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侨寻祖 天塘山上圆梦
2006-8-28 19:45:17

——記美國紐約至孝篤親公所主席陳樹榮先生拜祭陳鳳台墓活動       
    今天,清靜了近百年的陳鳳台古墓響起了陣陣拜祭的鞭炮聲,陳鳳台的後裔終於實現了尋根認祖的心願。
    這次來拜祖的是美國紐約至考篤親公所主席陳樹榮先生,陳先生是陳鳳台的第26代後裔,從他曾祖父這一代就開始移居美國謀生。儘管他早已穿泮裝,吃洋飯,但始終不忘祖宗,熱愛祖國,為家鄉群眾做了大量的善事,一直被家鄉群眾所稱道。
他今年已年近古稀,越老越思念家鄉,尋根認祖的意念越來越濃。他從小就聽上一輩的老人說過,陳氏家族最早在中原,然後南遷福建,再入南雄珠璣巷。在南雄時代,最有名望的祖先是陳輝(號鳳台),是宋朝進士,官至諫議大夫。鳳台生七子,均有功名,當時稱為“七子流芳”一直流傳到現在。但從南雄遷出後,由於各房分散在珠三角各地以及海外,族譜失修殘舊或失傳,無法將八百年的家族發展延續的過程連接起來,因此,對鳳台公的歷史資料瞭解極少,而陳先生幾十年來總想找回這個失去了幾百年的家族輝煌,以紀念祖宗,弘揚祖德,激勵後人,懷著這個心願,代表陳氏後人,他從美國飛回家鄉臺山,訪問父老鄉親,查閱族譜,然後又遠赴福建,北上南雄珠璣巷,費盡功夫也只獲得一些零散的資料,始終未找到陳鳳台的落葉歸根之處。
    遊子思鄉,後裔尋根,近年來以陳樹榮為代表的旅美陳姓華人及港澳同胞正在策劃一次大型的回鄉祭祖活動,以實現多年來的一個共同願望,陳先生這次從美國回來正在為選擇哪個祠堂或墓地作為共同拜祭場所而困惑的時候,他首先想到的是原廣東省僑聯主席僑辦主任(現為省政協常委僑務委員會主任)陳毓錚先生。
    今年7月下旬,陳樹榮先生在廣州與陳毓錚先生相會,並詳談關於策劃回鄉祭祖的事。陳毓錚正好手頭有一本由清新縣陳鳳台歷史研究會陳文鏡先生收集編印的資料。這本書中有關陳鳳台的家族和墓地都有較為真實的記載,而且陳毓錚先生已於今年4月底由清遠市僑聯主席莊月園和陳文鏡等人陪同到清新縣禾雲鎮天塘山陳鳳台墓進行了實地的詳細考察,已確認是陳鳳台墓(清新縣誌已有記載,而且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陳樹榮先生拿到這本資料回到賓館連夜閱讀,倍感親切,反復讀了三遍,不覺疲勞反而興奮,直到天亮都未能入睡。以前費盡周折都找不到陳鳳台的歷史真跡。這次一下就找到了。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兩人當即決定8月初上天塘山拜祭陳鳳台墓。
    8月8日早上陳樹榮先生在陳毓錚先生的陪同下,從廣州驅車到達清遠市,將來意向市縣僑聯和政協作了說明,立刻得到清遠市和清新縣有關部門的支持,市僑聯莊主席親自陪同陳樹榮先生上天塘山頂尋根祭祖。
    從桂湖村委會門口上山的公路是一條盤山土路,汽車一路搖擺顛簸,走完5公里的艱難路程後,還要沿著陡峭的羊腸小路攀登400多來的路程才能到達山頂。陳樹榮先生在這次上山的10多人中年紀最大,可是他精力充沛,精神抖擻,老當益壯,總是跟上領路的小夥了,走在隊伍的前面,實在令人佩服。
    一到山頂最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關於陳鳳台墓被列入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陳樹榮先生看到當地政府如此重視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工作,感激之情立即溢於言表,馬上熱情地拉著各位陪同人員一起在碑前合影留念。       

左一溫華春  左二莊月園  左三陳先明  中陳樹榮  右二陳毓錚  右一陳文鏡
    合影之後,再往前走30米就到了陳鳳台的墓地。一到墓前,陳先生就認真察看墓碑和陳府拜桌,然後再看全墓,看到歷經了800多年時間的祖墓,到今還基本保持完好,實在是一大幸事。然後拿出雞,豬肉,蘋果,酒等貢品,在拜桌上擺開九個酒杯,斟滿酒,以取永世長久的吉利意頭,接著開始焚香點燭燒衣燒錢,再下來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陈氏宗亲网-陈凤台研究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