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猷究竟是谁?
2012-5-18 15:59:42

  据谱牒载,台山陈氏源出一脉,都是陈辉的后裔。陈辉生七子:谟、宣、英、恺、闰、图、仁。其中闰迁潮阳县开枝,图迁清远县开枝,其馀五子均在新会、台山开枝,后人也有迁东莞、顺德、中山等地。 台山六村(包括墩头、山背、下川、冲蒌朝中。开平魁岗 )陈氏, 新会石头陈氏,江门潮连陈氏,都是二子陈宣的后裔。陈宣又名陈猷。关于陈猷,陈氏各谱中记载多有不同,其中的误记与讹传,显然是后人修谱因资料缺乏而又一时失察所造成。 爲了正本清源,今就《台山文史》约撰《台山陈氏》一稿之便, 对这种误记与讹传进行清理, 以便供今后修谱时参考。
  现先看看各谱的记载:
  一、江门潮连陈氏谱载 :宣祖,讳猷,号南乔,字世道。生三子 :龙壑、凤壑、麟壑,聚族潮连( 石溪 )、石头、东莞。据此,宣祖即陈猷,猷与宣实爲一人。猷即是陈辉次子,陈辉是万山长子,万山是鼎长子,鼎是陈文长子,脉络十分清楚。香港陈氏会刊的记载与此相同,汶村陈氏族谱也特别注明:宣祖,系凤台翁(陈辉)次子,子孙住在台山墩头、六村各乡及东莞造定村。
  二、台山六村陈氏贤佐房谱(手抄本,现存大湾村陈荣章处)载:始祖猷,号南乔,生一子巧。此谱世系表中记作:龄山生志、猷。龄山是鼐长子,鼐是陈文次子。据此,陈猷是龄山次子,与陈辉同辈是堂兄弟,脉络虽清,但辈分不同,年代有出入。台山冲泮陈氏谱(现存台山市档桉舘,手抄本,残)有一房的记载与此相同。
  三、台山六村陈氏观佐房谱(石印本,民国元年修,现存台山市档桉舘)载 :始祖考讳猷,号南乔,妣何氏生一子巧。 但在世系表中却没有陈猷的名字, 只记作:鼐生龄山,逸山、夀山;龄山生志; 逸山生温、良、恭、俭、让;恭生子明、子清;子明生提纲、提纪、提领;提领生元康、元福。这里对提领的记载,不但与事实不符,而且陈猷在此成了无本之本。
  四、冲金陈氏法祖谱(手抄本, 台山市档桉舘)载:文生鼎、鼐;鼎生万山、凤山;鼐生龄山、逸山、夀山;龄山无后;逸山生志、温、良、恭、俭、让;志生高、杰;高生才,才迁朗美,生提领、提纲、提纪。在这里,连陈猷的名字也找不到(冲泮陈氏谱也有龄山无后,把志当作凤山之子的记载)。
  以上几种记载,哪一种最爲可信?窃以爲:第四种属源流不清,不可取;第三种亦不能溯源,下不能与流派相接,属于中途阻塞或曰断层;唯第一、第二两种源流清楚可以参考。但问题是一、二不能统一。究竟谁是谁非,哪一种的可信性更大一些?
  笔者倾向于相信第一种,即潮源陈氏谱所载; 宣祖,讳猷,号南乔,字世道,宣与猷实爲一人。理由如下:一、此说最详,名、讳、字、号齐备。陈猷即宣祖。当初兄弟七人一同南迁,陈猷先到原霞洞石溪村(即潮连),其后,长子龙壑聚族潮连,次子凤壑(巧)迁石头,三子麟壑迁东莞。故潮连陈氏谱记载的当是第一手资料,可信。而六村中爲后迁,其后人在修谱时记载名讳字号有所遗漏,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之嫌。同时,潮连、石头、六村皆奉陈猷爲始祖,潮连谱中知有石头和新宁(含六村),而六村谱中只知石头不知潮连。二、潮连对陈猷次子陈巧名号的记载也比较详实:凤壑,猷翁次子,讳仲义,号景夷(彝),法号巧。陈巧是凤壑入卢山学道之后所取的法号。  但六村陈氏贤佐房谱却把陈巧当作名字来记载,同时把陈猷之墓当作陈巧的墓记载下来。但陈巧实在是没有坟墓,传说他骑城隍庙的泥马羽化成仙,只要田野间留下两个土堆, 潮连陈氏每六年来此拜祭一次。三、六村陈氏观佐房、贤佐房各谱记载不统一,不但互相牴牾,甚则在世系表中连陈猷的名字也没有,形成了中途阻塞和断层,因而贤佐谱民国三十二年(1943)的修谱者把陈猷写成是龄山次子,陈辉的同辈,其可信性不能不大打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陈氏宗亲网-陈凤台研究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