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陈氏家族的天堂山古墓之谜(下)
2012-5-19 19:44:55
(电视纪录片解说词 )
■从桂湖村委会远眺被誉为“人间天堂”的天堂山。(摄影/高峰)
节目预告:
人迹罕至的山顶上为何竖着清代华表?
长满荒草的坟头上蕴藏着怎样的秘密?
两位民间文化爱好者如何破解古墓疑云?
《古墓之谜》下集近期播出(正在播出),敬请关注。
主持人:在《古墓之谜》的上集,讲述了两位民间文化爱好者几年来探究天堂山古墓之谜的过程。越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越感觉到古墓迷雾重重……,后来,古墓疑云是如何破解的?他们的研究成果对陈氏家族产生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请继续观看我们的节目。
字幕:2004年4月
影片重播:(高峰与陈文镜在争论,高峰希望还原历史真相,陈文镜担心会影响招商引资而不同意)
主持人:这是高峰和陈文镜合作以来第一次发生争执。三年前,怀着好奇,他们对天堂山一个没有任何标识的古墓进行了研究。通过调查,他们收集到了很多线索(古墓、石桌、华表、档案),这些线索都印证了一个传说。
陈同期声:乡下传说陈伯陶的父亲在山里烧炭死在这里,就埋在这里。陈伯陶读书厉害,中了探花回来立了这个华表。
重 播:然而之后却出现了更多的疑团(石碑、凤台)。
特 写:陈辉祖山界 。
旁 白:陈辉是谁?凤台是人名还是地名?之前的一个结论判断被否定。
现 场:陈伯陶的父亲穿着朝服,应该是大官,传说中他是个在山里的烧炭人,这点不符。
主持人:只有一个结论依然成立,那就是古墓的主人是清朝探花陈伯陶的先祖。然而现在一本族谱的出现却把看似可行的结论也推翻了。首先,族谱上出现了一个叫陈凤台的人,这与拜桌上的字吻合,否定了民国版《清远县志》上记载史实;其次,族谱证明了陈凤台并不是陈伯陶的先祖,他们只可能是同一个祖先的不同支系。
旁 白:高峰和陈文镜陷入了困境,两种结果都是他们研究出来的,把前一个结论推翻就相当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更况且后一个结论到目前为止也还没有确切的证据佐证。所以吵归吵,但他们心里都承认,对方说的有道理。
高 峰:陈文镜说的没有错,单凭一本族谱是不是就能把以前的结论全盘否定了呢?
陈文镜:历史毕竟是历史,改变不了的,不能为了吸引开发商来投资就编造历史。
旁 白:那么,谁来证明,这本族谱的记载是正确的呢?
主持人:转眼间两个月过去,2004年6月的一天早晨,高峰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正是这个电话,使事情的发展出现了转机。
(隐黑)
■从桂湖村委会出发,重上天堂山。(摄影/高峰)
主持人:这个电话是一名男子从广东鹤山打来的,说他叫陈国良,是陈凤台的后裔,手上有陈凤台的族谱和资料。说来也奇怪,他和高峰素不相识,是怎样找到他的呢?原来呀,高峰的文章在报上发表以后,通过互联网广为传播,这些关于陈氏古墓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很多陈氏后人的关注,陈国良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也是热衷于陈氏文化的研究者,自己开办有一个叫陈氏宗亲网的网站,里面转载了很多高峰发表的文章。不久,高峰收到了陈国良寄来的快件。里面除了陈氏族谱之外,还有一张《凤台祖墓图记》。
旁 白:这本族谱让高峰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
高 峰:(讲解族谱)陈凤台确实不是陈伯陶的先祖。与原来的族谱不谋而合。说明历史上确实存在着一个叫陈凤台的人。
高峰小心地打开了《凤台祖墓图记》。
高 峰:(点评《凤台祖墓图记》)这里记载,陈凤台墓在当时的清远县蒙里驿。可是蒙里驿在今天的什么地方呢?陈国良曾经试图找过,但没有找出来。
旁 白:蒙里驿?高峰也从没听说过这个地名。这应该是古代的一个驿站吧?清远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历史是清朝乾隆时期编写的《清远县志》,而这个驿站早在八百多年前的南宋,已经无法考证了。
主持人: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陈氏宗亲网-陈凤台研究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