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族谱来访留言

共 18 页, 第 3 页, 下一页上一页

加入留言


姓 名:温州陈氏 加入时间:2001-09-15 16:25:15
内 容:俱我们那里的宗祠前的对联得知,我们的祖先来至颖川
但不知是从什么时候迁至温州的

姓 名:陈柏林 加入时间:2001-09-13 21:06:57
内 容:我来自江西,我为我古舜帝之后创造的灿烂文化与奇迹惊叹。为我陈姓大族之繁荣盛昌振奋!我喜欢收集有关陈姓的一切传说。。。。。。有意者请让我们共同分享。

姓 名:陈氏一人 加入时间:2001-09-12 13:16:20
内 容: 颖川堂陈氏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家谱在一定意义上并不代表一个家族的历史,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我们的祖先上下求索、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也在一定的侧面反映着我们这个国家几千年的文明历程。特别是能够利用互联网这样的媒介,把陈氏一枝的历史介绍给大家,足以得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评价。
我也是陈氏后人,祖先来自山东青州府洛安(音译)县。在考证工作上我感到个人力量很小,希望各位陈氏后人以及各位朋友是否了解我这一枝陈氏的来源?是否有这一枝族谱方面的信息?不胜感谢!
希望陈氏后人能以颖川堂为载体,互通有无,互相联络,让陈氏族人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中共创陈氏辉煌!

姓 名:chen 加入时间:2001-09-09 20:13:27
内 容: 想和天下姓陈的交个朋友我是鹤山凌村的,想和天下姓陈的交个朋友,E-MAIL是chen21cy@163.net

姓 名:陈韬 加入时间:2001-09-08 14:18:26
内 容: 我们陈姓的年轻一辈应该联合起来做点事情
陈氏家族,渊源流长,海内天涯,萍踪星影。
我觉得年轻的陈氏弟子可以好好利用互联网,联合起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沟通有无,发展实业。
我是在河南洛阳的,96年大学毕业,今年辞职自己创业,白手起家,艰难创业。我老家在湖南湘中的邵阳洞口县,我对自己的辈分等不是熟悉,但我愿意与有意创业的陈氏同门一起做点事情!
有意者请与我联系:
dkct@371.net
0379-3265381

姓 名:陈德俊 加入时间:2001-09-06 2:18:24
内 容:我是湖北宜昌的。我知道的是到我这一辈排列;文 明 光 耀 德 泽 (she)?望下就不清楚了.

姓 名:陈国启 加入时间:2001-08-27 09:52:27
内 容: 本人疑问
我们家家堂有颖川陈氏堂上字样,但字辈有所不同,请问何因。如果真是,请问有无般迁至云南省禄劝县支头。

姓 名:chenzheng    加入时间:2001-08-23 03:29:30
内 容:我也是颖川派的。我家在河南于城杜集镇

姓 名:手指头       加入时间:2001-08-11 23:57:33
内 容:有姓?胜,大小姓.不在乎,只要根源能助人,寻找自己的根是一件好事,愿主与你同在,助其他有志有姓(胜)的人寻到自已的根

姓 名:llchen 加入时间:2001-07-18 22:08:25
内 容:我没看错,是你说错了。
1、按通常的说法,陈胡公之后,以国名为姓则为陈,以谥号为姓则为胡,现又搬出个太子胡来,那么在胡姓得姓的问题上,jintang先生欲置胡公于何处呢?
2、明显夫人、太子胡不知事迹源自何处,帝舜虽属传说时代,但传说绝非臆说。
3、“UFO感孕而生”是我根据jintang先生自己的叙述进行的概括,只有讽刺意味,绝无歪曲捏造。故此,我不敢引jintang先生为胡公后裔,也不敢引为帝舜后裔,只敢称其为“外星人的后代”。
以上种种,不知谁辱没了陈胡公,更辱没了帝舜!

姓 名:陈宁银 加入时间:2001-07-13 18:14:13
内 容:我的祖先于洪武年间自山西来到宁夏,其余有关家族的资料于文革时期毁灭,很可惜。对家史及胡公后裔的优秀传统我想知道的更多,请帮助!

姓 名:胡晋?    加入时间:2001-07-04 16:23:55
内 容:吾看错了!他也看错了!
llchen(署名)先生批评指正(吾)得很对,吾再经校对,是吾把“宋末”[北宋末与南宋末(凌村提及的时间)]看错了,勤王扶摇公是北宋末至南宋初人,与鹤山凌村所提及的“勤王”不是同一个人,在此向各位表示道歉! 但llchen先生同样看错了,发表了错悟的意见,因为圣祖舜帝在位时明显夫人(已经)初孕太子时,才登凤仙楼,看见月的右边有一十口之形态------, 因而太子被赐姓胡。而llchen先生却理解为:“有位UFO感孕而生的外星人之后------”的说法真是风马牛不相及,更有辱陈胡公之嫌。

姓 名:llchen 加入时间:2001-06-30 23:26:54
内 容: 外星人后裔与关公战秦琼
有位UFO感孕而生的外星人之后jintang先生为我们讲述了一段新版“关公战秦琼”的故事,说有位扶摇先生为北宋徽宗崇宁进士,司职勤王(笔者不才,不知勤王之职何朝所设),入汴抗金壮烈牺牲。现人家凌村陈氏先祖于南宋末帝?避难崖山之时献粟劳军勤王,jintang先生便激动得不得了,以为找到了渊源。但我等如何看得明白这“关公战秦琼”似的荒诞剧呢?也不知Glen兄对jintang先生抛来的依依秋波作何想法。

姓 名:陈志威 加入时间:2001-06-28 13:46:44
内 容:我是广东鹤山凌村的,很高兴看到有陈氏族谱,但我还是不知道我的族谱,因为我的家人都不清楚,很遗憾的事!

姓 名:胡jintang 加入时间:2001-06-27 18:15:03
内 容: 吾族胡氏与贵族陈氏有渊源——之二(续)
也就是说,在四千二百多年前舜帝的时代已发现有‘UFO’的可能,但那时候的人类文明还没有达到现代科学水平,未能深入研究焉,因而公满祖这支‘安定胡氏’是古月胡,而不算古‘月’(肉部),但也不必去计较,这些事情史书上似乎没有记录过。按贵族的陈氏族谱由陈胡公至陈让(田敬仲之弟)至源辅和英辅历代的记录又不详尽,所以,较难最后确定勤王与贵族源辅祖和英辅祖之间的辈份。 扶摇公时司宋丙戌科六年进士,初授韶州判,历迁吏部侍郎,勋业鼎盛,德高望重,奉命广南路(今广东省)廉访使,司勤王(管广东)。原世居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学前街,因金辽强势盛渡,汴京不能守,是时,扶摇公与部将李其美及嫡叔都司振功和都司振标二人`又舍弟招讨使跃波(胡鲸)公等同建议维持宋室,督师入汴抗金,英勇杀敌,俱壮烈殉国,勤王卒时八十。 而公的宗叔淡?公(胡铨题)及子荣爵,又勤王之子蒙亨公,又宗叔贞公之子?,及房亲三十九人,因同族胡妃之祸,由珠玑巷逃难于粤之中,奈何天不祚忠良之门,舟至南海官瑶遇贼劫掠,无以合众,远散于南海,番禺,新宁(今台山),顺德四邑而星居焉。扶摇公奉祀于顺德甘竹左滩珠子石头山(现石山乡)“胡氏家庙”,有御赐金漆匾“旨尝戴花”悬挂在家庙首座上。可惜的是,黄贼犯乱,被毁于民国初期。公被奉为顺德(主要是甘竹`桂洲),鹤山,古蚕,白藤,佛山,新会,台山,番禺等地以及海外部分胡氏的始祖焉。 扶摇公孝妣祭日是,每年农历九月十五上午至中午于台山白水村小坟山龙形之原,乃奉公衣冠偕杨氏淑人合葬。 铭曰/ 入汴勤王/青史名香/岭南著族/白水名杨/幽宫久厝/既嘉(寿)且安/示后之人/世守勿忘 始祖母白氏安人乃扶摇公庶室,墓在鹤山市沙田村后山(即九江大桥边大雁山)上,墓右边有恩人范惟举夫妇合墓,每年农历九月十一正午致祭,各房子孙生齿日繁,开支太多,星罗棋布,不可胜纪矣。 铭曰 雁山苍苍/江水茫茫/沙田合穴/灵爽独壮/克昌厥后/终焉允臧 据查实扶摇公是田敬仲之后裔,与田敬仲之弟陈让的后裔源辅和英辅公同?宗亲是也,而且他们的后代——我们,聚居的地方又是那么的相近! 情长字短 不尽依依 扶摇公第二十一代传孙(即公满祖第94代传孙)jintang上

姓 名:Hujintang 加入时间:2001-06-25 18:07:38
内 容: 吾族胡氏与贵族陈氏有渊源——之一(待续)
颍川鹤山凌村陈氏各位叔伯兄弟,你们好! 在网上 敬悉贵族四世祖源辅公和英辅公在宋末时仗义吾的太祖勤王,献粟数千石(音dan)救济宋军,在此,追思源辅公和英辅公等爱国之心,厚情盛意,致意万分谢意和铭感后世,??祝兄弟族人世世代代能够友好往来,兴旺发达,健康长寿! 勤王是时登崇宁进士?临粤东,是远祖胡公满之裔田敬仲之后代孙书之裔刚公,胡刚第五代孙胡广第32代玄孙振宗公之子,讳,鲲;字,起鹏;号,扶摇;?,忠烈公 。 [胡刚,西汉华容人,为河南节度使,值王莽摄居?间柄权秉政,公见奸谋用事遂解衣冠悬于府门而去,奔之交趾(今越南河内市西北,也就是说,胡刚是胡氏最早迁徙越南的人,后来胡刚嫡裔有部分回中土,有部分就留在越南,胡刚也就是后来越南主席胡志明之始祖也)隐于肆屠之间,后王莽潜称‘新’王朝,立?`陈`田`王`胡五姓为宗室,刚公在交趾追思满公,故以谥为姓焉,即回复姓胡。赵史言于晋侯曰,胡公满不淫周武王赐之陈姓,使嗣舜后,实称胡满,史称妫满,满公去世后?号为胡公,固称胡公满,胡公封于陈,故又称陈胡公,所以他的子孙有的姓胡,有的姓陈,而且姓陈居多而已。吾之祖传世族谱上详细说明了胡氏出身源本,是圣祖舜帝在位明?夫人初孕太子时,因登凤仙楼,见明月光辉,乾坤气朗,月边右有一十口有关,据吾研究古文,‘口’字状似传闻飞碟之形态, (待续)

姓 名:陈氏后裔 加入时间:2001-06-24 13:53:32
内 容:历代名流题诗作赋赞誉义门陈的佳句不胜枚举,在此仅摘几首以飨读者。
古代有宋琪题东佳书院:
群贤肄业文方盛,孝友侍家族更豪。
旌表异思门第贵,史书新册姓名高。
谋孙有德荣非浴,待士无疏众岂劳。
我想东佳终未到,只因胜概属仙槽。
张齐贤在《过义门陈宅》一诗中写道:
五百年来烟炊同,衣冠江左慕家风。
儿孙歌舞诗书内,乡党优游礼乐中。
孝悌筠编争记录,门闾天浩赐褒崇。
莫将门阙方朱氏,叶叶承承奉始终。
杨亿、钱若水、李昉、陈尧叟、柳宏、晏殊、龚碧梧、苏东坡、黄庭坚、欧阳修、朱熹、文天祥、解缙等著名官宦文人均有很多赞誉义门陈的诗联。

姓 名: 陈姓后裔 加入时间:2001-06-24 13:47:27
内 容: 陈立夫于94岁高龄题“义门堂”

姓 名:陈姓后人 加入时间:2001-06-24 13:44:08
内 容:义门陈氏
义门衰弱>>
1、两次分庄(1)宋仁宗嘉(示右)七年(公元1062年),有重臣包拯、文彦博等上书,论德安义门陈氏人口过于集中,朝野太盛,似有王气,以人多地少、供给不足为由建议分析“义门陈氏”,宋仁宗出于维护统治阶级自身利益,于公元1063年赐“义门陈氏”以“知守宗希,公汝才思,彦成延继。”遣地方官员谢景初、吕海、范彬等人于同年7月初三到“义门陈”,将12个派行分析为291庄,其中迁往江南110庄,楚地91庄,两直、川浙广闽90庄。分布全国七十二个郡(今年18个省)耕种生息,奉江洲德安义门为世家。(2)元未明初,陈友谅兵败于朱元璋之后,朱元璋对德安义门进行第二次分析。2、两次兵灾(1)南宋时期金兵犯境,金兵元帅金兀术派兵对抗金名将陈郜故里即德安义门进行残酷的烧杀抢掠,将义门陈唐宋时期的建筑夷为平地。义门陈受劫后,分析出去的陈氏后裔云集故里,捐资重建家园,至元未时期“义门陈”庄又重展雄资。(2)元未,陈友谅与朱元璋大战鄱阳湖兵败后,朱元璋为报复,派兵进驻陈友谅故里“义门陈”,进行了洗劫,并将“义门世家”陈姓定为“胥民”,致使分析出去的陈氏后裔纷纷逃亡海外,也正因此,陈姓而遍布天下。
始祖乃陈旺,字天相,于唐玄宗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4月遵
祖父陈伯宣命,由庐山龙潭窝迁至九江郡蒲塘场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即今九
江市德安县车桥镇义门村),开创基业。陈旺娶妻孙氏生子二,长子陈机,次
子陈棋。陈旺寿终八十一岁,葬于义门东臬岭龙池山(今旺公山)。陈旺自开
基以来,以忠孝节义为本,勤俭耕读传家,建书堂(东佳书院前身),立家
法,敬友邻,睦家人,使义门陈氏家族人才辈出,义风蔚然而日益昌盛,为义
门陈氏后来聚居数千口,合炊几百年奠定了文明的良基。
1、累受旌表。义门陈氏自建庄至分析,跨两朝,历时三百三十二年,先后累受唐宋两朝数位帝王的亲笔敕赐旌表和诸多将相名流诗赋赞誉。
(1)唐朝旌表
唐僖宗李儇于中和四年(公元885年)御笔亲题“义门世家”,并赐一联“九重天上书声旧,千古人间义字香”以示赞誉。从此,陈氏即把原常乐里永清村改为“义门”。
唐昭宗李晔于大明元年(公元890年)御笔亲题“旌表义门陈氏”,由此即定名为“义门陈”。今外地仍称车桥镇义门村为义门陈。
南唐王李升于升元元年(公元937年)赐匾一块,上书“义门”二字,标揭门闾。至此,“义门陈氏”自陈旺于唐玄宗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开基建庄至南唐李升升元元年(公元937年),在唐共历时206年,先后受到三位帝王的旌表,后人有义门陈氏始于唐之说。
(2)宋朝旌表
宋太宗赵匡义于淳化三年(公元992年)7月15日御笔旌赐“忠者世家”,又于至道二年(公元996年)旌赐“真良家”和“义居人”,同年下昭将“义门家法”收藏于国史馆,并遣内侍裴愈赐御书三十三卷在义门敕建御书楼,将“真良家”三字悬挂门首。宋太宗又于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为义门亲题:
水阁山斋架碧虚,亭亭华表耀门闾。
祖宗遗下林泉汁,子孙相承孝义庐。
原上鹡鸽常救难,庭前棠棣每添辉。
疑川郡派传千古,芳振江南绍有虞。
和“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的诗句以示赞颂。
宋真宗赵恒赐联“聚居三千口人间第一,合炊四百年天下无双”,并于天禧四年(公元1011年)敕于旌表门外,筑高台丈许,亲题“旌表义门陈氏”六个大字。
宋仁宗赵祯嘉(示右)五年(公元1060年)追封义门陈氏五世祖陈旺、陈机、陈感、陈兰、陈青分别为晋国公、齐国公、吴国公、燕国公、许国公之谥号,又于嘉(示右)七年(公元1062年)赠义门分庄一诗中写道:“江洲久著义门庄,珠辉玉廊孰同行。蒂固根深谁与并,庄上分庄岁月长。谩夸诗礼追邹鲁,须信簪缨赛谢王。子孙各知道义范,永于瞬德有重光。”
时年义门陈氏建庄已历时331年,3900余人聚居合炊。
由以上两朝帝王的诗联旌表中,可以断定“义门陈氏”是古代文明之典范,作为一个家族累受两朝历代帝五的旌表,可称中国古今之最。据史料记载,“义门陈氏”在宋仁宗时期处鼎盛时期,当时在义门陈氏忠义孝悌的感召下,江南人家平纠纷,净争讼,知礼仪,忠国家,呈现一派耕读升平的景象。因此,后人有“义门陈”盛于宋之说。
2、兴盛规模
(1)宋仁宗嘉(示右)八年(公元1063年)义门陈氏建庄合炊累计历时332年,聚居18代,人口3978人。
(2)至公元1063年,义门陈氏一家历代为官人数约30人,历受封赠42人,历代累计中举120余人,其中官至宰相2人。
(3)至公元1063年,义门陈的建筑有:义门正宅、御书楼、东佳书院、东臬祠(旺公祠)、太公堂、祖训堂、德星堂、大学院、接官厅、刑仗厅、太圣院、得胜楼、九里殿、永清祠、都察院、百犬牢、秋千院、望仙亭、嬉戏亭、真君祠、五祖碑、藏书楼、百柱堂、兰官、廨院、道院、义门、义酒坊、酒店、馈堂、公堂、鼓楼、洗米池、酒泉井、茶房、新迁祠、先祠、义碑,筮法亭及田庄、园林等三百多处。
(4)宋真宗听说义门陈氏“堂前架上衣无主,三岁孩儿不识母,一十五代未分居(仁宗时期义门分庄时为18代),农夫不怨耕田苦。”惊叹不已,连命义门族人进朝加爵,并额外恩准义门陈氏铸造家币以示荣宠(海外至今仍有人收藏铸有“义门世家”字样、外圆内方约一寸直径的铜币)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由此可见,“义门陈”当时,楼阁连云延四方,旌旗映日紫气长,农夫耕种犹作赋,学子呤哦翰墨香的繁荣景象。
)“天下陈氏出义门”的考证
“天下陈氏出义门”并非讹传,据有关史料考证至少有三个方面可说明这一点。
其一是宋代(公元1063年)义门陈氏分析为291庄,遍布全国18个省,分析出去的陈氏门首均挂有“义门世家”的匾额。
其二是金兵入侵,对“义门陈”进行烧杀抢掠时,分析在九江境内的部分陈氏后裔被迫逃往异地他乡繁衍延宗。
其三是朱元璋登基后,对“义门陈”进行兵洗,并将分析出去的陈姓定为“胥民”,迫使义门陈氏后裔逃亡海外。由于这些原因,导致了德安义门陈氏后裔遍布海内外各地,故有“天下陈氏出义门”的传说。

姓 名: 陈建全 加入时间:2001-06-21 21:14:28
内 容:我先祖姓陈名鼎,字兴(弟陈鼐,字典)义门陈人,祖居江南。乃故乡陈姓第十代祖,明洪武二年迁居河南。谁能告知我们这一支以前的一些情况及义门陈的由来。

姓 名: 陈博先 加入时间:2001-06-17 04:17:47
内 容:全世界 合浦 姓陈的多
各位长辈兄弟朋友们:
我也是陈家子弟,不知你们听说过广西合浦吗?这里是陈家的天下,陈姓广东最多
而广东最多的地方又是北海市合浦县(原属广东),我们也是颖川望族的,我家是这里
其中一个分支,班辈是:我只是记得比较近的,较久远的我要打电话问我爷爷才行
恺 亲 继 业 先 端 礼(接着是单名)
有另外一支是:
清源铭珍椿炯
他们主要是按照金木水火土的边旁起,其中陈铭枢就是他们的人。我也盼望我们能联系起来,我们基本上都是从福建搬下来的
广西合浦县(原属广东)石湾乡五水铺的陈氏寻源
是兄弟请跟我联系:BOXIANOO@1`63.NET

姓 名:llchen    加入时间:2001-06-11 13:29:05
内 容:陈氏新网页
陈氏新网页“胪雷陈氏—以福州胪雷陈氏的源流发展为线索的陈姓宗族史”(http://cm0108.go.163.com)欢迎各位宗亲、同好鉴赏、链接。

姓 名:陈松峰 加入时间:2001-06-01 10:36:00
内 容:我是福建宁德市七都镇六都村姓陈的,听爸爸说是福建福安迁的.但更早的在那里,您查一下好吗?

姓 名:tofh 加入时间:2001-05-26 17:29:42
内 容:欢迎链接
方氏网络:http://netfs.126.com/
天下方氏起源、分布,以及各宗派谱牒、堂号、家谱历史详细信息介绍、收藏地。欢迎链接。

姓 名:陈小华 加入时间:2001-05-24 17:25:21
内 容:广西博白县客家陈氏
我想寻祖,我想寻根。
兄弟们能否提供线索?

姓 名:陳三才 加入时间:2001-04-25 20:55:57
内 容:尋根問祖,我們是一群居港陳姓後人,尋求協助,據聞先祖是穎川始祖陳實。他是穎川許昌人﹐生于東漢(公元104年)人﹐為人忠厚正直﹑品德高尚﹐官職是太邱長。陳實常常以仁愛感化有過失的人﹐使他們改過自新。有天晚上﹐他發現一個小偷伏在屋樑上準備偷竊﹐他不捉拿也不點破﹐召來子女們﹐說﹕“有惡習的人﹐未必是他生來就有犯罪的行為﹐而是他積惡成性﹐久而久之﹐就成了樑上君子。”躲在樑上的小偷聽了這番話﹐羞愧之余﹐立刻跳來來認錯﹐這就是“樑上君子”典故的由來。
陳實終年84歲﹐他的六個兒子順序是紀﹑懮﹑洽﹑譫﹑信及光﹐他們都非常孝臨﹐道德修養遠近馳名。長子陳紀官至太仆尚書﹐四子陳譫先後擔任征仕郎及司空令官職。陳實后人隨時代變遷遍布各地﹐以發源地“穎川”為燈號。
而我之先祖,誠立太祖,在明朝成化甲午科中廿十四名進士敕授雲南省安寧洲知洲衍生三子自江西省,吉安府城,復徙廣東省,高要富灣鎮,陳滘鄉蓮溪寺右側.生三子,後因世界離亂,三子一齊奔到金安圍,古逕村安居,在年煙代遠,已有五佰多年的歷史,在一九四八年就有廿十二傳,人口繁多,我們為了紀念先祖的由來,三子分房居住,不能把各房支派抄入,現由東璧祖十一傳起,
東壁祖家譜內容 子孫昌盛 蘭桂騰芳
陳氏族譜書名 由十九世派起按順序週而復始
子嗣繁生奕世昌 時呈祥瑞兆基良 佳猷宏集謀光裕 奮志宜同漢國強
押字詩
常藉商宗德澤綿 發揚功業益安然 聚居慶旺恆和順 福壽康寧樂永年
公與妣合葬此三子一齊奔到金安圍古逕村. 希望興同宗同祖建立聯繫

姓 名:陈锡贻 加入时间:2001-04-15 16:07:50
内 容: 我是江西义门陈氏的后代,先祖陈和于明朝从江西省吉安府太和县坝头迁入湖南省新宁县,现新宁陈氏有十多万人。我很想知道先祖的起源,很想了解江西义门陈氏的族谱,有哪位家门能提供这方面的资料,非常感谢!
联系地址:湖南省新宁县电信局 邮编:422700
电话:0739-4823607

共 18 页, 第 3 页, 下一页上一页加入留言