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阅读新闻 背景:

台山洋楼

[日期:2012-05-24] 来源:江门日报  作者:赵可义 [字体: ]

端芬镇庙边铜锣柱村 洋楼,记载先辈重教之风



::点击图片在新窗口中打开::

铜锣柱村洋楼多


::点击图片在新窗口中打开::
精美的浮雕


::点击图片在新窗口中打开::
良杏别墅 

  台山市端芬镇庙边铜锣柱村毗邻金田村,两村洋楼相互辉映,别有一番风采。

记者目击

  铜锣柱村环境优美,村前的池水清澈,村后翠竹层层,古榕枝繁叶茂,整条村庄干净整洁,是典型的南方村庄。乡间点缀几间洋楼,则是侨乡特色,然而铜锣柱村的几家洋楼更散发着几分书香,令人向往。 

  在铜锣柱村有三栋洋楼呈犄角分布,风格迥然不同,良琳家塾朴实内敛,良赞寄庐空灵张扬,良杏别墅堂皇沉稳。良赞寄庐立在村边,庐顶的亭子最能体现它的建筑风格,庐顶是圆顶八角亭,8根柱子远远看去,纤细柔如,微风吹过,好像即将随风而舞。令人惊喜的是,在嵌有“良赞寄庐”顶饰的两侧有两只憨态可掬的石狮,惟妙惟肖,经过近80年的风雨洗礼,虽然墙体的花饰已部分剥落,但两只小石狮却神情依然,不能不叹服建筑设计者的功底。良琳家塾最可称道的地方也是两只水泥浮雕的狮子,浮雕位于洋楼正门上方,浮雕以红色为底子,上面雕有绿叶、红花、白色的岩石、金色的狮子,还有藤条、小鸟,整幅浮雕画面丰富、生动。 

  最值得称道是雍容华贵的良杏别墅。良杏别墅以柱子见长,它用柱比较“铺张”,仅仅首层的正面就有6根爱奥尼亚式柱子,但是“铺张”不觉得拥挤,感觉高贵、堂皇。体现良杏别墅用柱“铺张”的还有顶层两侧的亭子,一个亭子有7根柱子,看似亭子其实已经失去了亭子的功用,只是用来装饰、点缀整栋洋楼。

时空透视

  良赞寄庐建于1928年,而良杏别墅建于1938年,在铜锣柱村还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房间叫贤活书室,加上良琳家塾,这四栋洋楼有着密切的关系。 

  良杏别墅、良赞寄庐、良琳家塾三栋楼的主人陈良琳、陈良赞、陈良杏其实是三兄弟,陈贤活是他们的父亲,听村中老人说,陈贤活非常重视孩子们的教育,让5个孩子(其中一子夭亡)全部入私塾读书,在当时很多人送自己的孩子出洋打工时,陈贤活却让孩子们入学读书,可见他眼光独特,其中长子陈良瑞成为秀才。等孩子们长大后,均到了美国,虽然初到美国比较艰苦,但是因为有知识,很快在美国谋到了一份不错的差事。回国后,三子盖起洋楼,为了纪念父亲的重教之风,故命名“贤活书室”、“良琳家塾”,也以示后人重视下一代的教育。 

  书香绕村,也影响着后辈,铜锣柱村还有一幢比较现代的洋楼——达荣祖馆,是铜锣柱村的文化楼,“达德书香在,荣华富贵来”便是这幢楼的两幅对联,由新西兰华侨陈景鹏、阮肖娟伉俪捐资15万元人民币于去年倡建。陈景鹏、阮肖娟伉俪希望书香继续在锣柱村弥漫。陈景鹏、阮笑娟伉俪祖籍分别为铜锣柱村与模范村,一直侨居新西兰基士彬市,是当地的商界精英。1982年以来,他们先后在两村捐资兴办学校、建设文明村、修筑水泥路、改造村容村貌,资助端芬镇建医院、敬老院、凤山公园等,陈景鹏、阮笑娟伉俪获得了“振兴台山贡献奖”,端芬镇政府为其颁发了“捐办公益事业贡献奖”。 

台山市斗山镇天平村 鳌苑,别具一格的洋楼



::点击图片在新窗口中打开::

别具一格的鳌苑 


::点击图片在新窗口中打开::
悬空楼梯十分别致 


::点击图片在新窗口中打开::
洋楼内精美的图饰 

 

  台山市斗山镇天平村离斗山圩不足1公里,从沙坦市驱车来到斗山圩,进入圩镇之前,在公路的右侧,你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洋楼、碉楼建筑集中分布在小山丘之下,这些建筑富丽堂皇,让人叹为观止,而它的魅力不止于远观,走进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村子,其魅力进一步彰显无疑,其中保存得最为完整的,要数鳌苑了。

1记者目击

  天平村共有6栋三层洋楼,在村后一字排开,有些是碉楼,用以抵御盗贼、保卫村庄;有的则是豪宅别墅,供人休憩生活、颐养天年。在6座洋楼建筑中,每幢都有一个文雅的名称,例如乐园、宏园、泮庐、裕庭别墅……在这些洋楼中,有幢洋楼一枝独秀,不仅仅是因为里面还有人居住,主要是它的建筑风格别具一格,这就是鳌苑,以其主人的名字而命名。 

  鳌苑处在乐园、泮庐之间,乐园是一幢气势宏伟的方形洋楼,为西式八角厅封顶,而泮庐则是一幢三层碉楼,原本青色的楼体已成为斑驳的黄色,正面是两个圆柱体的燕子窝,上面以烽火台封顶。在外面观看,鳌苑是一幢两层的青砖绿瓦的中式建筑,房顶为绿瓦攒尖顶。鳌苑也完全是一座庭院式的别墅,它建有花园,面积虽然不大,但很别致,其前面则为一套独立的房子,是厨房和贮藏室。进入鳌苑室内,里面洋溢着西式风味,四角的房间把方形的室内大厅分成“十字型”,“十字”大厅宽敞、明亮、通风,4个房间均有卫生间和卧室,布局合理。 

  鳌苑里房间的独特设计之处,在于对楼梯的处理,通常的楼梯都会依墙搭建,而鳌苑的室内楼梯“吊”在大厅的左侧,悬在空中,匠心独运。登上悬空的楼梯,来到二楼,二楼铺设的外国瓷砖仍保持原貌,这层楼共有6个房间,外面是一个阳台,是品茶揽胜的好去处,如果感觉庭院的花园空间有限的话,可以登楼舒展自己的心胸。

2时空透视

  数十年的风雨洗刷,以及动乱年代的洗劫,使天平村的部分洋楼已无从追忆其辉煌的历史,如今,许多洋楼的主人及其直系后人已经全部移民国外,洋楼及其背后的故事逐渐在天平村村民的记忆中渐渐消失。 

  陈进合是天平村的文书,对鳌苑的历史只知道些片断。据其介绍,鳌苑的主人是陈孟鳌,没有出国之前在斗山圩从事木材生意,上世纪30年代,即抗日战争期间去了美国,在美国继续从事老本行,1947年返回国内,开始建造鳌苑。当初,建楼所需的青砖是雇人一担一担从端芬镇挑回斗山的,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施工队则是从开平请来的名家巧匠。舒适豪华的鳌苑建好后,并没有留住主人,解放后,洋楼的主人全家移民去了美国,现在里面居住的是陈孟鳌的侄孙,但他们对陈孟鳌所知甚少,二楼仅有两张陈孟鳌夫妇的照片,相片上一尘不染,可见楼主经常擦拭。 

  乐园的主人陈孟乐、泮庐的主人陈孟泮和陈孟鳌同祖父,据介绍,陈孟泮的父亲陈孔英当时是美洲知名的华侨富商,曾回到家乡兴办实业,受到当地人民的尊敬。天平村后面的碉楼、洋楼都是由陈孟鳌同宗所建,可见当时陈氏兄弟在天平村的富足。 

  天平村洋楼的后人在建国后陆陆续续移民国外,无人居住的洋楼经过岁月的腐蚀,钢筋锈迹斑斑,墙体日渐老化,据陈进合说,鳌苑的后人中,陈孟鳌的儿子还时常回来看一下曾经住过的老屋,但陈孟鳌的第二代、第三代很少回来过。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glen | 阅读:
相关新闻       台山 
热门评论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