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阅读新闻 背景:

祠堂文化新发现 矿泉街处处有段古

[日期:2009-05-27]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曾卫康 罗桦琳 [字体: ]

  发现二:不同姓氏祠堂可以借用

  离开蔡氏祠堂,不到200米,就是瑶台村另外一大姓“陈”兴建的陈近朝公祠,在这个兴建在光绪年间的公祠内聚集了大批陈氏族老。陈氏族老们承认,蔡氏祖先比他们陈氏祖先早到瑶台居住。

  90岁的陈顺清说:“瑶台村的第二大姓是陈,目前包括海外的大约有700人左右,我们从新会过来,来到瑶台400多年。康熙年间,由于战乱,先祖陈近朝跟着父亲从新会崖西被逼迁到此。那时广州出了流花桥就是城外,瑶台一带周围都是山头,田都没有,不要说瑶台村了。”

  据了解,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的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但在矿泉街瑶台村,同时生活着蔡、陈、严3个不同姓氏的大家族,有着4个不同的祠堂——陈近朝公祠、蔡瑶溪公祠、蔡崇勋公祠及严晓初公祠。

  现任瑶台村陈村长说:“别的村不同姓氏祠堂是不外借的,但在瑶台村,蔡、陈、严三族人亲如一家,和睦相处,甚至结婚摆酒,都可以借用外姓家祠堂。”

  记者在严晓初公祠发现,大门靠右的墙壁上,贴满了红纸,上面写着捐赠祠堂维修资金的100多名村民的名字。这些名字之中,各种姓氏均有,除了本族的严姓之外,还有蔡、陈、姚、叶、黄、何等等。

  发现三:全村陈氏到村时间不一样

  出了瑶台村陈近朝公祠,记者走大约1000米,就是另外一条村——沙涌南村的陈葵轩大夫公祠。

  “我们是北宋时期从江西走珠玑巷,迁往广州的,算下来刚好有一千年历史。”掌握本族典故的小陈说,“陈葵轩这一支,来自于江西泰和县柳溪乡古井巷,来到广州后首先在白云区九佛镇安居,后迁到现在的沙涌南村。目前,我们分支主要集中在增城,还有不少人定居于新西兰。”

  据沙涌南村负责人介绍,村内绝大多数村民都姓陈,“但这些陈氏后人先后分三批到达沙涌南村。三批陈氏后人不仅迁徙过来的时间不一样,迁徙过来的地方也不一样,没有亲戚等历史渊源。用广州人的话来说,就是‘同一个远祖,但来自不同太公’。”

  发现四:王圣堂没人姓王,出了何济公

  “我们村不是姓王的,99%都是姓何的。”与瑶台、沙涌南村相邻的是王圣堂村,属于单一姓氏、单一祖先的村落,王圣堂村何村长说,何氏家族在此大约有550年历史,先祖何云腾率族人在此安居,而闻名的何济公是王圣堂何族第18代。目前,何氏在此已繁衍至第23代。

  据介绍,王圣堂的何氏家族是经南雄珠玑巷到此地的。目前,南雄珠玑巷还有姓何的两家祠堂,村民每次到珠玑巷都要捐500~1000元的香油钱。

  据说,到达王圣堂何氏家族的部分后代,从广州迁到了湖南及四川等地。在广州解放前,曾有一位国民党士兵到王圣堂村避难,发现祠堂内的祖先竟然和自家祖先是同一人,于是写信回家,让家人来此认祖归宗。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glen | 阅读:
热门评论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