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谟翁遗牒》中探陈究凤台历史文化点滴
2013-12-16 15:19:09

陈凤台家庭经历了南宋那段刻骨铭心的南迁史,长子谟翁亲笔记载自祖辈至父子、兄弟子侄的官阶、人口、何因痛离发迹五代的珠玑巷老家,南迁广之各地的简况,写下了这篇高瞻远瞩的《谟翁遗牒》,以下简称“遗牒”。七 八百年来,凤台七子后裔作为编修家谱族谱的大纲、座佑铭,示真传正嫡。纲举目张,研究凤台历史文化,便从“遗牒”中探究。
    一、陈凤台家族南迁时的主要原因和时间
  据凤台研究会刋第二辑陈国良副会长的《陈凤台研究之南宋相关记事》中:“1217年宋宁宗十年、陈凤台和岳父邝愈平(朝议大夫)共同向宋宁宗进谏《上缓金代元疏》为奸臣所害,被贬辞朝。”第三辑广东省侨联文化部长,侨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司芳撰写的《陈凤台大事年略》中:“1216年嘉定九年丙子,陈凤台向宋宁宗皇帝《上缓金代元疏》遭宰相史弥远谗言,拒纳遭贬。”这两篇文章可以肯定两作者查找历史材料的真实性。时距七八百年的今天,探究同一内容,仅差一年,算为准确。
  笔者则认为,身为进士第的刑部大夫谟翁在《遗牒》中只字没提及《上缓金代元疏》之事,,笔者以为“上疏” 遭贬是一个前因,应为在1216年由此而埋下了隐患。而真正令凤台家族痛下决心南迁的是发生在1217年陈英遭贬之事。《遗牒》中记载:“三弟陈英为广宣议大夫,因差抚安外夷不行,将家属被贬,遂隐于广之各处散寓焉。”此段释为:北方称南粤土著人为南蛮,外国番人为夷。如称日本为东夷。当年南宋皇朝统治阶级腐败无能,国运日薄西山。劳动人民与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少数民族与中原南迁汉人的民族矛盾,越、缅、泰等番邦外夷的侵扰,动摇了南宋统治的稳定,朝庭泒遣大臣带人去征讨,维稳、安抚百姓。这是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与陈凤台不同政见的奸相史弥远,有意点主广宣议大夫陈英去做这个苦行僧。“因差抚安外夷不行”无法完成任务。奸相乘机奏请昏君宁宗,罢免了陈英的官,并且“将家属被贬”,所幸邝愈平之女邝淑丽皇妃在皇上苦劝,念在国戚的面上,才免遭诛族之罪。凤台父子与邝氏两家商议,奸臣操权,昏君无道,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因而采取果断措施,于嘉定十年1217年撤离珠玑巷南迁,“遂隐于广之各处散寓”。在今天看来,陈、邝两家此举是上上之策。七子流芳百万裔孙才有今天,否则、族谱将无法续写了。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陈氏宗亲网-陈凤台研究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