三代之后,姓与氏逐渐并称不分。到了汉代,社会上基本上已经完全淡化了姓与氏的区别。孔子祖上是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为殷商之后,本是子姓,孔氏的。而作为史官的司马迁却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叙述时说孔子“字仲尼,姓孔氏”,如此足可以说明了。所以亭林先生才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
名,一般在小孩出生三个月后,由父命名,用来供长辈呼唤。《礼记·檀弓》:“幼名,冠字”,疏云:“始生三月而加名”。又如,《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大致文意是:父亲抱着刚初生不久的我看了又看,并给我取了一个十分美好的名字。另外,名还可以更改,自取。如柳永原名“三变”后改为“永”,又有乐府诗《陌上桑》诗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秦氏为自己取了一个“罗敷”的名字。也有一些女子出嫁之后,在本姓之前,冠夫之姓,形成新的称呼。如本姓柳,夫姓杨,则称杨柳氏等
总之,姓与名在古代社会中是最基本的,也最普遍存在的一种称呼。而接下来,我想着重谈谈自己对“字、号”的一些肤浅了解。
新中国成立以来,表字制度被视为封建遗物予以摒弃,恍惚间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然而现在,随着文化复兴的呼声越来越高,以及因人口众多导致重名重姓的现象愈发显著,各界均有恢复表字制度的声音。
由于表字制度废除也久,人们对它的了解业已非常淡薄。现在社会上有不少附庸风雅的人,开始为自己取字取号。但由于缺乏对表字制度的了解,时常会出现一些谬误,令人啼笑皆非。比如,在书信落款上写“字”,或主动让别人称呼自己的“字”,或在朋友面前自称“字”等等。这在有识之士面前,实在是一件极其尴尬的事。
古人对于字号是相当看重的,甚至有不少以字号行于世者。比如以字行于世的谢灵运(名公义),蔡文姬(名琰),刘伯温(名基),唐伯虎(名寅),郑板桥(名燮)等;以号行于世的苏东坡(名轼),姜白石(名夔),曹雪芹(名霑)等,这些人的字号往往比自己的名更为人所知。
谢灵运(名公义)
那么字号是怎么回事呢?
《礼记·曲礼》曰:“男子二十,冠而字”,又,“女子许嫁,笄而字”,《仪礼·士冠礼》云:“冠而字之,敬其名也”。男子要在二十岁加冠礼上,由宾客朋友取字。女子则是在十五岁及笄允婚时取字,后来把女子待嫁叫做“待字闺中”,就是这个缘由。
颜氏曰:“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字所以又称表字,即是从此处来的。同时这句话也告诉我们,名是用来区别彼此的,而字是用来表彰德行的。也就是说,表字带有尊重的意味。由于人在成年之后“有为父之道”,需要社会认可和尊重,以区别于童子,所以古人才把取字这件事放在冠礼和笄礼上来做。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应当注意“卑己以尊人”,敬称人字,谦称己名。
如此说,难道就没有自称其字的例子吗?
《三国演义》中,曹操败走华容道,中途遭逢赵云,赵云大喝:吾乃常山赵子龙(赵云的字)也。又如《晋书·戴逵传》:太宰、武陵王晞闻其善鼓琴,使人召之,逵对使者破琴曰:“戴安道(戴逵的字)不为王门伶人!”
为什么赵云和戴逵自称其字,难道是他们不懂礼?显然不是的。细心的朋友就会发现:曹操和赵云敌对的,而戴逵则是意在向司马晞表明与之迥异的立场。前面说了,是“敬称人字”,而现在形势对立,操行相异,根本不是一路人,又谈何敬之呢?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不禁要问:取字都有哪些讲究?应该如何取字?就我目前所能了解到的看来,取字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名字相同。在古代,有一部分人的字和自己的名是一样的,这种取字法,在唐代曾经流行过一段时间。比如孟浩然字浩然;郭子仪字子仪;田承嗣字承嗣等。
二,名字相辅。即名和字在意义上存在互相辅助的关系。如白居易字乐天,居易而乐天;晁补之字无咎,弥补不足而无咎,如此等等。
三,名字同义。名和字是同一个意思的情况十分常见。如屈平字原,他又在《离骚》中说“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其中“原,正则,灵均”都有平的意思。又如许慎字叔重,曹植字子建,白朴字太素等。
四,名字相抗。说的是名与字的意思完全相反,这种取字法也是较普遍的一种。如王绩字无功,韩愈字退之,赵孟頫字子昂等。
五,名字相述。意思是说字对名作进一步说明,这也是一种常见的取字方式。如陆游字务观,游然后观;还有上文提到的戴逵,字安道。逵就是大道的意思,字则进一步强调安于道。又如苏轼字子瞻,凭轼而望者也;又如鄙人名林跃字羽达,林跃而后羽达也。
六,名字相因。这是说名和字具有同一个出处。如诗佛王维字摩诘,其名字都来源于一本叫《维摩诘经》的书名。又如茶圣陆羽,字鸿渐。其名字则出于《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又如我们书院里的曹磊老师,字中石。他名字均出自古诗《青青陵上柏》中的诗句:“磊磊涧中石”。
七,名字相延。就是说字在名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延伸。这一类取字法很有意思:名与字看似相同又不相同,看似相述又不相述。比如李白字太白,杜牧字牧之,张说字说之,曹邺字邺之,胡适字适之等。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古人在取名或取字时,常常会加上“伯(孟)、仲、叔、季”的排行字,如用以取名的有董仲舒,范仲淹,赵孟頫等。取字就多了,比如三国时期东吴的孙坚,他四个儿子的名与字都表达了他的殷切期望:长子孙策,字伯符;次子孙权,字仲谋;三子孙翊,字叔弼;四子孙匡,字季佐。其他的还有像班孟坚(固),蔡伯喈(邕),王仲任(充),晏叔原(几道),陈季常(慥)等等。
总结到了这里,有关取字的方法大抵尽了,亦有可能还有许多没有罗列出来,这则有待以后的继续学习整理。
除了名、字之外,古人往往还有自己的第三种称呼:号。
从狭义上说,我们通常所说的“号”,一般是指雅号。郑玄说:“号谓尊其名,更为美称焉”,号比起字来说,其实更能彰显风雅,因此号不仅是尊称,更是美称。
号与字还有一点截然不同的是,号的使用更为方便直接了。它可以通过主人直接告诉宾客朋友,甚至可以当面表达让宾友以号来称呼自己的意愿。
从广义上讲,由于取号的种类、意识、方式不同,所以所表达的意思也就不尽相同了。
一,号从种类上可以分为:年号,尊号,庙号,谥号,官号,地号,绰号,雅号,道号,法号等。
年号,尊号,庙号,谥号,官号等,这些都是和礼制相关的。年号用以纪年,一般在皇帝登极之后的第二年新建年号。每朝第一代皇帝使用年号称开元,再次更改或以后的皇帝新建年号称改元。在漫长的中华历史文明中,年号的使用也出现多种情况。有的皇帝一生拥有多个年号,如汉武帝,武则天先后使用年号多达十余种。有的皇帝一生仅有一个年号,如明清两朝的皇帝很多都是使用一个的。因此上,后人也常常用年号相称,像洪武,崇祯,康熙,雍正,乾隆等等。还有皇帝没有年号的,这多是因为邦国杌陧,皇朝将倾或是皇帝在位时间较短造成的。像北周的闵、明二帝,元朝的宁宗,明朝的建文帝(靖难之役后,年号被朱棣废除)等等。
年号一般使用两个字,但也有三个字,四个字的,最长多达六个字。三个字像梁武帝的“中大同”,四个字的像武则天的“万岁通天”,宋太宗的“太平兴国”,六个字的像西夏惠宗的“天赐礼盛国庆”等。
尊号是每逢朝廷庆典时,朝臣向皇帝奉上的称号。这一做法滥觞于唐高祖李渊。后来,尊号逐渐造成了臣下阿谀奉承,讨上欢心的局面,实在“无裨治道”,清圣祖玄烨曾极力抵制,说“加上尊号乃相沿陋习,不过将字面上下转换,以欺不学之君耳”。然而由于朝制等原因,始终不能禁止。像乾隆皇帝的尊号可谓冠绝古今:“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竟多达二十五字。
乾隆帝尊号长达二十五字
庙号是已故皇帝摆在太庙里牌位上的称号。如高祖,太祖,圣祖,世祖,成祖,太宗,高宗,仁宗,德宗,英宗等。
谥号则是根据一个人平生事迹,在其死后被人给予的称号。受号人群多是王侯将相,文人名士等。谥号分为公谥和私谥两种,在封建时代,私谥是不合法度的。公谥又分为两种情况:一,帝王的谥号由礼官依照其一生行为而定,如汉武帝刘彻谥号即为“武”,隋炀帝杨广的谥号即为“炀”。这种“死而以行为谥”, 寓以褒贬的做法,触犯了帝王尊严,秦始皇恶其“子议父,臣议君”,曾一度废止;二,官员的谥号则由皇帝所赐予,如范仲淹谥“文正”,苏轼谥“文忠”等。私谥则是死者的亲友私下给予的,如柳下惠私谥“惠”,陶渊明私谥“靖节”。
若从意义上划分的话,谥号又分为美谥,平谥,恶谥三类。美恶之定,在古代则有谥法明确规范。
美谥多是颂扬赞美之意。或是皇帝文治武功,宣化天下;或是达官显贵功勋政绩卓著;或是贤达教化移风易俗,泽被一方;或是名流文士怀瑾握瑜,操行高节等,如:汉文帝刘恒谥号“孝文”,岳飞谥号“武穆”,海瑞谥号“忠介”,程明道谥号“纯公”,邵雍谥号“康节”,王国维谥号“忠悫”等。
平谥多是表示同情哀矜。或是恶疾萦身,过早夭亡的,谥为“冲、殇”等;或是乱世遭忧,时局震荡,祸乱生悲的谥为“哀、悼、愍、思”等。
恶谥多是批评过失的。或是祭鬼祀神,平庸而志成,作乱而无损的,谥为“灵、丑”;或是好行杀戮,戕害无辜的,谥为“炀,厉”等。像白敏中贪恋高位,驱逐谏臣,死后就被谥为“丑”,秦桧里通外国,陷害忠良,他死后被谥为“缪狠”。
官号是指以某人曾任官职来称呼某人。平时我们在读文学作品时非常容易看到这一类的称呼。比如王右军,蔡中郎,鲍参军,杜工部,苏学士,李中堂等。
地号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称籍贯,如孟浩然是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柳宗元是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司马光是涑水人,世称“涑水先生”;二是称任所,比如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所以世人也称之为“柳柳州”。
绰号,又叫诨号,外号。一般分为:一,善号。善号是指别人给予的一种美称和昵称,表示亲密爱戴之意。像“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美髯公”朱仝等;二,恶号。恶号则是出于一种侮辱,戏谑的称号,像西汉酷吏郅都号“苍鹰”,唐代遇事模棱两可的苏味道号“苏模棱”等。
雅号,是流行于风流名士,文人墨客之间的一种美称,我们时常可以从这些人的名号中了解到他们的志趣爱好。隋唐以降,因佛老之学盛行于世,当时风流人物常常会给自己取一个“某某居士”或“某某道(散,山)人”的称号,如杜牧号“樊川居士”,周邦彦号“清真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姜夔号“白石道人”,冯梦龙号“顾曲散人”,朱耷号“八大山人”等。还有一些人因在某领域专业技能比较突出而冠以名号的,像“书圣”王羲之,“医圣”张仲景,“画圣”吴道子,“草圣”张旭,“诗圣”杜甫,“茶圣”陆羽,“药王”孙思邈等。此外,还有一些人用雅号来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的。像杨万里号“诚斋”,郑燮号“理庵”,李渔号“笠翁”,我们书院老师赵光才号“仁山”等,亦有以山川河岳为号的,如宋儒孙复号“泰山先生”,程颐号“伊川先生”等。
道号,法号是对道僧等出家人这样特殊人群的称呼,比如庄子号“南华真人”,列子号“冲虚真人”,李叔同法号“弘一大师”,萧古岩法号“虚云大师”等。另外道僧还有一些其他的称号,此处就不再一一详述了。
二,号从方式上则分为他取和自取两种。他人取号是由除自己以外的任何人根据此人相关信息予以命取的。比如根据此人性格特征(严延年号“屠伯”),籍贯(康有为号“康南海”),官职(王维号“王右丞”),任所(孔融号“孔北海”)等,这些类别在前文差不多都已经涉及到了。自号则是自己取的号,这往往更能反映个人的志趣追求。如陶潜自号“五柳先生”,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自号“醉翁”,后又自号“六一居士”,文天祥自号“文山”等。
王维号“王右丞”
三,号从意识上还可以分为主观命取和客观获得。主观命取的意思就是说,由自己或别人来因取号而取号。这一部分占绝大多数,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号”几乎都属于这一类。那客观获得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比如宋祁号“红杏尚书”是因为其词作《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里有一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的缘故。他写这首词的时候必然想不到自己会获得“红杏尚书”这一名号,同时,如果他不写这首词,那么别人自然也更不可能送他这么一个名号了。相同的例子还有秦观、张先等,秦观因其词作《满庭芳·山抹微云》而获得“山抹微云学士”的称号,张先则是因为他的三篇词作中分别出现了“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三句带“影”字的名句,而被世人称作“张三影”。像这样的例子应该还有很多吧,在这里就不赘言了。
另外,人们也常常用“父(甫),公,侯,伯,子”来敬称人号,如孔子,世称“宣父”;朱子,世称“晦公”;地方的布政使,人们就叫他“方伯”。同时,这也是一种美称,可以称他人也可以自称。称他人的,像曹雪芹,有人就称“曹侯”(如诗“几回掩卷哭曹侯”等)。称自己的像欧阳修、苏轼,分别在《秋声赋》、《赤壁赋》中自称 “欧阳子”、“苏子”。
以上就是关于字号使用的部分内容。古人智慧浩如烟海,非三言两语所能覼缕。可能还有许多内容,因不揣学识有限而不能顾及完全,颇有遗珠之恨,尚待诸君椽笔补进。另外,拙文泯棼乱杂,纰漏在所难免,亦望不吝赐正。
靖侯
乙未 初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