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烈陈琎
2012-5-19 19:34:05
陈琎在天马陈氏祖祠务本堂被奉为高祖,大门联格外醒目:“德沛三楚,名溢五湝。”
清《冈州遗稿》中收录的陈琎诗歌。
陈琎(1370—1426年),字济美,号完菴,谥忠烈,是棠下石头北角人,为石头陈族的第七代。
陈琎是江门历史上一位忠烈爱国的人物。明万历、清康熙、清道光的《新会县志》,清《新会乡土志》都有关于他的记载,其中康熙县志记入“忠义”人物条目。
他于明永乐十年(1412年,农历壬辰年)42岁时选为“岁贡”①。同年,他又由岁贡选为湖广永州府推官(明代官制,掌理刑狱)。陈琎政绩优秀,先后被朝廷授文官封号“承德郎”(正六品)、“奉政大夫”(正五品)②。陈琎墓碑刻为“敕授湖广永州府同知”(明代官制,府的首长是知府,同知排位第二,为正五品。)永乐十五年(1417年,农历丁酉年),受明朝高官张辅的赏识,调任交阯新安府推官,兼司理西路前营事。
1、深入蛮邦 枕戈带甲
岭南交阯郡设在今越南境内,后独立成为安南国,原是中国的附属国。有黎季犛父子作乱,永乐四年(1406年),明朝廷派张辅等率军队前往征讨平乱,至永乐五年(1407年)平定,设立交阯布政司,开设15府,其中陈琎任职的新安府领3州21县。张辅“雄毅方严,治军整肃,屹如山岳,三定交南,威名闻海外”(《明史》),永乐六年(1408年)因平定交阯有功,封号“英国公”,而陈琎在交阯期间深为张辅所器重。他深入蛮邦,枕戈带甲。有叛寇杨恭称王,他率领杜布等到新安峡山县,设伏兵擒获。陈氏祠堂有对联歌颂他“帅三军,约三法,决胜千里,当时有勇且知方”。他当年留下的3首七律诗,反映出军旅生活和当时的一些情况,亦可见他才情丰满和文采灿灿。
有写给父亲的《署中寄家严》:
自古为官不择地,孩儿今日又新安。
冰霜只佩椿庭训,题品那当圣代官。
马汗血尘三蜀遍,龙旗风雨五湝寒。
故园菽水劳诸弟,已把琴书付可宽。
诗中引用了典故,大椿长寿出于《庄子》,所以后来以“椿庭”为父亲代称,又《论语》记孔鲤趋庭受父训;“三蜀”、“五湝”概指他转战的地区;“可宽”是他的独子;“菽水”,即豆和水,指奉养父母,语出《礼记·檀弓下》:“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另一首是生日作的《署中诞日小酌》:
年年诞日旅蛮地,且解战袍捧玉卮。
弧矢几曾酬挂日,剑尘何处洗霜时。
莺声喧暖归衙帐,凤历冲寒到幄帏。
梦里不知身属国,依稀犹钓北溪湄。
此诗在清代康熙年间出版的《冈州遗稿》卷一中诗名为《生日》,文字略有不同。族谱中还录有陈琎的又一首七律诗《署中秋夜与诸僚友叙话》:
此夕西风此夕清,枕戈带甲共谈兵。
海蟾尚待三更出,好句何妨七步生。
皎皎众星依北极,悠悠银汉绕东城。
诸公莫作寻常夜,正可啣杯忆杵婴。
此外,还收录了他寄给父亲的一封家书,表明“贼灭则还家有日,贼在则归期未果。”陈琎善用典故,语出唐朝宰相裴度誓死平定藩镇作乱,向唐宪宗立下军令状:“贼灭则朝天有日,贼在则归阙无期。”
2、坚守孤城 惨遭杀害
交阯人只怕张辅,当张辅三到交阯离开一年后,有黎利父子反叛。明宣宗宣德元年(1426年),朝廷改以成山侯王通为征夷将军总兵官前去讨伐,但败绩,王通擅自改变策略,与黎利为盟结约,割清化以南地区,传檄文武官吏全部弃城。陈琎痛恨王通所为,说这不是朝廷的命令,坚守孤城不出,竟遭杀害,时在宣德元年(1426年)夏四月,享年57周岁。由于王通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陈氏宗亲网-陈凤台研究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