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阅读新闻 背景:

恩平市横陂陈氏族人祭拜宋进士陈凤台

[日期:2019-09-23] 来源:中国陈氏在线  作者: [字体: ]

  2019年9月21日星期六广东省江门恩平市横陂镇陈忠想、陈敏智、陈树春等宗亲倡议组织春秋两祭,聚集各位兄弟前往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禾云镇桂湖村的天塘山纪念祭拜大宋进士陈凤台

   史记载:宋进士谏议大夫陈凤台父子宋朝时在京城当官,立为官籍,陈凤台的夫人邝氏是南雄珠玑巷大伊公邝愈平之女,邝夫人的姐姐邝淑丽在大宋南宋乾道四年。戊子年(即公元1168年)被宋孝宗册封为皇妃,也就是陈凤台是当朝皇妃的妹夫。

南宋抗元英雄陈辉(号凤台),其曾祖父陈文携家人从外省迁入南雄珠玑巷。

世系:文—鼎—万山—辉(凤台)。

宋进士凤台陈公生七子,

长子陈谟,宋进士;

次子陈宣,宋进士;

三子陈英,宋进士;

四子陈恺,宋宣议大夫;

五子陈润,宋庠生;

六子陈图,宋庠生;

七子陈仁,宋庠生;

称为“七子流芳”,一门五进士,在岭南一带广泛流传至今。

 

陈凤台墓(飞天蚕蛾)位于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禾云镇桂湖村的天塘山,从桂湖村上天塘山一条盘山约五公里的公路,还有约八百米的土路,我们的车到土路的尽头还要攀登400多米的陡峭山路,天梯才到达墓地。因此,2008年重修陈凤台墓还包括要修筑一条登山道路,以利于陈凤台在海内外的后人回来认祖寻根和拜祭活动。

陈凤台(长子陈谟撰写的遗牒,其中已有记载),这个历史代代传承谱碟已有800年,直至大清光绪年间,广东七二县陈氏族人修建广州陈家祠(陈氏书院)时一并重建一次,在天堂山上四支华表中其中一支华表石柱载有晚清倡议修广州陈家祠的陈兰彬,陈伯陶等众位先贤的名字。重修距今己有120多年的时间。

凤台(辉)陈公生于何年卒于何时,没有碑记载述,为何安葬在离珠玑巷三百多公里远的天塘山上,这个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据当年广东省新会县《陈族族谱》记载,陈凤台有一子也安葬在天塘山上。但我们多次走访寻找天堂山每一个角落,只知道凤台(辉)陈公的墓址,还未找到凤台公之子的墓址。

  陈凤台墓的重修是广州陈家祠(今广州陈氏书院)中轴线的建筑物即将完工的时候,恰逢广东东莞的陈伯陶在殿试中高中探花。喜讯传来,陈氏族人认为是建祠风水显灵,是祖宗的福荫。于是,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陈家祠已经建好后,陈氏族人为了慎终追远,弘扬祖恩祖德,光宗耀祖,便组织了重修陈凤台墓,(据考晚清探花郎陈伯陶乃宋进士陈凤台之后)。

这次重修,对原来的墓地进行了整修,但没有大的变动,基本保留原来面貌。同时,陈氏族人还定下了三年一大祭的规定。另外,为纪念这次维修,陈氏族人还专门在墓前的水塘旁边立了四支华表,华表用建陈家祠时同一种麻石做成,每支高两米半,上面刻着陈氏后人在清朝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受朝廷钦点的文武官员的名单。

其中,陈伯陶是光绪钦点的探花,被授予翰林书院编修,江宁提学使,广东教育总长等职务。后来,李鸿章和陈伯陶代表清政府与英国戈登将军签署了《拓展香港新址专条》。这也成为我国收回香港主权的证据之一。陈伯陶一生有忠君爱国之心,但在那饱受外国列强欺凌的时代也只能“剜肉医疮谋国计”(摘自陈伯陶诗词)。

陈凤台墓的四支华表(当地人叫探花柱)成对称排列,仿佛是四名威武的将士,日夜守卫着陈凤台古墓,这也是陈凤台后裔心系祖先,崇文爱武的象征。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glen | 阅读:
相关新闻       凤台  恩平 
热门评论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