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没有官修家谱
2023-1-25 18:09:06

    《北京日报》2018 年 3 月 27 日,发表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写的《家谱另一种意义上的“身份证”》以下简称《身份证》。转发来自凤台群聊天。拜读之后,深受启发,但是,古人云:“开基之业,未免草创”。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和某教授是两人不同的概念,这篇文章漏了一个中心词,某教授是中心词,不可省略。
    前部份是抄了中山大学已故的教授陈寅恪先生《唐代政治史述稿》的著作,做了错误的理解,《身份证》开篇说:“唐朝是官修家谱最发达的王朝之一。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先后组织编修了数部大型谱牒著作……”。事实并非如此。
    隋朝科举制度的实行,大大削弱了士族的特权,士族的特权,是以家庭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士族政权,是在人才的任用和选拔制度上采用的是九品中正制(是汉朝陈群提出),也就是说不论一个人的人品和修养,可以凭借出身和地位做官,为保证士族群的基本利益。
    科举制的实行,士族的特权已经开始失去,李世民家族是靠关陇西士族力量起家,他不甘心这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军士族集团的政治特权退出历史舞台。
    山东士族势力强大,对皇权不利,唐太宗尤其不忍山东士族凌驾于自己所属的关陇士族之上,所指的山东,并非今天的山东省,是指太行山以东广大范围内,为此他命高士廉等修撰《氏族志》,贞观十二年(638 年),《氏族志》修成,仍列山东士族为一等,唐太宗看,很不满,并指示重修新修订的《氏族志》,基本贯彻了唐太宗的指示,以皇族的关陇士族为首,外戚次之,山东士族降为第三等,《氏族志》是记载姓氏源流和支系的书,不是一姓的族谱。
    到了武则天统治时期,她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世和打击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势力,令把唐太宗时候订的《氏族志》改编为,《姓氏录》,《姓氏录》完全以唐代的官品高低等级基础,打破士族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这位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的《身份证》,原来他把《氏族志》和《姓氏录》当族谱,什么是族谱他还弄不清楚,所以说:“唐代有官修家谱”。
    为什么没有官修族谱呢?首先官方不必去修,发个政府令,老百姓就要把族谱送去,其次当官一没有时间,有时间也不能修,族谱找个他姓的人来修很难修好。
    家谱全部是私修,不是官修的,包括孔姓也无官修。
    《身份证》又说,族谱开始于宋代,也是胡说,如果真的这样各姓以前的源流,恐怕弄不清了。
    族谱一词,最早见之《南史》。《南史·贾希镜传》云:“希镜三世传学,凡十八州士族谱,合百帙,七百余卷,该究精悉,皆如贯珠,当时莫及。”
    意思是说:贾希镜这位学者,祖孙三代都传授族谱学,全国十八州的族谱,一共有一百册,总数七百多卷,全部考究精悉明白,就象把分散的珠一粒一粒穿起来一样,当时没有其他族谱达到他这么高的水平。说明据今已有一千五百年前的南北朝时族谱的编撰,盛极一时。“身份证”又说,“小宗之法”,也是以五世祖作为家族的始祖。也有的家族采用“大宗之法”追溯数十代。把大宗解释为大家族,小宗为小家族更是笑话。大宗、小宗只能有一种解释就是谪长继承制度。
    族谱是以血缘关系为亲疏的依归。所以,对宗、谪、庶是同中有异。
    宗是指祖宗,宗又分大宗、小宗。谪系为大宗,庶系为小宗。大宗与小宗有异,但若从祖宗这一视角来看实同,都是同宗。
    谪是指正妻所生的儿子,庶是指妾所生的儿子。如陈凤台生有七子,正妻邝氏生四子:谟、宣、英、恺。续妻侯氏生三:润、图、仁。在族谱中是以嫡系排头,其先后次序为谟、宣、英、恺、润、图、仁。实际润比恺年长两岁。但因为润是庶出,反而排在恺之后。
    宗法制度从周朝以来一直不变中,现在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陈氏宗亲网-陈凤台研究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