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阅读新闻 背景:

陈凤台:父子五进士后裔多才人

[日期:2009-12-29]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高峰 [字体: ]












  陈凤台,名辉,号凤台,宋朝进士、官拜谏议大夫,儿子七人中有四人中进士、三人为秀才,号称"一门五进士"、"七子流芳"。在陈凤台的族裔和后裔中,有明代被称为"一代大儒"、"岭南一人"的陈白沙,有清光绪年间高中文科探花的陈伯陶,还有辅仁大学校长、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国宝"的陈垣等。

  2004年,位于清远市清新县天塘山上的陈凤台墓被后人重新发现。随之清远市陈凤台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对陈凤台本人及其家教文化的研究开始风生水起。

  举家南迁缘起"胡妃事件"?

  800多年前的一天。南宋王朝末年的清远县城外,一大队人马渐行渐近。车上家当丰雍、主人衣着华丽,显赫身份可见一斑。

  中间一辆马车上的男主人,脸上分明有几分疲惫、失落和沮丧。也许是担忧政坛的风云变化、君王的喜怒无常、乃至即将来临的国破家亡。他从附近的南雄州(今韶关境内)赶来,带着七个儿子,子侄28人,首次迁徙到清远县城,以躲避国难。准备休整后,再往南迁。

  此时,铁木真的铁蹄正横扫大江南北。

  这位年近花甲的男主人,就是南宋进士、官拜谏议大夫的陈凤台。

  有关陈凤台的举家南迁,一直存在两种说法。其中一种认为,因宋末元军的大举入侵,陈家躲避国难,迁徙至此,陈凤台墓所在的清新县禾云镇沙河桂湖村(古称清远蒙里驿),正是沟通中原与岭南的重要驿站。陈凤台被认为是抗元的英雄。另一种说法,是来源于陈氏族谱上的一句话,"本族因胡妃事件而南迁"。

  "胡妃事件"是怎么回事?据相关记载,宋度宗咸淳八年(1272年),胡妃得罪了皇帝,逃出京城临安,为商人黄贮万所得,携归南雄珠玑巷。后黄知她是贵妃,不敢收留,复令逃出,为强暴欺凌而死。

  胡妃出走不久,皇帝思念她,密令兵部尚书张英贵查访。南雄人讹传因胡妃已死,朝廷将加罪于珠玑巷。故珠玑巷居民纷纷南逃,散居于南方海滨各地。

  然而,研究者认为这一传说未必可信。在宋代史书中,并未有贵妃出逃的记载,而各姓氏族谱对胡妃事件发生年代的记载出入很大,相差竟有100多年。流传至今的文本中,所使用的官衔和地名是明代的,显然为后人根据传闻所记。更重要的是,宋度宗咸淳八年时,元军横扫宋军于中原大地,兵临南宋都城,皇帝还有心思去管一个妃子吗?

  更多的研究者认为,陈凤台举家南迁,与当时元兵南下有很大关联。

  

  悲愤忧国的抗元民族英雄

  

  经考证,陈凤台的家族是从曾祖父开始迁入南雄州珠玑巷的,此前是居住在北宋京城开封附近的祥符县。宋朝廷被迫南迁时,这里的人跟随南迁,有部分人越过粤北梅岭,立足于当时的南雄州。

  在陈凤台长子陈谟撰写的族谱《谟翁遗牒》中,对陈凤台举家南迁的原因有这样的记载:"三子英,进士,为广宣议大夫,因差抚外夷不行,将家属贬,同父辉葬在清远县蒙里驿九龙潭。""抚夷不行",字面意思是与元朝签订的合约没有成功,这道出了陈家被贬南迁的真实原因。

  有研究者猜测,南宋末年,金国与南宋都已经腐朽势微,而蒙古强大起来,当时蒙古提议与南宋联合起来消灭金国,南宋皇帝接受了这一提议,准备借蒙古之手灭掉宿敌金国,可没想到的是,最后却将祸水南引,把南宋的江山断送了。而当时陈家父子在朝廷为官,又与皇帝结着姻亲,在对元政策上肯定提出过自己的意见,是不是因某种意见最终惹怒皇帝而被贬呢?答案不得而知。

  族谱记录了当年逃离故乡的悲惨境地,当年从珠玑巷南迁各地时,"兄弟七人,子侄二十八人,携族人三十余人",说明当时七兄弟均健在。"有登舟而往,有步陆而行"。大部分已到了台山、新会、东莞、鹤山等地,陈凤台随第六子陈图定居清远城,三子陈英因"扶夷不行"累及家人而深感内疚,因此在全家迁到偏远的台山安顿好之后,又回到父亲身边,服侍年迈的父亲终老。

  陈凤台是一个有民族气节的谏议大夫和文人学士,相传他到滨江山区考察时,被当地热情的瑶胞所挽留,同意教授瑶胞子弟读书识字。为了保境安民,他指导瑶胞在山上修筑城墙,安营扎寨,并由他和陈英出面收编南下难民,与当地的瑶、汉、壮等族人组成民军,共同抵抗元兵。

  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陈凤台父子兵败殉国,瑶王悲痛万分,将陈凤台父子妥善安葬在清远蒙里驿,也就是今天的桂湖村。从此,陈凤台、陈英父子二人被誉为"抗元英雄"。

  有关陈氏父子抗元的说法,多出自后人的讲述,在古籍中少有记载。但有史料记载的是,在南宋末年的抗元崖山保卫战中,陈凤台第七子陈仁的后裔陈仁辅、陈英辅兄弟,毅然捐粮几千石,运到崖山支援宋军。当时的丞相陆秀夫请皇帝降旨,表彰陈氏兄弟的功勋。

  如今的天塘山上,还保存有古代瑶胞的遗址石岗城门,城门前山石环拱,嶙峋陡峭,古迹斑驳。而离陈凤台古墓不远的山上,至今还保留着一座古庙。据说始建于南宋末年,是抗元义军用来联络和交流情报的地方。抗元义军失败后,古庙多次被毁,现存的这座庙宇,为1945年重建,至今保存完好。

  有关陈凤台后半生的境况,以及为何埋葬在天塘山,研究者也有多种其它推测:有人认为,是陈凤台跟随其子在清远居住一段时间后病死,随后安葬在天塘山。有种说法是,陈在清远的后人,发现天塘山是块风水宝地,将他的遗骨移葬至此。还有人认为,天塘山地处偏僻之处,可能是为了躲避战乱,陈凤台在此隐居,安度晚年。

  据《陈族世谱》记载,陈凤台的第三子陈英,也安葬在天塘山上,但目前还没有找到确切的位置。随着后人对"凤台文化"的深入研究,将破解更多的历史谜团。

  

  后人组团寻根挖掘凤台文化

  

  陈凤台本人是宋朝进士、官拜谏议大夫,长子陈谟是进士、授刑部侍郎,次子陈宣是进士,三子陈英是进士、宣议大夫,四子陈恺是进士、宣议大夫,五子陈润、六子陈图、七子陈仁皆为邑庠生(秀才)。

  据后人查阅陈氏和邝氏的族谱,陈凤台元配妻子是南雄珠玑巷大尹公邝愈平之女,而邝氏夫人的姐姐邝淑丽,于1168年被宋孝宗册封为皇妃,也就是说陈凤台是当朝皇妃的妹夫。

  在100多年前,广东七十二县陈氏家族捐款修建广州陈家祠时,一并对地处偏远的陈凤台古墓进行了重修,并绘有详细墓图,上面注有从陈家祠到天塘山的拜祭路线,以及约定三年一拜祭的家规。可见陈凤台当时在陈氏族人中有相当大的影响。

  人们在拜祭陈凤台的时候,可能很少考虑到他的"抗元"爱国成分,而更多地是对这个家族深厚的传统文化以及良好的书香家教的向往。2006年岁末,美国纽约陈颍川堂"寻根团"一行130多人回清远寻根访问,受到广东省侨联、清远市政府以及清新县政府的热情接待。在这些游子心目中,清远,早已是一块令人神往的"福地"了。

  陈凤台第26代传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荣誉主席陈毓铮认为,"凤台文化"首先是孝,以血缘亲情为基础,渗透到整个氏族。其次是把读书和功名放在首位。在古代,读书和考取功名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为了做官。纵观陈凤台的后裔,其子弟大都以读书为主,积极参加科举考试。在当时的背景环境下,读书当官便是实现了人生价值,受后人景仰。

  在陈凤台墓前的华表上,就镌刻着道光至光绪年间,陈氏家族中高中文武功名的优秀人才的名字。

  在近代陈凤台的后裔中,有清末民初中山大学文学院词学教授、著名诗词家陈洵;辅仁大学校长、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国宝"的陈垣;当选为巴布亚新几内亚两届政府总理陈仲民等。在族裔中,有明代被称为"一代大儒"、"岭南一人"的陈白沙;咸丰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清朝首任使美大臣的陈兰彬;光绪钦点探花陈伯陶等。

  "凤台文化"的另一个特征是精忠报国、爱国爱家。南宋灭亡后,陈凤台的后裔告诫子孙,不要与元朝统治者合作,所以在元朝统治的90年里,居住在鹤山的陈氏没有一人愿意出来当官。

  ■史迹遗存

  天塘山上埋忠骨

  天塘山位于清新县沙河镇桂湖村,纵横20多公里,海拔1000多米,为清新县第二高峰,雄伟而陡峭,登顶下望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纵深看去,有无数矮小的山丘,草木丛生,常年翠绿,是一个地理位置极佳的风水宝地。

  2000年,桂湖村民偶然发现了陈凤台的墓葬,并为此奔走。此后的几年间,时有陈家的后人以及文史专家前来凭吊或考证。

  墓地除了墓碑和拜桌之外,极少人工修造的东西,在一片原始生态的大自然风景之中显得十分和谐。

  离陈凤台墓约100米的位置,墓道上的四支华表庄严矗立,上面的石狮已被人破坏。华表用大理石雕刻而成,高六米,重约三吨,记录了清朝年间陈氏后人的功名。

  令人称奇的是,墓地处在近千米的高山之巅,墓前竟有一眼100多平方米的天然水塘,当地人称此水塘为状元湖。每年春天,碧水盈盈。仿佛是镶嵌在天塘山上的一块碧玉。

  ■研究者说

  陈凤台墓的重修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广州陈家祠中轴线的建筑物即将完工的时候,恰逢广东东莞的陈伯陶在殿试中高中探花。喜讯传来,陈氏族人认为是建祠风水显灵,是祖宗的福荫。于是,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陈家祠已经建好后,陈氏族人为了慎终追远,弘扬祖恩祖德,光宗耀祖,便组织了重修陈凤台墓。

  这次重修,对原来的墓地进行了整修,但没有大的变动,基本保留原来面貌。同时,陈氏族人还定下了三年一祭的规定。另外,为纪念这次维修,陈氏族人还专门在墓前的水塘旁边立了四支华表,华表用建陈家祠时同一种麻石做成,每支高两米半,上面刻着陈氏后人在清朝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受朝廷钦点的文武官员的名单。

  其中,陈伯陶是光绪钦点的探花,被授予翰林书院编修,江宁提学使,广东教育总长等职务。后来,李鸿章和陈伯陶代表清政府与英国戈登将军签署了《拓展香港新址专条》。这也成为我国收回香港主权的证据之一。陈伯陶一生都有忠君爱国之心,但在那饱受外国列强欺凌的时代也只能"剜肉医疮谋国计"(摘自陈伯陶诗词)。

  陈凤台墓的四支华表(当地人叫探花柱)成对称排列,仿佛是四名威武的将士,日夜守卫着陈凤台古墓,这也是陈凤台后裔心系祖先,崇文爱武的象征。

  ———黄淼章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史学组组长,岭南考古研究专业委员会研究员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热门评论
匿名 发表于 2015-2-21 17:02:11
陈谟不是进士,依《谟翁遗牒》记载,“谟亦乡举进士。”
所谓“乡举进士”即是举人,乡试只出举人,殿试才出进士,人们也就是为了好听而将举人叫乡进士而矣。这是常识。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5-2-21 17:02:11
陈谟不是进士,依《谟翁遗牒》记载,“谟亦乡举进士。”
所谓“乡举进士”即是举人,乡试只出举人,殿试才出进士,人们也就是为了好听而将举人叫乡进士而矣。这是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