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台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纪实
2007-8-18 16:18:35

  经过一年的筹备,陈凤台历史文化研究会在清远市正式成立。这对于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拓展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将会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陈凤台是宋朝进士、谏议大夫、生七子,其中有3个进士,一个大夫,三个庠生,世称“七子流芳”。大约于1217年左右,从南雄珠玑巷迁来清远。陈凤台终老辞世后安葬在清远市清新县禾云镇桂湖村的天塘山上。其后人逐步迁徙到珠三角地区、南北美洲及港澳台等地,现有后裔超过百万人之多。
  2007年8月16日,陈凤台历史文化研究会的成立大会在清远市会展中心召开。出席这次大会的有省政协常委、省侨联荣誉主席陈毓铮先生,省侨联副主席区德强先生、广州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文物考古专家黄淼章先生,省侨联文化部长司芳女士,清远市侨联主席庄月园女士,清远市侨联副主席陈普生先生,清新县副县长姜喜英女士,清新县政协副主席方柏坚先生,韶关市侨联主席彭心源先生,还有清远市和清新县有关的文化、外事侨务,统战等部门的领导、市中旅、清远日报、市电视台新闻媒体单位、清新县禾云镇长罗文波先生以及陈凤台在台山、新兴、鹤山、开平等地的后裔代表总共50多人出席了大会。南雄珠玑巷陈氏源流学术研究会给大会发来了贺电。
  大会由清远市侨联副主席陈普生先生主持,上午9时宣布大会开始,首先由陈文镜先生作关于筹备工作的报告,向大会报告了筹委会一年来在省侨联、清远市委和市侨联领导下所做的各项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在一年的筹备工作中还得到陈凤台国内外后裔在资金上的大力支持。
  筹备工作报告之后,接着是审议和通过研究会的章程,章程有共有8章39条,使研究会的各项工作从一开始就有一个比较详细的规范,为研究会的健康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研究会的章程获得通过后,就依照章程选举理事28人,常务理事20人,会长1人(庄月园,女士),副会长7人,秘书长1人(由副会长陈文镜先生兼),聘请区德强先生等5人为研究会的顾问,聘请陈毓铮先生等8人为名誉会长(以上人员名单附后)。
  选举产生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和理事会成员之后,会长庄月园女士作了重要讲话,对研究会今后5年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进一步深入对陈凤台家族800年发展历史的研究,挖掘优秀的历史文化,推进陈凤台海内外后裔的联谊工作,拓展海内外历史文化交流,推动互相间的经济文化建设,大力支持和配合清新县对陈凤台古墓的修葺工作。
  清新县政协副主席、陈凤台古迹修葺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方柏坚先生在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代表县委、县政府对陈凤台历史文化研究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通过探讨陈凤台家族的历史文化,必将架起清远对外联络的新桥梁,吸引更多的陈氏后裔到清远寻根问祖,为早日完成陈凤台古墓的修葺工作,为清新县的经济文化建设作出新贡献。
  黄淼章先生从文物保护的角度作了非常深刻的讲话。他说,陈凤台古墓虽然葬在一个偏僻的高山上,但在100多年前就与广州陈家祠有深厚的根源。当时广东72县陈氏族人共同捐资修建了陈家祠。工程完工后接着就由陈家祠负责派人到天塘山重修陈凤台墓。在当时交通困难的条件下,从广州到清新县的天塘山谈何容易。为什么那么多陈氏古墓不去修,偏要来到天塘山修陈凤台墓,这可以想象出,陈凤台及其后人在当时影响力有多大。现在我们提出保护古墓是很有必要的,并提出五点建议:
  一是按文物保护法做到“四有”(即有保护范围,有标志说明,有记录档案,有专门机构负责管理)。现在仅立了一个标志。二是尽快筹集资金重修古墓,还要找有古建筑资质的施工队进行设计和施工,让古墓重现历史的风貌。三是做好华侨先祖古墓的保护工作,这是侨联的一项重要工作。四是把陈凤台古墓及其周边山地作长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陈氏宗亲网-陈凤台研究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