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修谱之我见
2022-9-26 8:51:10


近三十年来,各地民间修谱此起彼伏,方兴未艾。伴随着修谱活动的开展,各姓氏宗亲会及网站应运而生,坊间谱匠重操旧业,以铅字排版取代了过去的木活字,旋即电子激光照排又淘汰了传统的铅字手工排版。当下网络版电子谱及修谱软件更是后来者居上,令以往所有技术层面上的问题皆化为乌有。
我国的家谱历经战乱及文革,已十去其九,幸存者大多也残缺不全,但在偏僻的乡村仍然可以寻找到保存相对完整的旧谱,或是通过几家的拼凑而构成全帙。故在各个姓氏族谱编纂委员会里又重新聚积了这些幸存下来的残谱,某些大姓所收集的数量高达数百种数千卷,其中有少量的珍本,首修年代之早,传承之有序,体例之完整,版刻之精美,保存之完好,令人叹为观止。
三十年来各地究竟出了多少谱?目前尚无法统计。这些新修之谱其质量如何,尚无统一的衡量标准,反倒是编撰者自我感觉良好,有的人把个别专家学者的恭维及记者的报道都当作了学界及社会的评价而陶醉其中,也有明智者及时收集族人的反映,及时出勘误表或是出修订本。
本人于2004年始接触修谱,迄今有5年时间,在此谈谈个人对民间修谱的认识,希望得到方家指教。
一、修谱的必备条件与缺失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这是成功的必备条件。天时地利无庸赘言,人和方面故事多多,有精诚团结者、有甘于奉献者、有争名夺利者、有隔岸观火者等等。总而言之,民间文化积累不足,即编修者的文化素养不足也。最基本的文言断句就不过关,遑论史实之考证。对老谱没弄懂,上面的真伪无法判断,将老谱一味照搬,美其名曰继承传统,先人定制不敢移。
有人总结修谱经验,捐钱找大款,组织找大德,纂修找大儒。修谱者尤其是主编者,当具备史德、史识,二者兼备者鲜矣。本来中国不缺人才,看看今日全国有多少专家学者,各级社科院、大学的文史研究所储备了多少人才,可是研究谱牒者少,参与修谱的人则少之又少。当下何人修谱?领其事者绝大多数是德高望重的退休干部和退休老师。他们兢兢业业,虽精神可嘉,却力有不逮。先天不足,学术缺失乃修谱之大忌。
近三十年来所修出的谱,质量上乘者百无二三。究其原因没能找到高手。即非族中无人,也非组织者目中无人,而是组织者对修谱的难度缺乏足够的认识,以为凭身边的几位族贤就能成其事。并没有找到最合适的人选,有的虽找到专家,但人家无暇参与修谱,也是枉费一番心事。
二、家谱通病及其原因
过去说修家谱以补国史之不足,如今修家谱多是取材于国史与方志。修谱者把历史上的同姓名人悉数网罗到家谱之中,因此同一个名人就会出现在不同的支系中,并且多数是把名人立为本支始迁祖或开派祖。还有的把本族的世系上自炎黄,下迄当代悉数罗列百余世,且中间一世不缺,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令人不可思议,凡稍有谱学常识者断不敢苟同。余观家谱通病有以下种种:
1、私修家谱的通病是追认“帝王圣贤泽被后世、文章节义昭垂史册、为后儒仰宗”的古人为始祖,“宋元以后,私家之谱,不登于朝,于是支离傅会,纷纭踳驳,私造官阶,倒置年代,遥遥华胄,徒为有识者喷饭之助矣。”此乃前人误我,岂可不分真伪而全盘继承老谱?
2、热衷于姓氏源流“考证”却不得法,何故?皆因先天不足,系统地读完中学和大学的不多,即没有基本的国学修养,又没有系统地掌握第一手文献,仅凭个人的愿望,饥不择食地把所有坊间流传的本姓名人的故事当做宝贝收入族谱,尤其一些主编者,把道听途说的有关祖先的事迹一古脑地全盘照收,以此显得自己懂得的多,但恰恰相反,这正是一种无知的表现,徒为有识者不屑。
3、热衷于统一世系,新增字派。有的人以曾孔颜孟四姓同派为例,强调本姓必须统一字派,于是新立字派,把老字派一律废止。还有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陈氏宗亲网-陈凤台研究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