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积柱介绍说,其前身陈氏宗祠最早建立于清乾隆年间。其实,自立村以来,凌村就建过许多祠堂,诸如宗焕祠、廷辉祠和廷瀚祠等,但都是各家用来供奉自家直系宗亲。大约到了1746年,凌村陈氏才建起第一座陈氏大宗祠。此后,因种种原因,该宗祠在村中多次迁址,民国十八年(1929年)迁至现址重建,并兼修光远学校,此后再未迁址。“建光远堂之前曾因土地问题与外村人打官司,后虽打赢官司,但名义却是修建学校用地,因此祠堂未挂‘陈氏宗祠’牌匾,而是改称‘光远堂’”。      陈氏后人曾做过一首诗形容光远堂的样貌,其中两句说:“国字大门朝南开,三座三进仗圣旨”,描述的便是陈氏宗祠民国时期的原貌。民国年间,陈氏宗祠便是光远学校。“光远学校国字大门气势非凡,门外是双龙戏珠浮雕。”陈直顺说,“幼童入学须经三进,先爬门槛入前厅,经大天井进中大厅拜孔子,再绕屏风两侧至第三进,敬罢祖先才算正式入学。”      遗憾的是,一切都在1962年前后划上句号。这一年学校被拆,祠堂遭毁,祖传物件流离丢失,曾由名家所赠的楹联、贺匾等均无一幸存,仅剩后座三层的光远堂和当年“仗圣旨”修建的“兄弟义士坊”。不过,镌刻在光远堂门前大理石上的那副门联——“光荣后学,远大前程”,则成了光远堂永远的门联。陈积柱说:“门联不仅诉说着光远学校深深烙印于陈氏祠堂身上,更寓意着陈氏祠堂发展壮大的决心。”      先贤名人      陈源辅、陈英辅筹集数千石粮食饷军      牌坊是封建社会皇帝御赐嘉奖立大功的官员或忠义之士亦或贞节烈妇的建筑物,凌村兄弟义士坊便是陈氏两位先贤名人爱国勤王的事迹的见证。      “兄弟义士坊建于宋朝祥兴元年(1278年),是皇帝御赐给我族五世祖陈源辅、陈英辅的。”陈积柱介绍,1278年6月,宋少帝赵昺驻兵新会崖山,官兵二十余万,征战日久,眼看粮草消耗日益殆尽。直至七月,事情才有了转机,因为凌村陈氏两兄弟陈源辅、陈英辅果断站了出来。“在国家危难之际,我族五世祖两兄弟筹集数千石粮食,送往新会崖山饷军。”两兄弟因此受到当时朝廷特旌,宋帝降圣旨兴修兄弟义士坊于凌村大康里门口。“此事在《新会县志》与《鹤山县志》中亦有记载。”陈积柱说。      在封建帝制时代,建坊嘉奖之事在江门地区并不多见,凌村却是例外。陈源辅、陈英辅两兄弟勤王抗元,获宋帝降诏建坊嘉奖只是其一,另外还有明代皇帝御赐的“解元进士坊”。修建此牌坊须谈及陈氏另一位先贤——陈经纶。      “陈经纶是凌村陈氏第十一世祖,明朝弘治年间,年轻的陈经纶于成化十九年便夺得乡试第一的佳绩,4年后,又考中进士。”陈积柱说。记者在《鹤山县志》也看到同样记载:“辅裔陈经纶始显,成化十九年乡荐第一,登二十三年进士,授观礼部纂修。到弘治元年(1488年),为嘉奖陈经纶,弘治皇帝御赐“解元进士坊”,建在新会县城南门大街口(彼时凌村属新会县)。      近代的陈氏后人仍不乏佼佼者。“凌村人都知道光远学校,但它的创始人知道的人则不多。”陈积柱说,倡议创建光远学校的正是凌村人陈锡九。民国初期,陈锡九曾担任广州陈家祠董事。“广东陈氏后人中的杰出代表才能担任广州陈家祠董事。”陈积柱介绍,陈锡九是一名成功的实业家,在商界有很强的影响力,在政界也有诸多好友。当年兴修光远学校,陈锡九倡议一出,各工商堂号,四邑宗亲立即响应,慷慨捐资,短短两年,光远学校便全部完工,现在的光远堂同样建于彼时。光远堂的门联也是由陈锡九好友、两广总督杨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陈氏宗亲网-陈凤台研究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