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英孝道代代传
2012-6-2 14:41:08
    南宋进士陈英,任广宣议大夫。因差抚安外夷不行,将家属受贬,为避株连家族,举家父子兄弟二十八人,族人三十余从珠玑巷南迁,隐居南粤各地。陈英合家迁徏到新宁冲金,稍作安稳后,只身返回清远与七弟陈仁共侍年迈的辉父。辉翁终年后安葬在天圹山上,陈英于山上搭棚守灵墓。(宋代兴守灵三年为大孝,七七四十九天为小孝,现代不兴了,以新山扫祭三年代之。)其间陈英在凤台墓的右下傍亦选好墓址,待其身故后嘱葬于墓中,坐向同是乾山向巽兼辰戌。自此陈英生侍父身死伴父魂的孝道事迹传为千古佳话。
    受英祖言传身教的感染,陈氏孝道文化代代相传,无独有偶,英之次子陈福携妻李氏背着刚满周岁婴儿陈富,与众兄弟首迁冲金,后又转深井富坑。福祖身故后,陈富于宋咸淳十年甲戌岁次(公元1274年)携妻揭子迁徏到阳江东边的沙冈开居立业。同迁居富坑的宗亲法祖之子金山后裔族谱中,亦记载着这段史实:“福翁生一子曰富,迁阳江东边”。因福老太年事已高,又无车舟之便,仍留富坑旧居,托宗伯暂时照顾。太富在沙冈稍作安定后,全家商议,委派赵氏妻和长子陈充返旧居侍奉福老太,自己与次子陈丰在沙冈开拓。福老太过身后,本来赵氏母子理应迁回沙冈与太富夫妻、父子团圆,由于受英祖孝道精神的感化,赵氏母子仍留旧居守灵。赵氏太身故后又葬在家婆福太墓傍,与英祖守凤台墓同出一辙。此山土名“牛山”,风水先生取名“大象卷湖”,至今尚在。长子充公更有理由留守旧居,守护祖墓,并在富坑开居业此在话下。且说沙冈的二弟陈丰繁衍后代族大人众,至今发展成万数人。以前设一小偿,只要太平世道或五年一小祭或十年一大祭,去富坑寻根拜祖,穿走在台山与阳江两县之间,从不间断。沙冈最早的族谱《遗留通族》是英祖七世裔孙陈延于元顺帝辛巳年(公元1341年)记载了这段感人的历史。沙冈后人每个朝代明、清、民国及共和国1999年修辑的族谱,都承前载录了这段史实。
    太富原为福祖之子名富,为沙冈开族始祖,而尊称太富祖。合家承传了祖父陈英的孝道精神,夫妻父子兄弟分两半分居两县,作出了巨大的家庭分离之苦,精神是多么的伟大。这种陈氏的孝道文化应弘扬光大,以励后人。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陈氏宗亲网-陈凤台研究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