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族谱来访留言

共 60 页, 第 1 页, 下一页最新留言

加入留言


内容:

<<义门拾遗>> 早于“白鹿洞学馆”的“东佳书堂” 孙家骅/文 教育史学界的传统观点,认为作为讲学授徒培育人才的具有学校性质的书院,始于南唐升元四年(940年)建立的白鹿洞学馆,亦称庐山国学。其实,早在白鹿洞学馆之前的50年,唐朝九江郡蒲塘场义门陈氏三世长陈崇就创建了“东佳书堂”。 东佳书堂,亦称义门书院。它座落在今江西省德安县东佳山(又称傅山)下,乃唐朝九江郡蒲塘场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今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是义门陈氏讲学授徒培育人才的具有学校体制的私人书院。在此之前,两汉的精舍、唐开元年间的官方和民间书院(书堂)都是藏书、修书或自学之地,均非讲学授徒培育人才之所。 德安义门陈氏祖名陈旺,自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至北宋嘉(示右)八年(1063年)332年间,唐昭宗、南唐李升、宋太祖、宋太宗、宋仁宗等多次“诏族其门”,赐立“义门”。 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庚戍,具有远见卓识的义门陈氏三世长陈崇在创立的《义门家法三十三条》中规定:“立书屋一所于住宅之西,训教童蒙。每年正月择吉日起馆,至冬日解散。童子军七岁入学,至十五岁出学。有能者令入东佳。逐年于书堂内次第抽二人归训,一人为先生,一人为副。其笔墨砚并出宅库,管事收买应付。”“立书堂一所于东佳庄。弟侄子姓有赋性聪敏者令修学,稍(稽)有学成者应举。除现置书籍外须令添置。于书生中立一人掌书籍,出入须令照管,不得遗失。”义门陈氏宗谱中《推广家法》规定“男司耕读,女司纺织。”“子孙于蒙养时先当择师。稍长,令从名师习圣贤书,教给礼义。不可读杂字及刁滑词之事,以乖行谊心术;亦不可学诬罔淫邪之说。如果资性刚敏,人物清醇者,严教举业,期正道以取青紫。中人以下亦教之知理明义,使期去其凶狠骄惰之习,以承家教······”东佳书堂开始令子弟入学,后来“延四方学者,伏腊皆资焉!江南名士,皆肄业于其家。”(僧文莹《湘山野录》、新旧《五代史》)宋太祖开宝二年(969年),南唐徐锴《陈氏书堂记》云:“陈衮以为族既庶矣,居既睦矣,当礼乐以固之,诗书以文之。遂于居之左二十里曰东佳,因胜据奇,是卜是筑,为书楼,堂庑数十间,聚书数千卷,二十顷以为游学之资,子弟之秀者弱冠者皆就学。”文德翼《求是堂集》记载,宋初江湖义门陈氏所藏书贴,“号为天下第一”。 由上可知,东佳书堂规模宏大,房子数十间,图书数千卷。7岁入书屋,15岁入书堂。20顷田的收入作为教学经费。学生来源于陈氏子弟及四方学子。 东佳书堂和创建者陈崇,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应引起书院史研究者的重视。 (载《历史知识》1989年第4期)

姓名:chenming 加入时间:2001年1月08日14:12:19

内容:

我看陈姓虽多.但不是同一个祖宗,你如果不信可以到百家姓里面支看看一.那有多少个起源也不知道,,不光是你满公这一支啊.陈姓子孙多的不得了.可是参水的也多的不得了.比如岂马有十个以上的起源.不可能他们都没子孙.而为你们这只有子孙吧??/在加上改陈姓的人更多了.哪果按那个叫什么三才的.那样说.那姜姓.任姓.姬姓,赵姓.子姓.不都可以成为天下第一大姓,,,他们分出去的姓氏多的不得了.是陈姓的几十陪.

姓名:陈光 加入时间:2000年12月28日19:32:05

内容:

陈三才同志.胡说八道.如果陈氏七千多万,那李氏应是一亿两千万了.王姓更是数不胜数.还有我们叶姓起马也有三千万以上....那中国至少有二十亿人口了.世界也突破八十亿了....

姓名:叶公才 加入时间:2000年12月28日19:24:47

内容:

陈三才是个什么人.吹牛也吹到家/七千多万.哪里来.胡说八道...说此啥也不知道....不怕人笑.

姓名:李德启 加入时间:2000年12月28日19:19:52

内容:

你胡说八道.陈姓那来的7000千万.那我们李姓怎么 办..吹牛吹的也太厉害了...还不包海外华人.那不是一亿人了..书上明明写的陈姓四千多万.那来的七千多万...没道理...

姓名:李德启 加入时间:2000年12月28日19:16:07

内容:

我等原是開平富灣鎮人任移居香港,屬東璧家譜14代後人.

姓名:陳三才 加入时间:2000年12月25日18:26:24
网址:<mixertruck@ctimail.com>

内容:

我们都是舜的子孙,春秋时陈国第一代国君陈胡公是我姓的得姓始祖,本人也出自颖川堂,各位知道江州义门吗?中国近现代许多历史名人如陈毅、陈赓、陈诚、陈立夫、陈果夫皆为江州义门子孙,各位家门,海南一出版社曾出版一本《中华姓氏通书-陈姓》,大家可查找该书看看。据该书记载,全国陈姓人口现有7000余万,不包括台、港、澳地区,海外侨胞,且从我姓分出有10多个姓氏,如孙姓(孙子、孙权这支)、王姓(王莽这支)、田姓等,如加上这些分支姓氏,中华第一大姓非陈氏莫属,这是全体陈氏子孙的骄傲。本人对研究我姓的历史、发展、源流兴趣极大,愿与同族中志同道合者共同努力。本人暂时无主页,愿与我联系者请写信或打电话,地址: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检察院(邮编563000)电话(0852)8521396 另:本人拟收集天下陈姓族谱,希各位族亲支持,同时也可为广大族亲寻根访祖提供帮助。今天本人族谱未在身边,有时间我会在本网页上分批公布。

姓名:陈明 加入时间:2000年12月14日20:07:16

内容:

我是安徽阜阳人,现家族排族谱.现存仅5辈份,广 玉 洪 金 德,请与些相关的陈姓后人与我联系并感谢提供一些消息shine_c@sina.com.cn

姓名:陈金光 加入时间:2000年12月05日13:01:35

内容:

本人是“贻榖(谷)堂“的后裔。现居住在美国纽约州。 我一直希望能够找到“陈世“宗族消息。看到您的网页后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希望。 我知道“贻榖(谷)堂“不像“颖川堂“,是陈氏家族的一个很小的分支。希望您能提供一些有关信息。万分感谢! 这里是一些我所知道的情况:我的先人(陈在X)为躲避(太平)天国之乱,于1850年前后从江苏镇江的丹徒迁徙到了江都大(带)桥。我是其第五代孙。我家在江苏江都大桥的宗室十分简单。但是我想从镇江丹徒的陈世家族中查到我的族谱。

姓名:陈泽源 加入时间:2000年12月05日05:35:27

内容:

我是“忠”字辈的,我父亲的“德”字辈的,是不是颖川堂的?

姓名:陈龙 加入时间:2000年11月16日11:11:36

内容:

我是陈霸先的后裔,来自浙江金华市(曹宅镇官田乡东京村),请问我们是什么时候迁到此地的呢?或者有没有这边的情况?

姓名:陈敏 加入时间:2000年11月13日19:26:44

内容:

有没有这“中”字辈的。 我们一直在寻根求源但不知“永远林中桂”这些字派是否存在。知情者请给我发邮件,谢谢。 我的邮箱是huach21@163.net

姓名:陈中乾 加入时间:2000年11月06日21:47:45

内容:

天下颖川堂源远流长枝衍众多为何此谱单表你一家?仿佛独你是正宗兴宁颖川堂陈志坚是也

姓名:陈志坚 加入时间:2000年11月01日22:16:51

内容:

请问陈氏是遵哪一代祖先为第一世始祖。你一边说他在1120年创建了什么太里。那就应该是880年。后又说是700年。问到底是什么时候请在你的主页里说明白点。

姓名:陈起德 加入时间:2000年10月30日22:04:48

内容:

为什么不介绍姓伦的?

姓名:阿伦 加入时间:2000年10月21日04:48:58

内容:

禮尚往來,也來參觀你的網頁,我的另一網站也請來看,下次也一併將貴貴連結,可以嗎

姓名:陳輝棨 加入时间:2000年10月04日22:05:17
网址:<www.netvigator.com.tw/~lilych>

内容:

欢迎陈氏后人留言指正

姓名:Glen Chen 加入时间:2000年10月03日16:24:50
网址:<http://chen2000.my163.com>

共 18 页, 第 1 页, 下一页最新留言加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