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陈遇夫“萃涣之义”在治谱的价值
2024-11-8 12:02:32

  《易经》是一部百科全书,在治谱中也有很大价值,这一点还是我们陈姓先贤发现的,他就是陈遇夫。陈遇夫在《颍川纪略二》的这一篇佚文中,提出要重视“萃涣之义”,才能修好族谱,笔者在《甚么叫做“萃涣之义”一文,已经述及,言犹未尽,再写此文。此文尽量通俗化,希望具有初中水平的宗亲能看懂。
  陈遇夫是一位大儒,他对《易经》也很有研究。如他通过萃卦和涣卦,揭示了治谱的功能。
  首先,他发现萃卦的精髓是讲一个聚字,不仅如此。在《彖传》中还说“聚以正也”。在宗亲聚集的时候,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一心一德,和睦相处,尊老爱幼,父慈子孝,兄爱如友,弟敬如顺。这都是宗族相聚的正确态度。只有大家都能做到,才能实现“聚以正也”。在萃卦的九五爻辞中云:“萃有位,无咎,匪孚,无永贞,悔亡”。这些文字很深奥,很容易被忽视去。“萃有位”是指聚集中的领导人,在宗族中就是族长。必须做到“无咎”,就是要以高尚的道德去感化人。“匪孚,无永贞,悔亡”。是说如果你这样做了,仍得不到族人的信任,你就必须以至善的实际行动,以坚贞的德性去感化,必然可以使后悔消除了。《彖传》又云:“萃有位,志未光也”。是指宗族中的领导人,所以还得不到族人的信任,是因为自己的志向,还不够光大的缘故。可见萃卦强宗族领导人以身作则重要性。
  其次,涣卦讲拯济涣散。就是说宗族在聚集之后,如果发生迁徙涣散,则必须采取拯救的措施。涣卦云:“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亨就是亨通”。“王假有庙”,在这里指族长要利用宗祠(庙)的功能,以高尚的品德感动祖先,以得到祖先的庇佑,“利涉大川”,是说跋涉之路可变成通渠,“利贞”是说利于宗持正面。涣卦的卦义,就是立足于揭示宗族散与聚的对立统一关系而展开论述的。由散而聚,并不是一蹴而就,就可以大功告成的,而必须采取切实的措施,才能促使宗族由散而转化为聚,这就是“王假有庙”。宗族的领导人,利用祠堂祭拜先人,以取得祖先的保佑。
  要者,在宗祠的神龛中罗列的神主牌,对族谱的编修,犹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如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镇陈塘村,就是通过会城陈氏宗祠中神龛中的神主牌,考证出陈塘村的族人,是英祖的后裔。《彖传》云:“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也是说宗祠的神主牌,在治谱中的重要。在涣卦九二爻辞中云:“涣奔其机,悔亡”。是说宗族在迁徙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是从哪里迁去的。为了不使忘记,当时陈姓族人相约在有水的乡村居住。《彖传》曰:“涣奔其机,得愿也”。就是说族人在迁徙的时候都这样做,就可以如愿了。涣卦六四爻的《彖传》曰:“涣其群,元吉,光大也”。此谓当族人迁徙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自己的族群。同时要做到化私为公,这种行为才是光明正大的。
  再次,涣卦是由下坎水和上巽风组成,风行水上激起波浪,它象征宗族的传承,就像流水一样,前浪推后浪,一浪更比一浪高,以象征宗族的繁衍越来越大。陈姓有水陈之称,从舜帝到胡公满到陈实颍川堂,都离不开水。陈凤台的后裔择水而居,更离不开水。也许是这样,陈遇夫才强调“萃涣之义”在治谱中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因为涣离不开水。萃卦的义理集中在聚字,和要以正确的态度相聚,这在族谱的研究中,主要适用于安定的族居。涣卦的义理是拯救涣散,在族谱的研究中,主要适用于迁徙不定的族谱研究。宗族中由聚而散的变化是常态,所以,仅依靠萃卦的聚去研究族谱是不够的,还必须把握涣卦中拯救涣散的义理,去研究族谱,这样才能全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陈氏宗亲网-陈凤台研究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