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桑田多变幻 古村焕发新活力
2022-5-10 14:30:35
              古色古香的村内民居。              天马村闸门楼“天马楼”由村委会和海内外乡亲、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捐资,天马和谐乡村联谊会筹建,耗资约380万元。              驰名中外的景点小鸟天堂便在天马村内。               
    小河、水榕、稻田、葵围、蔗林、柑园、鱼塘……一派南国田园风光,浸漫着自然生态之美,这里,就是新会区会城街道天马村。可能这个名字让人有些陌生,但这里有一处驰名中外的景点定会让人记得,那就是巴金先生笔下的小鸟天堂。
    近日,记者随天马村委会工作人员走进天马村古村落,领略其中的人文之美,体会在历史进程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焕发而出的魅力。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张华炽 林立竣
    A
    思源
    由棠下镇石头村迁徙而来
    在天马村委会相关工作人员英叔的带领下,记者一行从天马村村口的牌坊进入村中,沿着天马河一路走下去,来到天马村的发源地,也是此行的目的地:天马古村落。在青砖绿瓦间,浪漫的历史人文气息为古屋染上一层好看的青苔。
    据介绍,天马村是一个人口过万的大村,开村可上溯至明代景泰二年(1451年),有500多年历史。“在明代时,如今的蓬江区棠下镇石头村的陈姓大户人家迁徙到此,开枝散叶,繁衍后代,这才形成了天马村。”英叔介绍,但因村子在马鞍熊山建立,旧时又称马熊村,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天马村才成为规范村名。
    据村内老人介绍,天马村应属陈凤台次子宣祖棠下石头陈族分枝。村内保留着古老祠堂、各时期的民居、多座古庙、古桥、古石碑、旧匾额、旧族谱,还有蚝屋、碉楼、石板路、门楼……传承了浓厚而古老的民俗,以及种葵制新会葵扇、种新会柑制新会陈皮等传统工艺。虽然如今古村内居民渐少,但独有风韵仍然动人。
    除了古屋外,村内还有一些洋楼,其中纪楼最为有趣。纪楼有一个奇怪的别称——鬼楼,原来是与当时国人称外国人“番鬼佬”有关,纪楼又称“番鬼佬楼”,久而久之,人们便简称“鬼楼”。纪楼曾做过乡公所、乡政府、小学等用途,见证了近代天马村的发展与进步。
    B
    奇趣
    曾是海中沙洲,沿用“海边”旧称
    在陈氏祠堂后,房屋上的门牌有些奇趣:天马三村海边一巷。鸟瞰全村,除了一条天马河,并没有一点海的痕迹,为什么会叫“海边一巷”?
    英叔拿出一本由新会文史专家林福杰所写的天马村史《天马和她的小鸟天堂》向记者介绍:“在唐代时,会城在中国南海边,天马的马山、长熊山是会城南面的小岛,即使是宋元明时代,天马一带还是海中沙洲。”英叔介绍,根据相关学者研究和村里资料显示,在明代天马建村之初,海水涨潮时还会漫过马山山腰。直到清代,成陆地速度加快,滩涂逐渐变成良田,最后才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天马村,正所谓沧海桑田。
    而据1840年的清道光《新会县志》记载,当时马山和附近的“诸小山皆在海中,村即依山之麓”。由于这个历史原因,形成天马民居环绕马山向外延伸而建的聚落格局。“在陈氏祠堂后面一带,地名因当时临海而称‘海边’,所以才有了‘海边’这样的名字,现在的民居门牌也沿用‘海边’旧称。”英叔说。
    古村内的一间蚝屋仿佛也在静静佐证英叔的话。据了解,会城方言称“螺(音罗)壳屋”,以蚝壳砌墙。据明代万历《新会县志》卷二《食货略》记述:“蛎蚝房也,民取诸海,砌结环堵,十室而九。”当时会城南临大海,海底有多条“蚝壳龙”,建民居就地取材,十有九为蚝壳屋,连明代筑辅城城墙也曾用蚝壳。在海边的天马,更有蚝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陈氏宗亲网-陈凤台研究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