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族谱来访留言

共 18 页, 第 2 页, 下一页上一页

加入留言


内容:

很高兴看到这个陈氏族谱的网站。我现在居住在成都市,老家是山西省临县霍家沟村,我们村几百户人家全部姓陈,请问有人知道这部分陈姓人的族谱吗?

姓名:陈小川 加入时间:2001年4月02日14:01:38

内容:

我做为陈氏后裔感到很自豪

姓名:陈阳 加入时间:2001年3月25日20:23:43

内容:

我住在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涵口村

姓名:陈炯川 加入时间:2001年3月15日21:39:59
网址:<china2000a.yeah.net>

内容:

我希望找到我的族谱,唯一的线索:我爷爷是新会阳尾村的后人。

姓名:陈海龙 加入时间:2001年3月08日12:10:36

内容:

你好!我来自江苏省沛县城关公社西陈楼的陈氏后裔,我听我爷爷说,我们也是颖川堂,不知和你们是否是一脉相传。请查实。
我们的班派有凤瑞祥延永德福庆昭明,最近好像和另一支陈姓续上,他们有“宝荣”两个班派。请联系。

姓名: 陈延光    加入时间:2001年2月1313:34:21

内容:

陈斑竹你好:非常感谢你从中国家谱网站友好地将余带入到您的广阔天地,我参加了我苏鲁司氏九次族谱的续修本人愿与所有谱牒文化的各姓氏友人广交朋友并通过贵站寻司氏族人并建立联系。非常感谢进入贵网站给予的欢迎
        附:司氏九次续修重辑谱序纪重辑谱序纪
     国史邑志载华夏千古之文明,家之谱牒记宗族世系之渊源.中国史学之父司马迁著《史记》为中华正史之首,孔孟世家谱图定班行、序长幼、秩尊卑遍及神州。我司氏自晋迁苏鲁之交,已近六百三十载,人丁日衍而日繁遍及四方。虽族谱业经九次重修,但多毁予战火或失之于倭寇文化之掠夺。幸赖族中有识之士,立谱碑、建家祠、汇谱牒,及至世家之中有文化记载可考者近三百余载。其司氏木本水源,端倪可见。谱叙记先祖祖籍徒迁之处颇详,虽有脱节,纵因代远年湮势所难免。试观我司氏族谱,现有据可查者,最早可追溯至,丰县司堂村所存乾隆二十七年年四次重修族谱的记载,并完整地保存了道光六年五次重修;咸丰十一年,六次重修;光绪十三年,七次重修以及滕丰两邑一九五三年八次、一九八二年九次重修等连续翔实且较为完整的史料,为今后世代重修奠定可靠基础。族中仁人志士,十数世竭力同心,广寻博访,严细考稽,历经数百年,汇集族谱,实可谓我司氏之功人,祖宗之贤裔也。
司氏祖籍,原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扶风里老官屋野樵卧。明洪武二年帝令徒民,始祖兄弟四人,奉命迁至鲁南苏北一带。长兴云,迁邑滕县北龙山之阳;次望云,迁至邹县峄山之西望云村;三成云,迁微山南阳,后世繁昌不详;四林云,迁丰县、单县一带。始祖后裔,尊祖敬宗睦族,冠婚卒葬,春祭秋祀,多有联络。更为幸者,自光绪十三年,族内兴祖、林祖后裔,自十九世起,行辈联列归于一体,并排定班行已定式至七十一世,俾族内之人虽不识面,而论其行辈,便知世系尊卑,不至长幼混洧也。望云祖,定居亚圣之乡,其后裔人丁千数,才子辈出。缘自谱碑、谱牒俱已失传,仅依遗传家堂为据,复以八世为始祖,以至讹错七世。为免失传,其支派之内,各门长者自议家谱,道亦情有可原。俱往矣,宗族之中,各支派自十九世之前,班行不相联列,一世之中,以班行而分支派,虽悖于伦理,但已既成史实。可以后启用行辈错乱,以至小而加大,大而复小,以卑凌尊,视尊为卑,不惟邻里所窃笑,且为先人所不乐也。尚祈待合族众议,合壁而归一矣。怀着敬宗收族之情,一九九七年桐月中浣日,与长兄元伦一道,西游南阳,寻觅成云祖后裔踪迹,终因历史原因,只能从鄙人所书《南阳游记》中,略窥成云祖所终也。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鱼水难分,唇齿相依。族人大同之日,指日可待。吾司氏一族,如水之有源,虽分支派而脉络分明;木之有本,虽千枝万叶而一脉贯注。诚然,列祖列宗或亦含笑于九泉也。夫于是乎纪。
     一九九七年梅月上浣之吉二十世孙鲁滕  元礼书

姓名: 司氏友人 加入时间:2001年2月13日18:36:09

内容:

感谢站长光顾《天下“易”家人》。贵站做的很有新意,很多方面(尤其是那个《宗支繁衍》处理得很好),值得学习。我有意在合适的时候与贵站相互友连。

姓名: 北京易生 加入时间:2001年2月10日01:51:15
网址: <http://yiu.top263.net>

内容:

读罢,感触良多.在网上发布家族史,此乃鹤山第一家.这不仅是一个姓氏发展的历史,还是我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缩影.她必将大大增强陈氏宗亲的凝聚力,调动起他们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贡献聪明才智的积极性.也必将激发起其他姓氏宗亲寻根思源的勇气,在新的历史时期下起到增强团结,沟通内外,推动历史进步的积极作用.意义实为巨大.我相信编者一定会继续发扬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查漏补缺,去伪存真,集思广益,将陈氏族谱办得更全面,更出色的.

姓名:麦和幸 加入时间:2001年2月08日08:36:21

内容:

绵绵不断的寻根意识,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繁衍发展的动力.[陈氏族谱]历史辉煌,不愧为一部生动的家族史,值得阅读.愿与诸贤联系,并提供有关毛姓的有关的信息.

姓名:毛井根 加入时间:2001年2月06日13:26:26

内容:

我也是陈家子弟,现居福建省福鼎市(数万人)。我们这是“颖川郡”,听说是中原迁徙而来的,其余一概不知,希望知道更详细的一些情况。此外,“凌村”究竟在哪里(省、县市)? 线索:南宋礼部侍郎陈桷是我们这一带陈氏的共同祖先,他的墓葬(当地县级文物)就在这里,年前遭外姓毁挖,墓前石马、石将军等俱遭毁灭,目前正在寻求处理中。有哪位宗亲知道陈桷祖公否?

姓名:陈伟 加入时间:2001年1月29日07:09:21

内容:

作为陈姓的一员,我今天有幸在网上看到有关我陈姓的讨论,我也谈谈:我的出生地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在我小的时候,就听父辈的人讲有关我陈姓世谱的事.我们是属于"旌义堂";按我手中的世谱来看,我们是从四川迁居来的.我想在这里与我陈姓后人,讨论一下,您知道"旌义堂"吧!请来谈谈.

姓名:陈立新 加入时间:2001年1月25日00:05:10

内容:

作为陈氏的一份子,今天看到陈氏这个网页,感到很高兴,我为我的陈姓感到自豪。

姓名:陈社坤 加入时间:2001年1月14日14:50:26

内容:

一开始没仔细看《凌村陈氏族谱》,后来看了“各世撮录”部分,发现此谱错谬亦不在少。陈洪进以后的谱系我没做专门研究,不敢发表意见。陈寔前后的谱系却不得不说几句,其错谬至少有以下几处:1、厉公不是胡公19世孙,请见《史记·陈杞世家》。2、田常(即陈恒)并非陈完子,而应是其7世孙,请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其他涉、平不知指的是谁,故暂不论。3、最不可原谅的错误是关于陈寔,所谓楚国相、颍川侯本是加在陈轸身上的妄词,现在竟放在了陈寔身上,实在可笑之至;其他宠、婴、蕃为陈寔兄弟,陈登为陈寔5世孙,明显是一派胡言,请见《后汉书》、《三国志》。有此等错误,实是数典忘祖,不配称“颍川堂”。为免继续贻笑大方、欺瞒无知,请作修正,或干脆将此网页删去为妙。

姓名:bbs 加入时间:2001年1月11日21:40:57

内容:

我在《陈氏论坛》发表了一篇《陈姓族源论》,欢迎观看、指正。

姓名:胪雷陈氏 加入时间:2001年1月10日22:58:41

共 18 页, 第 2 页, 下一页上一页加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