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海陵石井陈氏始祖考
2012-8-27 21:00:20

【编者注】部分宗亲以为阳江海陵陈氏系凤台后裔,特刊本文供大家参考。
世笃忠贞崖门事尽 海陵托迹石井全生

绿树掩映中,坐北朝南、内方外圆的墓地外形隐约可见。               

2011年从石井村后山挖出来的一块墓碑,碑文清晰可见:“清光绪二十一年岁次乙未仲秋(毂)旦重修,宋兵部承事郎开基始祖若水石泉陈公之墓,宪阖三大房(众)裔孙等同坐壬加子。”  周辑 摄
—— 海陵石井陈氏始祖考
陈尚濂
 
    从阳江市区去海陵岛,过海陵大堤不远便是石井村,石井村和附近的塘选、乡美、麻礼、那洋、下那洋、摸旱、那快、硬路、南安、玛冷、那二、沙村等十多条村子,以及江城区岗列镇那洛村(包括洛东、洛西)、平岗镇黄村头,阳西县溪头镇石埗村、程村镇近河厂墩村,以及阳春市岗美河村、朝福村的村民,都以陈姓为主。据载,这些陈氏人众最早都来自海陵石井村,都来自于同一开基始祖。对于该始祖为谁,由于年代久远,加之原有族谱在文革时期几乎毁绝,大家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南宋宰相陈宜中,有人说是南宋兵部承事郎陈若水。搞清这个历史谜团,不单只对陈氏后人,乃至对阳江文史都将有着深远的意义。
    笔者作为陈氏后人的一员,近年来,反复采访了村中父老乡亲,寻找保留下来的零星族谱及后编族谱,根据较为可信资料,我认为:海陵石井村陈氏始祖应为南宋兵部承事郎陈若水,其系福建莆田兴化府知府陈瓒之子。(注:根据《宋史》及有关地方志介绍,陈瓒,字瑟玉,谥忠武,是陈宓之孙,宋朝宰相陈俊卿之曾孙。)
    上述结论,依据有三:
一、海陵陈氏族谱有记载
 
    根据海陵石井村陈家汉拥有的《海陵岛陈族始祖史实谱》(陈文权主编,编于1997年)两段记载,一是:“开基 始祖宋官兵部承事郎讳若水,号石泉公,妣赵氏、廖氏,生三子,长广富,次广豪,三广华。泉祖募勇充张太傅世杰军,同至广东崖门,飓风覆舟,飘落至海陵平章港沥岸,脱险而获生,原居赤坎,后开基石井村,分三大房”。二是:“乾隆十八年仲秋月,阳江县尊平湖李青到张太傅庙诣祭祠冢,有碑文勒在江城太傅庙壁间,其碑文云:予诣祭张太傅祠冢,据邑绅咸云,承事郎陈若水公当年在太傅军舰协力交勷,同舟覆溺,公遇救得活,觅认太傅遗尸,于平章山葬之,公即克全节,匿姓改号石泉,以隐居之处名之石井村,予不禁慕焉,爰赋诗以纪其事:遭危遇救海陵滨,料想天心默有因,不使英雄同灭顶,瘗埋忠骨藉斯人;国事难迁志弗迁,隐居石井老休年,当时伟烈今犹在,宋代名臣 并可传。前又有徐保符县尊七律书遗颂,后又有督学使者徐琪捐囊银一百大员,许饬重修祖坟,并撰墓志一篇,七言对一联。云:墓志:天留节义,世笃忠贞,崖门事尽,架搁官轻,心悲故国,身出沧瀛,海陵托迹,石井全生,景托岛屿,尘视簪缨,樵渔索趣,林壑陶情,基开累业,秀毓佳城,春秋转运,草莽纵横,重新马鬣,永奠鸿铭。对文:宋朝运极终无地,石井峰廻独有坟。始祖坟葬在石井村背,坐北向南。”
 
    该谱虽为近年所编,但上述两段记载却注明是复印自乡美村家传老族谱,可信度较高。第一段记载直接说明了海陵石井村陈氏始祖为南宋兵部承事郎陈若水,并对陈若水如何到石井村落户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第二段记载不仅介绍了陈若水事迹,而且还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阳江县尊平湖李青于乾隆十八年(即1753年),在南宋灭亡之年(1279年)过后的474年,也即是距离现在足足250多年前,就为陈若水立碑赋诗以纪其事,并指出当时“据邑绅咸云”陈若水隐居石井村。这个信息就有力地说明:当时的人们应该普遍认为石井村陈氏始祖为南宋兵部承事郎陈若水。
 
    该谱还认为开基始祖陈若水与陈宜中是同一人,并根据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陈氏宗亲网-陈凤台研究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