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介绍:陈宜禧先生
2012-5-20 10:00:16
陈宜禧 (1844-1929)台山斗山朗美村人。少年家贫,以卖髻绳、针、钮为生。1864年赴美,在西雅图火车站当清洁工、筑路工。1889年组建广德公司,自任总理,包工承建北太平洋铁路工程。他先后在美国从事铁路建设达40年之久,筑路经验丰富。光绪三十年(1904)回乡,以“不收洋股,不借洋款,不雇洋工”为号召,倡建新宁铁路,得到县人及旅外侨胞的支持,纷纷投资,先后共筹得股金425万银圆,并于1906 年成立新宁铁路公司,陈宜禧被推为总理兼工程师。历经14年的施工,于民国9(1920)年,建成斗山至北街干线和台城至白沙支线的新宁铁路,写下了我国自力建筑铁路的光辉史页。
陈宜禧享年85岁。新宁铁路董事局特其铸铜像于台城总站,以志其功。
陈宜禧与铁路 最近,我国为火车再一次提速,为200公里时速周详论证及实施,铁路与高速公路、空中航线并驾齐驱。人们享受着一日千里的奇妙,是否会想到前人的“开拓”?清末,广东台山要建一条“中国人的铁路”,费尽口舌,慈禧才御笔“依议,钦此”———
那是一个世纪前的1906年。
已是清朝末年,广东江门的五邑,开始建造一条新宁铁路,它贯穿新宁(“台山”之旧称)南北,与江门、新会相通,全长133公里,车站46个,途中涵洞236座,桥梁215座,这么巨大的钢铁长在古老的乡土上来回穿梭,对繁荣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第一条民营侨资铁路算1904年—1906年华侨张榕轩、张耀轩兄弟投资300万元建造的潮汕铁路,由日本公司承建;与新宁铁路同期动工的京张铁路,虽有詹天佑当总工程师,但也雇佣了外国工程师。而台山旅美华侨陈宜禧先生组织建造的新宁铁路,宣称“以中国人之资本,筑中国人之铁路;以中国人之学力,建中国人之工程;以中国人之力量,创中国史之奇观。”给当时留长辫子、穿大襟衫的男男女女极大的惊喜。然而,才建起三十多年,铁路在连串的爆炸声中,从地球上幻影般消失了。一个后来的居民说:“新宁铁路就经过我的家乡,台山一个墟镇。从小我就知道那里行过火车,并且一直怀着好奇的心情盼着(重新)通车,有时甚至走到废弃的路基上,眼巴巴地望着望着”……
望?那么就让我们望望这条铁路的创始人陈宜禧吧———
一
陈宜禧,在清代新宁县矬峒都六村出生。据家谱说,出生日是道光25年11月16日(即1845年12月14日)。这个六村,出过不少名人,如康熙年间广东第一名举人陈遇夫,嘉庆出了进士陈司火雚,20世纪爱群大厦的董事和监督陈卓平,中国民航奠基人陈卓林等等。陈宜禧十四岁那年,挑货郎担被顽童踢翻,他没有争执,默默拾起零散的货物准备走开。一位回国探亲的华侨陈宜道看见,“孺子可教也”。1860年,还不到16岁的少年,就跟陈宜道先生乘船过大洋彼岸。
有点幸运,他在美国没有做苦力,而在一个铁路工程师家中帮佣,细心、责任心,感动了洋人一家,夫人教他英语,男主人送他到铁路夜校。1865年,二十出头的陈宜禧,已经参加修筑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工作,从杂工升为管工、助理工程师。有点积蓄,加入族叔陈程学在西雅图的铁路附属的公司,成了合伙人。铁路圈子里,咬着牙沉着气一干20年,到1888年,已经在西雅图开了三层楼的广德公司,专为铁路介绍劳工。在西雅图发生9次排华事件中,他没忘记维护华人,请美国律师起诉后,终使华侨获得27万美元的赔偿,全分给受害者。人们不知道,他本来垫付了近万元的律师费。
家乡落后一直是心结,陈宜禧本打算有钱回台山搞纺织业。台山建县400多年来,交通闭塞是落后的重要原因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陈氏宗亲网-陈凤台研究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