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李佛拳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忠杰
2013-2-16 21:30:09
陈忠杰
在新会京梅村表演蔡李佛武术。
蔡李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挂牌仪式暨《蔡李佛——2010》电影启动仪式。
洋弟子学习蔡李佛武术。
香港电影功夫明星刘家辉(穿绿背心者)等人学习蔡李佛武术。
蔡李佛是我国传统武术流派之一,有170多年的历史。
蔡李佛拳的创始人陈享(1806-1875,字典英,号达亭),年轻时曾先后拜鼎湖山庆云寺的独杖禅师之徒陈远护、至善大师门徒李友山和少林还俗和尚蔡福为师。后将所学武功去芜存精,于1836年创造了一套集多家拳法于一身、攻防兼备、刚柔并济的武术体系,记录下来的套路拳谱多达193本,有“南拳北派化”之称,命名为“蔡李佛拳”。国际武术界有“北有太极、南有蔡李佛”之说。
在乡中父老邀请下,陈享在家乡新会崖门京梅村缘福陈公祠设立洪圣馆,传授武学。历经170多年的发展,现在,全世界有35个国家的300多万人爱好蔡李佛武术。
蔡李佛武术的百年发展史是一部锄强扶弱、保家卫国、抵御外侮、爱国爱家的历史。
●传承人剪影
在新会区崖门镇京梅村最古老的建筑缘福陈公祠前,不喜欢张扬的陈忠杰,剑眉下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隐约掠出坚毅的眼神。几名村民坐在鱼塘边,悠闲地抽着水烟筒,没有人知道陈忠杰在想什么,也不会在意他想什么。
“为经济不发达的家乡做点事是我的初衷。以武促商,以商养武,保持传统,是我一直在寻找推广发展蔡李佛文化的平衡点,但现在只是起步阶段。”48岁的陈忠杰说。
这名从小就与蔡李佛结下渊源的警察,凭着20多年从警生涯造就的严谨沉稳性格,和习武之人少有的文化内涵,把振兴京梅村蔡李佛文化品牌的重任,扛在了自己肩上,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行……
1 8岁时,跟着老人学打拳
“我出生于京梅村,6岁时便模糊知道京梅村有蔡李佛武术。”6岁的陈忠杰,在这个安谧祥和的小村庄,体会不到城市小孩在游乐园玩耍的乐趣,也没有3岁便要进入幼儿园读书的“学习压力”,每天晚上最开心的事情,便是在晒谷场上听老人们讲蔡李佛创始人陈享公的传奇故事。
8岁时,陈忠杰已不再满足于只听故事,而是开始跟从老人们学打拳。“生于京梅村,便注定和蔡李佛结缘。当时,京梅村练蔡李佛拳的青年约有200人,一招一式,都跟在老人屁股后面模仿。蔡李佛拳对基本功的要求非常严格,为了让我们扎马步转身时保持步伐不动,师傅在我们腿边烧一炷香,只要身形稍微偏差,就会被烫伤。”
当时,没有多少人会想到,跟在老人屁股后面模仿学习招式的这名小孩,日后会成长为蔡李佛拳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和新会蔡李佛始祖拳会会长,担当起传承蔡李佛文化的重要角色。
2 读高中时,开始研究蔡李佛文化
上世纪80年代,陈忠杰到会城读高中,虽然学习紧张,但从小喜欢听故事的他,依然对陈享公的传奇人生抱有极大兴趣。只要有时间,他便会坐车回到京梅村,“神会”树下老人口中的陈享公。
听得越多,便越想了解;了解得越多,便更想深入了解。“陈享公是心存民族大义的英雄,他的人生轨迹给武术爱好者提供了大量的研究空间。”只是高中生的陈忠杰,开始有意识地收集、研究蔡李佛文化。
高中毕业后,陈忠杰的师傅陈华灿到梅江村传授蔡李佛拳。还没有找到工作的陈忠杰,每天都到拳馆,在学习蔡李佛拳之余,开始和师傅探讨拳理。
那一年,陈忠杰开始当起小师傅,向一些刚学习蔡李佛的弟子传艺,还组织策划比赛活动。晚间,他便静静地呆在家里,学习蔡李佛拳理和文化知识。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陈氏宗亲网-陈凤台研究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